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时间长了还能告侵占罪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02 12:36
在我国的刑事案件中,侵吞罪触及法令面积较广泛。侵吞罪一般都表现为企业、单位或公司等的领导或员工使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企业、单位或公司的产业据为己有,且牵扯数额较大,对企业等形成了严峻的经济丢失,影响恶劣。我国关于侵吞罪的有关法令问题做了相关规则,下面就由听讼网小编为您回答。
一、职务侵吞罪立案规范: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违法案件追诉规范的规则》。公司、企业或许其他单位的人员,使用职务上的便当,将本单位资产不合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这儿的数额,应当以累计金额核算。
二、在进行职务侵吞违法行为报案时,当事人需按照如下方面供给依据资料:
1、供给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和营业执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文件等能证明单位依法建立的资料。
2、供给能证明涉嫌人是在单位员工的身份证明,如聘任书、聘任合同、任命书、工作证、薪酬发放资料、员工履历表、两金(养老金、公积金)交纳资料等。
3、涉嫌人侵吞单位产业、移用单位资金的依据及数额确定的依据。如涉案的发票、单据、银行提款单、转帐单、财政账册中记载相关内容的帐页等资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三、刑事案件追诉期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则,违法通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假如20年后以为有必要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依然能够追诉。
四、职务侵吞罪的违法主体不包括单位
《刑法》准则第五章规则的一切侵略产业罪,均没有触及其单位违法的问题。依据罪刑法定准则,职务侵吞罪的违法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构本钱罪的主体。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许其他单位的人员,使用职务上的便当,将本单位资产不合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能够并处没收产业。
榜首百八十三条榜首款 稳妥公司的工作人员使用职务上的便当,成心假造未曾发作的稳妥事端进行虚伪理赔,骗得稳妥金归自己一切的,按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则科罪处置。
《公司法》榜首百一十四条 董事、监事、司理使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不合法收入或许侵吞公司产业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交还公司产业,由公司给予处置。构成违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职责。
《合伙企业法》第六十八条 合伙人履行合伙企业业务中,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的,或许采纳其他手法侵吞合伙企业产业的,责令将该利益和产业交还合伙企业;给合伙企业或许其他合伙人形成丢失的,依法承当补偿职责;构成违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职责.
本文中介绍了一些关于侵吞罪的相关法令问题,关于侵吞罪的问题在刑法理论中是很重要的,在刑法实践过程中的方位也平等重要。因为侵吞罪触及法令问题方面较广泛,所以不能再次逐个作答,欢迎在线咨询听讼网律师为您回答。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