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如何处理增值税出口退税业务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01 17:27

增值税出口退税是指交税人出口适用税率为零的货品,向海关处理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据,按月向税务机关申报处理该项出口货品的退税。那么,增值税出口退税事务该怎么处理呢?具体方法如下:
依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出口退税可分为三种方法:
一是又免又退。一般交税人出口货品,既有销项税,又有进项税,若为把税负归零,天然是把销项税革除,把进项税交还,又免又退。
二是只免不退。假如出口的货品没有进项税,天然只免销项税,进项税没有就不必退了。比方小规模交税人、免税产品,都是没有进项税的状况。只免不退,就已达到税负归零的意图。
三是难免不退。针对的是国家不鼓舞出口或约束出口的货品。比方原油,自己都不够用,还得进口,更甭说那些制止出口的货品。
一、退税率
增值税的退税率不一定等于征税率,出口退税率有17%、16%、15%、13%、9%、5%和3%等若干档,是为了经过退税率来操控出口。国家鼓舞出口的货品,退税率就高一些;约束出口的,退税率就低一些。
二、出口退税的核算
出口退税可分为三种方法:一是“免、退”税;二是“免”税;三是“免、抵、退”税。免税便是不交税,实践操作中不需求核算,需求了解和核算的,只要退税,这也是咱们把出口货品退(免)税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原因。
(一)免、退税
这种方法针对的是外贸企业,即进出口交易的商业企业。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税根底是购进价格。
例如,某外贸企业购进一批货品悉数出口,以不含税价格100万元购进,以200万元价格出口,税率17%,退税率13%。
出口的时分,免销项税,不必独自核算。退税的时分,应退增值税=100×13%=13(万元)。
税率差发生的4万元,作进项税额转出,计入出售本钱。
(二)免税
这种方法没有退税,没有核算,不多做解说。
(三)免、抵、退税
这是出口退税事务的难点,专用名称多,不容易了解,其实,弄理解“抵”税的原理,该项事务就方便的解决了。
自产货品在出产中触及原资料、水电费和运费等很多可抵扣项目,无法精确区别出口货品和内销货品对应的进项税。即便能够精确核算各自的进项税,因为出产企业的内销部分交纳增值税,而出口部分实施退税,双轨运转,必然会添加征纳两边的本钱。由此引进“抵”税概念。“抵”能够了解为一个核算退税的进程,也便是全面核算出产企业实践应交税额。假如进项税抵完了,应交税额是正数,企业需求交纳;假如该进项税抵不完,应交税额是负数,国家应该交还。
因而,“免、抵、退”中的“退”税,实践上应该了解为出口部分对应的应退进项税=免抵退中的“抵” 免抵退中的“退”。
免抵退税核算并不杂乱,只要五步。出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税根底是出口货品离岸价格(FOB)。
例如,出产企业悉数资料是200万元购进,进项税额34万元,内销货品80万元产品,出售税额13.6万元,当期出口货品220万元,税率17%,退税率13%。
第一步:税率差异部分进项税应转出,进本钱。
出口价格×(征税率-退税率)=220×(17%-13%)=8.8(万元)。
会计分录(单位:万元,下同):
借:主营事务本钱  8.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8。
第二步:核算应交税额,也是核算抵税数额。
应交税额=内销销项税-(进项税-税率差异部分的进项税)-上期留抵=13.6-(34-8.8)-0=-11.6(万元)。
应交税额为负数,阐明进项税未抵完,应予以退税。
第三步:核算免抵退税额,即免抵退税最高限额。
免抵退税额=离岸价×退税率=220×13%=28.6(万元)。
第四步:核算实践应退税额,取第二步的绝对值与第三步的较小者。
实践退税为11.6万元。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11.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1.6。
第五5步:核算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28.6-11.6=17(万元)。
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交税额)  17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7。
这儿应该阐明的事项:
1.假如第二步核算得出是正数,那便是企业承当的进项税抵完了,交税。
2.假如第四步中,较小者为第三步,退税便是第三步的数,因为第三步是免抵退税最高限额。
3.免抵税额不在增值税申报中表现,它是核算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的税基。
三、进料加工复出口和来料加工复出口
(一)进料加工复出口
进料加工复出口事务,原资料从国外进口,产制品出口到国外,形象地说是“两端在外”。
假如出口的主体是加工企业,事务的本质便是自产。原本进口资料需求交纳增值税,加工竣工出口时再退增值税,程序适当繁琐。《进料加工交易免税证明》的作用是证明购进资料免税,出口时,出口货品的离岸价减除免税进料的本钱确认,防止交税与退税环节重复。
假如出口的主体是外贸企业,因其没有加工产品的才能,需求托付加工企业加工后再出口,所以在核算退税额的时分不只要考虑原辅资料的退税率、进口料件实征的增值税税款,并且要考虑付出的加工费金额和退税率。
(二)来料加工复出口
出口的主体是外贸企业,事务的本质便是出产企业托付加工事务的受托方,资料和制品都是托付方的,即“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与一般的受托加工不同的是,内销的加工费应交纳增值税;出口则加工费免税。因为没有进项税,只免税不退税。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