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刑事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5 12:01
您听过刑事公诉案子第一审程序吗?想必您关于刑事公诉案子第一审程序不是很熟悉吧。接下来,就让咱们一同来看看吧。
一、刑事公诉案子第一审程序
按照申述主体的不同,第一审刑事案子可以分为公诉案子和自诉案子。公诉案子第一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子进行初度审判时应当遵从的办法,办法。公诉案子第一审程序包含庭前查看、庭前预备、法庭审判等诉讼环节。
《我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事诉讼系列:刑事公诉案子第一审程序》对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予以充沛重视,尤其是对统辖、根据、司法判定、强制措施适用、刑事被害人权力确保、刑事宽和等方面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力求从多角度供给更具可操作性的准则挑选计划。
二、特色
1、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以进行调停
2、自诉人可以在宣告判定前和被告人自行宽和或撤诉
3、自诉案子的被告人或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出反诉
三、公诉案子庭前查看
一审法院收到公诉案子后,应当由院长或庭长指定审判员进行查看,但凡公诉案子申述到法院后,都有必要通过这一程序。
这一程序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是决议对人民检察院申述的案子应否开庭审判。
查看的首要办法是阅卷。查看的首要内容是:申述书中是否有清晰的指控违法现实,是否附有根据目录、证人名单和首要根据复印件或许相片,是否归于本院统辖,有无顺便民事诉讼等等。
法院对公诉案子查看后,对契合开庭审判条件的,应当决议开庭审判。对不契合开庭审判条件的,应退回人民检察院处理,井阐明理由,连同檀卷材料同时退回。
四、开庭审判前的预备
人民法院决议开庭审判后,应当依法进行下列作业:
①确认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对公诉案子的审判,一般都应依法由审判员或许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并依法确认1人为审判长。在确认合议庭组成人员时,还应确认书记员人选。
②将人民检察院的申述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曾经送达被告人。关于被告人没有托付辩解人的,奉告被告人可以托付辩解人,或许在必要的时分指定承当法令援助责任的律师为其供给辩解。
③将开庭的时刻、地址在开庭3日曾经告诉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子,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到会法庭。关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庭审判,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到会法庭。
④传唤当事人,告诉辩解人、诉讼代理人、证人、判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告诉书至迟在开庭3日曾经送达。
⑤揭露审判的案子,在开庭3日曾经先期发布案由、被告人名字、开庭时刻和地址。
上述活动景象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五、法庭审判阶段
法庭审判由合议庭的审判长或许独任审判员掌管。
法庭审判程序大体可分为开庭、法庭查询、法庭争辩、被告人最终陈说、评议和宣判五个阶段。
(一)开庭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矩,开庭阶段的活动程序是:
1、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顺次进行下列作业:
(1)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现已到庭;
(2)宣读法庭规矩;
(3)请公诉人、辩解人入庭;
(4)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5)审判人员入座后,当庭向审判长陈说开庭前的预备作业现已安排妥当。
2、审判长宣告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后,应当查明被告人的状况。
3、审判长宣告案子的来历、申述的案由、顺便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名字(称号)及是否揭露审理。
4、审判长宣告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解人、判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
5、审判长应当奉告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力;
(1)可以请求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判定人和翻译人员逃避;
(2)可以提出根据,请求告诉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根据、从头判定或许勘验、查看;
(3)被告人可以自行辩解;
(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争辩完结后作最终的陈说。
6、审判长别离问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请求逃避,请求何人逃避和请求逃避的理由。赞同或许驳回请求的决议及复议决议,由审判长宣告,并阐明理由。
(二)法庭查询
法庭查询是指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掌管对案子现实和根据查询核对的诉讼活动。法庭查询是法庭审判的中心环节。
法庭查询的程序是:
1、公诉人宣读申述书
审判长宣告法庭查询开端后,先由公诉人宣读申述书;有顺便民事诉讼的,再由顺便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许其诉讼代理人宣读顺便民事诉讼状。
2、被告人、被害人应就申述书指控的违法现实别离陈说
公诉人宣读申述书后,在审判长掌管下,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申述书指控的违法现实别离进行陈说。被告人假如供认申述书指控的违法现实,则应就自己的违法行为进行陈说;假如否定指控,应答应其陈说辩解定见。被告人陈说之后,应答应被害人根据申述书对违法的指控陈说自己受害的通过。
3、讯问、提问被告人、被害人。
(1)公诉人讯问被告人。在审判长掌管下,公诉人可以就申述书中所指控的违法现实讯问被告人。讯问被告人,应当防止影响陈说或许证言客观实在的诱导性讯问以及其他不妥讯问。
(2)被害人、顺便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辩解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答应,可以向被告人提问。
(3)控辩两边经审判长允许,可以向被害人、顺便民事诉讼原告人提问。
讯问、提问被告人和提问被害人,有必要在审判长掌管下进行。
(4)审判人员讯问、提问被告人、被害人及顺便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
4、出示、核实根据
根据只要通过当庭查验核实才干成为定案的根据。在讯问、提问当事人今后,应当当庭核对各种根据。
控辩两边向法庭供给的根据,都应当经当庭质证、辩认和争辩。
(1)问询证人、判定人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证人到庭后,审判人员应领先核实证人的身份、与当事人以及本案的联系,奉告证人应当如实地供给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许藏匿罪证要负的法令责任。
判定人应当出庭宣读判定结论,但经人民法院允许不出庭的在外。判定人到庭后,审判人员应领先核实判定人的身份、与当事人及本案的联系,奉告判定人应当如实地供给判定定见和有意作虚伪判定要负的法令责任。
(2)出示、宣读根据
公诉人、辩解人应当向法庭出示根据,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判定人的判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根据的文书,当庭宣读。
公诉人要求出示开庭前送交人民法院的根据目录以外的根据,辩解方提出异议的,审判长如以为根据在确有出示的必要,可以允许出示。
5、调取新根据
当事人和辩解人有权请求告诉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根据,请求从头判定或许勘验。
人民法院可以向人民检察院调取需求查询核实的根据材料,也可以根据辩解人、被告人的请求,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在侦办、查看申述中搜集的有关被告人无罪或许罪轻的根据材料。
6、合议庭查询核实根据
在法庭查询过程中,合议庭对根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告休庭,对该根据查询核实。
(三)法庭争辩
合议庭以为本案现实现已查询清楚,应当由审判长宣告法庭查询完毕,开端就全案现实、根据、适用法令等问题进行法庭争辩。
法庭争辩,是在法庭查询的根底上,控诉方与辩解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违法的性质、罪责轻重、根据是否的确充沛,以及怎么适用惩罚等问题,进行相互争辩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控辨两边的争辩,将进一步提醒案情,清晰怎么适用法令,为案子的正确裁判奠定根底。
法庭争辩应当在审判长的掌管下,按照下列次序进行:
(1)公诉人讲话;
(2)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讲话;
(3)被告人自行辩解;
(4)辩解人辩解;
(5)控辩两边进行争辩。
(四)被告人最终陈说
审判长在宣告争辩完结后,被告人有最终陈说的权力,这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力。审判长应当奉告被告人享有此项权力。被告人最终陈说也是法庭审判中一个独立的阶段。
合议庭应当确保被告人充沛行使最终陈说的权力。
被告人在最终陈说中提出了新的现实、根据,合议庭以为或许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康复法庭查询;假如被告人提出新的辩解理由,合议庭以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康复法庭争辩。
六、顺便
顺便指出,顺便民事诉讼部分可以在法庭争辩完毕后当庭调停。
七、评议和宣判
在被告人最终陈说后,审判长宣告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
1、评议
合议庭应当根据现已查明的现实、根据和有关法令规矩,并在充沛考虑控辩两边定见的根底上,进行评议,确认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追查刑事责任;构成何罪,应否处以惩罚;判处何种惩罚;有无从重、从轻、减轻或许革除处分的情节;顺便民事诉讼怎么处理;赃款赃物怎么处理等,并依法作出判定。
根据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的规矩,订定合同庭的评议成果有以下三种景象:
(1)关于“案子现实清楚,根据的确、充沛,根据法令确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适用判定书,作出有罪判定;
(2)按照法令确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适用判定书,判定被告人无罪;
(3)关于通过审理和评议,“根据不足,不能确定被告人有罪的”,也应当适用判定书,“作出根据不足,指控的违法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定。”
合议庭成员应当在评议笔录上签名,在法令文书上署名。
2、宣判
合议庭通过评议作出裁判后,应当宣判。宣判有当庭宣判和定时宣判两种方式。
当庭宣判的,应在5日内将判定书送达。
定时宣判的,宣判后应当立行将判定书送达。
宣告判定,应当一概揭露进行。
八、法院对案子裁判
合议庭所作出的判定有以下三种:
1)案子现实清楚,根据的确、充沛,根据法令确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定;
2)根据法令确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定;
3)根据不足,不能确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根据不足、指控的违法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定。
判定的宣告,一概揭露进行。
判定书上要有合议庭组成人员和书记员的署名,以及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上诉材料便是由听讼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刑事公诉案子第一审程序”的相关材料。期望可以处理您的问题,能对您带来协助。若是您还有什么疑问或是关于法令的其他问题,咱们还供给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在线法令咨询。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
评论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