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及程序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04 20:51
用人单位免除劳作合同能够在劳作者有差错,比方违背用人单位规章准则,兼职形成单位丢失,劳作者违法等:企业经营困难,需求经济性裁人以保持企业生计以及和劳作者洽谈共同的状况下免除与劳作者的劳作合同。
用人单位免除劳作合同的条件及程序:
1、用人单位与劳作者洽谈共同,能够免除劳作合同。(劳作合同法36条)
2、劳作者有下列景象之一的,用人单位能够免除劳作合同:(劳作合同法39条)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契合选用条件的;
(二)严峻违背用人单位的规章准则的;
(三)严峻渎职,假公济私,给用人单位形成严峻危害的;
(四)劳作者一起与其他用人单位树立劳作联系,对完结本单位的作业任务形成严峻影响,或许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以诈骗、钳制的手法或许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实在意思的状况下缔结或许改变劳作合同的;景象致使劳作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职责的。
3、有下列景象之一的,用人单位提早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告诉劳作者自己或许额定付出劳作者一个月薪酬后,能够免除劳作合同:(劳作合同法40条)
(一)劳作者患病或许非因工挂彩,在规则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作业,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组织的作业的;
(二)劳作者不能担任作业,通过训练或许调整作业岗位,仍不能担任作业的;
(三)劳作合同缔结时所根据的客观状况发作严峻改变,致使劳作合同无法实行,经用人单位与劳作者洽谈,未能就改变劳作合同内容到达协议的。
4、有下列景象之一,需求削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许削减缺少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早三十日向工会或许整体职工阐明状况,听取工会或许职工的定见后,削减人员计划经向劳作行政部分陈述,能够削减人员:(劳作合同法41条)
(一)按照企业破产法规则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作严峻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严峻技术革新或许经营方法调整,经改变劳作合同后,仍需削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作合同缔结时所根据的客观经济状况发作严峻改变,致使劳作合同无法实行的。
程序:
1、洽谈共同免除劳作合同
用人单位和劳作者洽谈共同,劳作合同能够免除;劳作者和用人单位两边不只仅就免除劳作合同自身到达共同,还应当对一方或许两边提出的免除劳作合同的条件洽谈共同,比方说,用人单位对劳作者提出的保存商业秘密和补偿必定的训练费用,劳作者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免除劳作合同经济补偿金条件,只需两边对这些附加条件也到达共同的前提下,才是劳作合同的合意免除。
2、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契合选用条件的
(1)、用人单位与劳作者在劳作合同中约好了试用期,且试用期的约好是合法的.(用人单位违法与劳作者约好试用期的,由劳作行政部分责令改正;违法约好的试用期现已实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作者试用期满月薪酬为规范,按现已实行的超越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作者付出赔偿金。)
(2)、用人单位在招用劳作者时,拟定了清晰的选用条件,包含对岗位作业功能的描绘,并将选用条件事前清晰奉告了劳作者。(用人单位选用人员有条件无可厚非,但不得有歧视性内容。为了固定根据,用人单位能够将作业内容、作业要求等选用条件在规章准则、求职挂号表或许招聘简章中予以规则,清晰奉告劳作者后让劳作者签字。)
(3)、用人单位能够供给客观根据来证明劳作者不契合选用条件,包含对劳作者作业体现的客观记载和点评。(用人单位能够供给客观根据来证明劳作者不契合选用条件,包含对劳作者作业体现的客观记载和点评。用人单位免除“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契合选用条件的”劳作者是负有举证职责,需求证明劳作者在试用期间不契合选用条件。不然,需承当因违法免除劳作合同所带来的法令成果,即劳作者要求持续实行劳作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持续实行;劳作者不要求持续实行劳作合同或许劳作合同现已不能持续实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两倍的规范向劳作者付出赔偿金。
(4)、免除合同的告诉有必要是在试用期满之前,而不能在试用期满之后送达劳作者,并向劳作者阐明理由。(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再以试用期间不契合选用条件而免除劳作合同。“阐明理由””,法令并未规则必定采纳书面形式,但从举证视点动身,主张选用书面形式,而且要求劳作者签收。用人单位设有工会的,在试用期内免除劳作合同,也应当事前将理由告诉工会。)
用人单位免除与“试用期内被证明不契合选用条件的”劳作者的合同,缺少以上任何一个要件,用人单位对劳作者的辞退都是违法的,要承当相应的违法职责。
3、严峻违背用人单位的规章准则的;
榜首步 用人单位将免除劳作合同的现实与理由告诉工会,寻求工会的定见;
第二步 工会提出定见;
第三步 用人单位研讨工会的定见,作出处理定见,并将处理成果书面告诉工会;
第四步 用人单位将处理成果以书面形式告诉劳作者,为其出具免除劳作合同的证明,并奉告其按照规则享用赋闲稳妥待遇的权力;
第五步 将赋闲人员的名单自免除劳作联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稳妥经办组织存案,并在15日内为劳作者处理档案和社会稳妥联系搬运手续
留意事项:
a行使免除权的主体 行使免除权的用人单位有必要是经工商行政管理部分挂号注册并合法存续的具有合法用人主体资历、与劳作者签定劳作合同的法人。
b行使免除权所根据的规章准则应一起具有下列条件:榜首,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有关法令规则以及公司章程规则,由公司股东会、董事会或许总经理等有关组织,拟定相应的规章准则。 第二,行使免除权所根据的规章准则有必要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许整体职工评论。第三,行使免除权所根据的规章准则有必要予以公示或许奉告劳作者,例如可通过给劳作者发放规章准则手册、组织劳作者学习规章准则等方法奉告,但需求保存劳作者自己签字收取规章准则手册的花名表、劳作者亲身书写的学习心得等材料,以证明用人单位现已将规章准则奉告劳作者。 只需一起具有上述三个条件的规章准则,才对劳作者具有约束力,方可作为用人单位行使免除权的合法、有用的根据,不然,其效能就大打折扣了。 母公司拟定的规章准则对母公司及其分公司的劳作者具有约束力;分公司拟定的规章准则仅对该分公司的劳作者具有约束力,对母公司及其他分公司的劳作者不具有约束力;母公司拟定的规章准则对子公司的劳作者不具有约束力,反之亦然,子公司拟定的规章准则对母公司的劳作者也不具有约束力。
c处理成果的送达方法 
榜首,用人单位应当将处理成果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自己;自己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
第二,直接送达有困难的能够邮递送达,以挂号(特快专递)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在信封以及特快专递上具体注明邮递的文书称号及份数。 
第三,只需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许用上述送达方法无法送达的状况下,方可布告送达,即粘贴布告或通过新闻媒介告诉。自宣布布告之日起,通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布时,应挑选地市级以上的公共媒体,切勿挑选内部发行的报刊或许企业电视台。能用直接送达或邮递送达而未用,直接选用布告方法送达,视为无效。
用人单位有必要按照上述规则给劳作者送达处理成果,不然,即便作出处理的现实与理由无论如何充沛,也或许由于送达方法的违法违规而导致处理成果被依法吊销。
4、严峻渎职,假公济私,给用人单位形成严峻危害的;
在适用该条时,需留意劳作者有严峻渎职、假公济私行为的,用人单位并不能天经地义地免除劳作合同,还得具有一个条件,即严峻渎职、假公济私给用人单位形成严峻危害的。未形成严峻危害的,用人单位不得免除劳作合同。
量化“严峻危害”对用人单位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案子的裁判成果。主张用人单位在规章准则中直接规则经济丢失到达必定的数额则为“严峻危害”,防止因概念之争而导致危险。比方在规章准则中规则:职工因严峻渎职,假公济私,给公司形成经济丢失10,000元以上的,归于“严峻危害”
5、劳作者一起与其他用人单位树立劳作联系,对完结本单位的作业任务形成严峻影响,或许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用人单位需求留意的是,适用该规则时,只需契合下列景象之一的,用人单位就能够与其免除劳作合同:
1).劳作者一起与其他用人单位树立劳作联系,对完结本单位的作业任务形成严峻影响的。至于什么景象算是严峻影响,法令上并没有作清晰的规则,需求根据具体状况具体分析,但用人单位有必要供给相应的根据,证明由于劳作者的兼职,对完结单位的作业任务形成严峻影响,如影响单位作业的发展等。用人单位要想证明对完结本单位的作业任务形成严峻影响,从举证职责上讲,十分的困难,用人单位很难举证。咱们主张用人单位不要容易适用这条与劳作者免除劳作合同。
2).劳作者一起与其他用人单位树立劳作联系,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存在兼职行为,但用人单位无法就兼职行为给本单位作业任务形成严峻影响进行证明时,能够适用“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规则。由于只需用人单位发现劳作者有兼职行为,就能够要求劳作者改正,假如劳作者拒不改正,就能够免除劳作合同。
6、以诈骗、钳制的手法或许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实在意思的状况下缔结或许改变劳作合同的;景象致使劳作合同无效的;
(1)因诈骗而缔结的合同
诈骗是指一方当事人成心施行某种诈骗别人的行为,并使别人堕入过错而缔结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定见(试行)》第68条规则:“一方当事人成心奉告对方虚伪状况,或许成心隐秘实在状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过错意思表明的,能够确定为诈骗行为”,这是对诈骗所作的精确界说。
(2)因钳制而缔结的合同
钳制是以将来要发作的危害或以直接施加危害相威胁,使对方发作惊骇并因此而缔结合同。钳制行为包含两种状况:(1)以即将发作的危害相威胁。(2)钳制者以直接面对的危害相威胁。
(3)一方乘人之危与对方缔结的合同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使用别人的尴尬境况或急迫需求,逼迫对方承受某种显着不公平的条件并作出违背其实在毅力的意思表明。
7、被依法追究刑事职责的
《劳作部关于贯彻实行<劳作法>若干问题的定见》规则,劳作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能够免除劳作合同。劳作者被劳作教养的,用人单位能够根据被劳教的现实免除与该劳作者的劳作合同
《劳作部关于贯彻实行<劳作法>若于问题的定见》规则,“被依法追究刑事职责”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申述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第32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根据《劳作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被公安机关“收留教育”企业能否与之免除劳作合同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209号),企业职工因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机关实行收留教育的,企业能够根据《劳作法》第25条第2款的规则,免除与该职工的劳作合同。
8、有下列景象之一的,用人单位提早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告诉劳作者自己或许额定付出劳作者一个月薪酬后,能够免除劳作合同:(劳作合同法40条)
(一)劳作者患病或许非因工挂彩,在规则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作业,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组织的作业的;
原劳作部《违背和免除劳作合同的经济补偿方法》(劳部发[1994]481号)有规则,劳作者患病或许非因工挂彩,1、经劳作鉴定委员会承认不能从事原作业、2、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组织的作业而免除劳作合同的,除付出经济补偿金外还应当付出不低于6个月薪酬的医疗补助费。单位能够提早三十天书面告诉其免除劳作合同,也能够挑选额定付出劳作者一个月薪酬后,当即与劳作者免除劳作合同。并按规则付出经济补偿金。
(二)劳作者不能担任作业,通过训练或许调整作业岗位,仍不能担任作业的;
用人单位的绩效查核准则是存在的而且在该劳作联系存续期间有用施行。劳作者不能担任作业有必要由用人单位需求有绩效查核的规范和劳作者没有到达该规范的现实状况证明。用人单位有必要在合法有用的规章准则中清晰设定“不能担任作业”的规范,并根据该规范事前对劳作者进行了查核,能够有充沛的根据证明劳作者不能够担任作业。假如用人单位能够根据查核规范证明劳作者两次不能担任作业,也便是在不能担任作业的状况下,通过训练或许调整作业岗位后依然不能担任作业,该劳作合同就能够免除了。
用人单位必定要给劳作者一个再次测验的时机,也便是用人单位要对劳作者进行训练或许为其调整作业岗位。在查核证明劳作者榜首次不能够担任作业之后,用人单位肯定不能够直接与劳作者免除劳作合同,而有必要根据法令规则,事前对劳作者进行训练或调整其作业岗位。这是必经的法定程序。
假如劳作者在用人单位处以再一次测验的时机依然不能担任作业,用人单位能够依法提早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告诉或付出代告诉金的方法来免除劳作合同。
(三)劳作合同缔结时所根据的客观状况发作严峻改变,致使劳作合同无法实行,经用人单位与劳作者洽谈,未能就改变劳作合同内容到达协议的。
《关于〈劳作法〉若干条文的阐明》(劳办发[1994]289号),其间,第二十六条对“客观状况”作出了以下阐明:“客观状况”是指发作不可抗力或呈现致使劳作合同悉数或部分条款无法实行的其他状况,如企业搬迁、吞并、企业财物改变等,而且扫除《劳作法》第二十七条(经济裁人)所列的客观状况。
客观状况发作严峻改变今后,用人单位无法按照原劳作合同给劳作者组织原有作业或许需求改变劳作合同主体时,均需求通过依法与劳作者洽谈改变,洽谈不能到达共同,用人单位才干单独免除劳作合同。别的,用人单位还需通过提早30日以书面形式告诉劳作者自己或许额定付出劳作者一个月薪酬程序,这是法令对用人单位以此款规则免除的程序性要求。
9、有下列景象之一,需求削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许削减缺少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早三十日向工会或许整体职工阐明状况,听取工会或许职工的定见后,削减人员计划经向劳作行政部分陈述,能够削减人员:(劳作合同法41条)
(一)按照企业破产法规则进行重整的;
首要要确认经济性裁人是在企业重整期间。《破产法》第72条规则,法人企业因“用人单位按照企业破产法进行破产重整”,行使与劳作者的劳作合同免除权的时刻,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决债务人重整之日起至重整程序停止。
其次应当优先留用以下人员: 
1).与本单位缔结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的; 
2).与本单位缔结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的; 
3).家庭无其他作业人员,有需求抚养的白叟或许未成年人的
因进行破产重整而削减人员,六个月内从头招用人员的,应当告诉被削减的人员,并在平等条件下优先选用被削减的人员。
(二)生产经营发作严峻困难的;
裁人的实质性条件是指用人单位具有“生产经营发作严峻困难”的现实。《关于劳作法若干条文的阐明的告诉》(劳办发?1994?289号)第27条规则:“生产经营状况发作严峻困难的界定,需求根据地方政府的规则进行。”和《企业经济性削减人员的规则》(劳部发?1994?447)第2条规则:“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理期间或生产经营发作严峻困难,到达当地政府规则的严峻困难企业规范,确需削减人员的,能够裁人。”均将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作严峻困难”的界定权力划归人民政府。
裁人的程序性条件是指用人单位裁人进程具有法令规则的裁人程序。用人单位裁人的程序可分为五个过程:1)、用人单位的企业具有“生产经营发作严峻困难”的规范并经有权部分确定;即具有裁人的实质性条件。2)、草拟削减人员计划。3)、用人单位提早三十日向工会或许整体职工阐明状况,听取工会或许职工的定见。4)、拟定正式的削减人员计划。5)、向劳作行政部分陈述削减人员计划。
(三)企业转产、严峻技术革新或许经营方法调整,经改变劳作合同后,仍需削减人员的;
使用本项规则施行经济性裁人须留意契合以下三个条件:(1)企业存在转产、严峻技术革新或许经营方法调整的现实与根据;(2)企业与职工到达劳作合同改变协议(根据实际状况可对劳作岗位、劳作报酬、作业时刻、工时准则等进行改变),为职工供给新的劳作岗位;(3)在新作业岗位充裕的前提下,对超出需求部分的不能担任新作业的职工或才能低下的职工,企业能够施行经济性裁人。
(四)其他因劳作合同缔结时所根据的客观经济状况发作严峻改变,致使劳作合同无法实行的。
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进程中,如欲以“劳作合同缔结时所根据的客观状况发作严峻改变,致使劳作合同无法实行,经用人单位与劳作者洽谈,未能就改变劳作合同内容到达协议”为由,与劳作者免除劳作合同,需求留意以下几个问题,以躲避不必要的危险与丢失。
首要,要弄清楚“客观状况”的意义。我国法令法规等文件对此没有清晰规则,从劳作裁定以及审判实践来看,通常是指因不可抗力或用人单位条件发作改变或劳作者条件发作改变等无法防止的状况。如用人单位被吞并、兼并,劳作者损失从业资历等。
其次,当呈现客观状况发作严峻改变时的景象后,用人单位应与劳作者就改变劳作合同内容进行洽谈。如两边能洽谈共同,用人单位就应按洽谈成果处理。
再次,客观状况发作严峻改变,且两边就改变劳作合同不能到达合意,用人单位能够免除劳作合同,但应提早三十天以书面形式告诉劳作者,如没有提早三十天告诉的,则应额定付出劳作者一个月的薪酬作为代告诉金。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