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税收政策和优化服务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05 22:30

近年来,税务部分高度重视运用税收方针和优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展开。
我国自1994年税制变革以来,经过不断完善税制,逐渐消除了一些不利于中小企业展开的税收准则要素。特别是近几年来,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于2005年2月下发了《关于鼓舞支撑和引导个别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展开的若干意见》,税务部分认真执行以上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税收方针,为中小企业展开发明了有利的方针环境。总的看,现行税制和税收方针力求表现一致性和公平性准则,为各类经济主体供给公平竞争的环境。可是,考虑到中小企业在活泼地方经济、吸纳劳动就业、安稳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我国在1994年税制变革往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及中小企业展开的税收优惠方针。首要包含以下几类:
榜首类是一切中小企业都能享用的税收优惠方针。
例如:现行企业所得税方针对小型微利企业施行两档照料税率,即对年应交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的企业,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年应交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减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一起,税务部分还按有关规定,对商业企业小规模交税人按4%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第二类是针对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展开情况而拟定的特别税收方针。
特别是在处理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国家拟定了一系列税收方针。例如:对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再担保组织,对其从事担保事务的收入,三年内免征营业税。对交税人经过公益性集体和国家机关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处理中心的捐献,企业在年度企业所得税应交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个人在个人所得税应交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创业出资企业采纳股权出资方法出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契合规定条件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出资额的70%抵扣创业出资企业的应交税所得额等。
第三类是普惠性的税收优惠方针。
这些方针尽管不是独自针对中小企业,但获益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此外,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中很多存在的账证不全、盈亏核算不精确等问题,税务部分从标准企业所得税征管视点动身,参照不同职业的利润率,对这些企业的所得税采纳了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法。本年,依据经济形势的展开和职业利润率的变化,国家税务总局对各职业的应税所得率当令进行了调整,绝大多数职业的应税所得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农、林、牧渔业由本来的10%-30%调减为3%-10%,制造业由本来的7%-20%调低为5%-15%,批发和零售业由本来的7%-20%调低为4%-15%。应税所得率的调低,有利于下降企业税负,增强企业的展开潜力。
在活跃运用税收方针促进中小企业展开的一起,税务部分遵照处理与服务偏重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动科学处理,不断优化交税服务,尽力为中小企业发明杰出的交税环境。首要办法包含:
榜首、使用各种途径,协助中小企业精确了解税法。
根据中小企业大多缺少专门税务人才的实际,税务部分使用各种方法,及时向中小企业供给最新税收方针,协助他们精确了解其应施行的交税责任,处理其遇到的各类涉税疑难问题。据统计,2006年,12366交税服务热线全国受话量达202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7%。
第二、优化办税流程,进步办税功率。
近年来,税务部分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结算东西,施行包含电子申报在内的多种申报和缴款方法,活跃推动税库银联网。一起,坚持以交税人为中心,先后推出了“一站式”、“一窗式”、“一城通”和全程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提示服务、预定服务等处理服务形式,极大地满意了交税人的办税和服务需求。
第三、实在采纳办法,减轻交税人担负。
税务部分经过加强国、地税合作,一起处理税务挂号、一起展开交税信用等级鉴定、一起展开税务查看,下降了交税人的交税遵照本钱。
往后将活跃保险地推动税制变革,为中小企业展开发明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一是从2008年1月1日起,将施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税法对小型微利企业施行20%的等级低税率,并将小型微利企业享用的条件进一步放宽,使尽可能多的契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享用等级低税率照料;新税法关于高新技术企业,不分区内外,一概享用15%的优惠税率,这样可使很多中小科技企业获益;新税法将彻底处理内资企业计税薪酬限额扣除问题,企业不分巨细,不分内外资,一概施行薪酬据实扣除。二是加速一致其他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方针。从本年1月1日开端,乡镇土地使用税已将外资企业归入交税规模,往后还要逐渐一致其他税收准则。三是活跃推动增值税转型的变革。从本年7月1日起,已在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扩展增值税转型变革的试点;一起,活跃研讨在全国规模内全面施行的计划。
一起,不断完善征管准则和办法,为中小企业展开供给杰出的交税服务环境。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