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卡申请过程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21 04:04[内容提要]
信誉卡,是指发卡人根据请求人的请求,依照请求人的信誉与归还才干给予必定授信额度,持卡人可在授信额度内先消费或提现,后还款的电子卡片。信誉卡的运用应签定信誉卡运用合同,信誉卡运用合同是经要约约请、要约、许诺签定的归纳信贷合同,合同约好发卡人将必定数量的钱银借给持卡人,持卡人依照约好运用、归还钱银,合同还约好了发卡人、持卡人两边在信誉卡运用中的其他权力责任。实际很少有人注意到与信誉卡运用合同不同的信誉卡请求合同的存在,信誉卡请求合同标的是请求人向发卡人请求信誉卡的权力责任,要约是发卡人期望契合请求条件的受要约人请求信誉卡,许诺是请求人提出信誉卡请求。缔结信誉卡运用合一起,请求人的要约需求发卡人供给发卡人总行印制的特定格局的信誉卡请求表作为必要进程。如发卡人拒不供给请求表,违背了请求人要约进程中发卡人的应尽责任,归于违约。而从信誉卡请求合同这一视点来看,请求人一旦提出信誉卡请求,信誉卡请求合同即告建立,发卡人应实行其合同责任,承受请求人的信誉卡请求,不然也归于违约。假如发卡人没有法令或行政法规为根据,回绝契合请求条件的公民请求信誉卡,则归于侵权行为。
[关键词]
信誉卡 请求进程 法令问题
信誉卡是一种快捷的付出结算东西,能够免除带着大额现金的烦恼,还能够在授信额度内先消费或提现,后还款。信誉卡自面世以来就遭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与喜爱。但我国信誉卡开展前史较短,相关法令法规尚不健全,尤其是信誉卡请求进程中的法令规制更显短缺。
一、信誉卡概述
1、信誉卡的概念
《商业银行信誉卡事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则,本办法所称信誉卡,是指记载持卡人账户相关信息,具有银行授信额度和透支功用,并为持卡人供给相关银行服务的各类介质。
一般以为,信誉卡是指发卡人根据请求人的请求,依照请求人的信誉与归还才干给予必定授信额度,持卡人可在授信额度内先消费或提现,后还款的电子卡片。从法令性质看,信誉卡是一种非现金的买卖付出结算东西,是一种信贷服务。
2、信誉卡的前史
信誉卡起源于美国。1915年,美国的一些百货商铺、饮食娱乐业、汽油公司向特定的顾客发放一种金属徽章作为信誉筹码,顾客可凭徽章在商铺及其分店赊购产品,约期付款,这便是信誉卡的雏形。听说,有一天,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一家饭馆款待客人用餐,就餐后发现忘掉带钱包,不得不打电话叫妻子带现金来饭馆结账,因而深感尴尬,所以产生了创立信誉卡公司的主意。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老友施奈德协作出资一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莱沙龙”即大莱信誉卡公司的前身,大莱沙龙为会员们供给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付出才干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到指定27间餐厅能够记账消费,不用付现金,这便是最早的信誉卡。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组织首要发行了银行信誉卡,成为第一家发行信誉卡的银行。
3、我国信誉卡的开展进程
1985 年 6 月,我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首张具有购物消费、存取现金和有限透支功用的信誉卡——中银卡,标志着信誉卡在我国诞生。1995年 3 月,广发银行推出了国内第一张契合国际标准真实意义上的信誉卡——广发人民币 VISA 信誉卡,然后创始了我国全功用信誉卡的先河。
2015年7月28日,我国银行业协会发布《我国信誉卡工业开展蓝皮书(2014)》。《我国信誉卡工业开展蓝皮书(2014)》显现:截止2014年12月未,我国信誉卡累计发卡量4.6亿张,当年新增发卡量6400万张,比年头添加17.9%,人均持卡量达0.34张;累计活卡量达2.7亿张,与2013年同期相比添加4800万张。比年头添加17.4%;活卡率为58.7%。买卖总额为15.2万亿元,比上年添加16%,买卖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8%,较2013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
而我国人民银行2016年4月5日发布的《2015年付出系统运转整体情况》显现:到2015年底,信誉卡和假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合计4.32亿张,较上年底下降5.05%,增速放缓21.5个百分点,人均持有信誉卡0.29张,较上年底下降14.71%。北京、上海信誉卡人均拥有量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别离抵达1.34张和1.01张。
刷卡消费在为顾客免除带着很多现金费事的一起,还能够经过提早消费、分期付款等方法享遭到消费信贷。信誉卡日益成为最遍及最快捷的消费信贷和付出结算东西。
二、信誉卡运用合同
请求人请求信誉卡,发卡人将信誉卡核发给请求人(尔后应称为持卡人)运用,两边缔结了一个信誉卡运用合同。
所谓信誉卡运用合同是一个经要约约请、要约、许诺签定的归纳信贷合同,合同约好发卡人将必定数量的钱银借给持卡人,持卡人依照约好运用、归还钱银,合同还约好了发卡人、持卡人两边在信誉卡运用中的其他权力责任。
信誉卡运用合同主要有以下法令特征。
1、信誉卡运用合同为格局合同。
格局合同节省了发卡人的运营本钱,也是发卡人独占位置使然,一起形成两边权力责任不平等。
2、信誉卡运用合同是归纳授信合同。
信誉卡有一个最高透支额度,在该额度内,持卡人能够在一个账单周期内恣意刷卡消费或分次提现。
3、信誉卡运用合同是附收效条件的合同。
经过要约约请、要约、许诺的进程后,持卡人有必要进行开卡手续后方可运用信誉卡消费。
三、信誉卡请求合同
实际很少有人注意到与信誉卡运用合同不同的信誉卡请求合同的存在。信誉卡请求合同与信誉卡运用合同不同,信誉卡请求合同中的要约是发卡人期望契合申领条件的受要约人向发卡人请求信誉卡,如请求人向发卡人提出请求,是赞同发卡人要约的意思标明,为许诺,信誉卡请求合同的标的是请求人向发卡人请求信誉卡的权力责任。
(一)信誉卡请求合同的要约表现方法:
1、发卡人官网
如某发卡人官网信誉卡请求页面的重要提示:可凭自己有用身份证件和发卡人要求的其他资料,经过银行为营网点、事务代表和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申领信誉卡(隶属卡在外)。
2、发卡人信誉卡规章
发卡人的《信誉卡规章》对信誉卡的申领条件一般规则:具有彻底民事行为才干、有合法还款保证的个人,可凭自己有用身份证件及发卡组织要求的其他资料申领个人卡主卡;……。
《信誉卡规章》是发卡人经特定的程序拟定的关于信誉卡事务的根本文件,是根本性的规章制度。对发卡人而言,在发行信誉卡的事务中具有好像宪法相同的强制力,其内部组织和成员有必要恪守。
3、其他方法
如发卡人信誉卡官网或分支组织经营场所或信誉卡营销人员向广阔社会公众传达宣布的,内容包括期望契合申领条件的受要约人向发卡人申领信誉卡的广告、宣传品、短信、微信等载体。
只需内容详细、确认,其意图是期望契合请求条件的受要约人向发卡人申领信誉卡,应为要约。
(二)信誉卡请求合同的许诺
发卡人前述内容构成要约,作为要约人,要约一经宣布,在抵达受要约人今后,不得撤回、吊销,要约内容对其具有法令束缚力。请求人知晓发卡人官网、规章或其他方法的上述内容后,要约即抵达受要约人。而请求人作为契合要约内容的受要约人,向发卡人提出请求,是赞同发卡人要约的意思标明,为许诺,信誉卡请求合同建立。
也便是说发卡人应受信誉卡请求合同束缚,对受要约人即请求人的信誉卡请求应予受理。
详细而言,关于广阔请求人提出请求前必定会对信誉卡请求、开卡、运用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性了解,当面咨询发卡人作业人员,因而,咨询其实是请求信誉卡的必经进程。对需求请求信誉卡的人来说,咨询进程其实便是请求进程。请求人对信誉卡事务缺少了解,不用定知道请求信誉卡需求提交格局的请求表,发卡人作为面向社会群众的服务性组织,有责任自动奉告内部处理事务的相关流程,也有责任在了解客户的咨询意图后,自动供给信誉卡请求表。换言之,对请求人是否请求信誉卡,不该机械理解为是否提交请求表,相对作为专业组织的发卡人,不能苛求请求人。
四、信誉卡请求流程及法令性质
信誉卡的运用,一般是发卡人发布信誉卡信息,请求人向发卡人提出请求,经发卡人审阅其信誉情况和归还才干后,决议是否核发信誉卡,核准的一起确认授信额度,也即签定了信誉卡运用合同。
在信誉卡的请求流程中,触及的当事人是请求人和发卡人:
1、请求人是指向发卡人提出信誉卡请求的自然人或单位(本文专指自然人,即公民)。
2、发卡人是指经过主管部门批阅开办信誉卡事务,向请求人发放信誉卡的商业银行。
(一)信誉卡请求流程
1、发卡人的信誉卡官网或分支组织经营场所或信誉卡营销人员向社会公众发布其发行的信誉卡品种、功用、请求条件等信息。
2、获悉发卡人发布的信息后,需求信誉卡的潜在客户即请求人,向发卡人分支组织经营场所或信誉卡营销人员提出请求(有的也可经过信誉卡官网的请求通道请求,本文略)。
3、发卡人分支组织或信誉卡营销人员向请求信誉卡的请求人供给发卡人总行印制的特定格局的信誉卡请求表。
4、请求人填写信誉卡请求表并预备发卡人要求的各项证明资料。
5、请求人将填写后的信誉卡请求表和各项证明资料提交发卡人分支组织或信誉卡营销人员。
6、发卡人分支组织初审后层报发卡人总行(信誉卡中心担任详细作业),经征信、评分、核实信息等进程,终究决议审阅经过或不经过请求人的信誉卡请求并告诉请求人。
(二)信誉卡请求流程各阶段的法令性质
1、要约约请
《合同法》第十五条规则,要约约请是期望别人向自己宣布要约的意思标明。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布告、投标布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约请。
前述流程第1阶段中发卡人的信誉卡官网或分支组织经营场所或营销人员向社会公众发布发行信誉卡的信息,是期望别人向自己宣布要约的意思标明,归于要约约请。
2、要约
《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则,当事人缔结合同,采纳要约、许诺方法。第十四条规则,要约是期望和别人缔结合同的意思标明,该意思标明应当契合下列规则:(一)内容详细确认;(二)标明饱尝要约人许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标明束缚。
前述流程中第2、3、4、5阶段是信誉卡请求人作出要约这一法令行为的进程。从外部行为来看,其间第5阶段请求人将填写后的信誉卡请求表和各项证明资料提交发卡人分支组织或信誉卡营销人员的行为是要约。
发卡人对请求人的要约有特殊要求,请求人不能自行制造请求书,需求以发卡人总行印制的特定格局的信誉卡请求表作为请求人要约的载体,故有必要由发卡人供给特定格局的信誉卡请求表,请求人才干完结要约。
实践中,不少请求人因各种原因不契合发卡人内部规则的发卡要求,发卡人即回绝给予请求表。该行为归于掠夺请求人作出要约的权力。请求人有权要求发卡人供给请求表,得以完结要约这一法令行为。
3、许诺或回绝要约
《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则,许诺是受要约人赞同要约的意思标明。
发卡人承受请求人填写后的信誉卡请求表和各项证明资料并不意味着许诺。
前述流程中第6阶段是发卡人对信誉卡请求的审阅进程,是发卡人作为受要约人是否赞同要约人要约的意思标明进程。
如发卡人总行审阅经过请求人的信誉卡请求,告诉请求人,是许诺。如经发卡人总行为审阅没有经过请求人的信誉卡请求,告诉请求人,是回绝要约。
五、发卡人不妥约束或回绝信誉卡请求的法令性质
(一)违约
请求信誉卡的行为具有特殊性。一方面,请求行为发生在信誉卡运用合同缔结前,归于信誉卡运用合同中的要约行为;另一方面,请求人的要约需求发卡人供给发卡人总行印制的特定格局的信誉卡请求表作为必要进程,有别与一般意义上的要约人能够自在作出要约。这决议了请求人在作出要约的进程中,发卡人有不行推脱的供给请求表的合作责任。
请求人与发卡人缔结信誉卡运用合同的整个进程中,都选用要约、许诺的方法,该方式具有必定的信息不对称性与行为的推迟性,有别于《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则的当事人选用合同书方法缔结的合同。如发卡人拒不供给信誉卡请求表、不受理请求,违背了请求人作出要约进程中发卡人应尽的责任,实质归于违约。
而从信誉卡请求合同这一视点来看,请求人一旦许诺发卡人期望契合申领条件的受要约人向发卡人申领信誉卡的要约,信誉卡请求合同即建立。发卡人应实行其合同责任,承受请求人的信誉卡请求。如发卡人违背信誉卡请求合同,明显归于违约。
(二)侵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顾客权益维护作业的辅导定见》三、标准金融组织行(九)保证金融顾客受尊重权规则,金融组织应当尊重金融顾客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得因金融顾客性别、年纪、种族、民族或国籍等不同进行歧视性不同对待。
假如发卡人没有法令或行政法规根据,回绝契合请求条件的请求人请求信誉卡,是对法令、法规所指向内容的缩小,这一行为使得本来受法令法规维护的部分公民的权力损失,违背了法令、法规的规则,归于侵略公民合法权力的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