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财产权对穷人比对富人更重要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16 10:15笔者曾在曩昔几篇文章中,解说过产业权力对商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社会品德的含义(见《我国社会科学》2002,4,《上海变革》2003,11等)。与此相联系,还有两个更具基础性的问题需求阐明,又有一个长期存在误解的问题需求厘清,因再论之。
一、产业权的功率观念:没有产业权就不能维护社会财富、资源和劳作
从功率观念来看,产业权的一般依据来自人类生计的最根本的束缚条件。假如咱们生活在天堂,或许能像“天主说,要有光,就有了光”那样,为所欲为,包罗万象,那就彻底不需求产业权——天堂是无所不有,唯一没有产业权的当地。可是很惋惜也很走运,咱们生活在人世。自女娲拿黄土造出人来今后,或许说,自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今后,人类面对的最根本的束缚条件便是,在任何时点上,相对于人类需求的物质财富都是缺乏的,因为可用来发明财富的资源是稀缺的。这就产生了最根本的经济问题,即怎样装备资源才干有功率地(亦即在资源稀缺的束缚条件下最大极限地)满意需求?这个问题实践便是分工问题,资源怎么装备也便是资源怎么分工,首要和最直接的是作为根本经济资源的劳作怎么分工(劳作的分工引致或决议了其它经济资源的分工)。分工问题一起又是交流问题,处于社会分工系统中的人们有必要相互交流劳作产品才干满意各自的多方面的需求。而交流问题的本质则是产权问题。社会分工构成了劳作及其产品的确认的所有权,然后构成了交流的条件。任何物品,假如没有确认的所有权,是不会进入交流的。在劳作的社会分工系统中,人们互相交流产品,本质是交流产权。
让咱们再换一个方法说这回事。任何人来到人间,总要占有资源。“占有是一个现实,一个不行解说的现实”(马克思语)。但因为资源的稀缺,因为财富的发明要靠劳作,因此怎么占有的问题便至关重要。是靠以强凌弱的森林规律(包含抢掠、盗窃、诈骗等等),仍是靠恩赐、配给的威权主义?抑或是靠分工劳作、公平交易的商场方法?各种不同的占有方法意味着不同的产权组织,即关于产业怎么取得、怎么转让、人们怎么从中获益(或受损后怎么补偿)、怎么处理利益冲突的不同的权力结构。而不同的产权组织、占有方法具有不同的经济功率,对资源运用、财富出产会构成不同的鼓励。现实上,产权组织是资源装备功率的决议因素。所以,资源怎么有用装备这个根本经济问题的本质是产权怎么有用装备。提醒这一点,是产权经济学的理论奉献,相对于干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