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立案标准和犯罪构成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22 09:48

出售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罪是指:出售明知是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出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214条的规则,犯出售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罪,出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或许单处分金;出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
依据刑法第220条规则,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分金,并对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则处分。此外,关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规范,以司法解说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侵略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详细运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说第二条规则:出售明知是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出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归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则的“数额较大”。出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归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则的“数额巨大”。
一、本罪的立案规范
出售明知是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出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二、本罪的构成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可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
2、本罪片面方面有必要是成心,即明知是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而出售的。假如行为人不知情,不构本钱罪。
3、本罪侵略的客体是杂乱客体,即国家商标办理次序或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本罪的违法目标,是注册商标,未经注册的商标不能成为本罪的目标。
4、本罪客观方面体现为违背商标办理法规,出售冒充别人现已注册的商标的产品的行为。构本钱罪要求:(1)该产品是有必要运用注册商标的产品。(2)所运用的注册商标是第三人一切的。(3)该产品在冒充别人注册商标出售时,未征得商标一切权人赞同。(4)出售金额数额较大。
三、本罪的确定
1.留意差异罪与非罪的边界。差异首要在于:(1)成心出售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违法所得数额是否到达科罪的规范。依据司法解说,个人出售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单位出售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侦查。关于未到达上述数额规范的,应当由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2)过错出售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的,不构成违法。(3)出售未注册商标的冒充产品的,不构成出售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罪。
2.本罪与冒充注册商标罪的边界。二者的首要差异在于:(1)违法目标不同。前者违法目标是冒充商标的产品,后者的违法目标是别人的注册商标。(2)客观方面体现不同。前者在客观方面的体现是行为人出售明知是冒充注册商标的产品;后者则体现为行为人未经注册商标一切人的答应,在同一种产品上运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