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3 05:33福建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规范___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方法
发布文号:【闽政[2004]12号】
发布日期:2004-04-3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省政府各部分、 各直属组织, 各大企业, 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方法》现已省政府赞同,现印发给你们,请仔细贯彻履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四年四月三十日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方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矩,结合本省实践,拟定本方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总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方法规矩参与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员工或雇工(以下总称员工)交纳工伤保险费。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员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方法规矩,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 县级以上当地人民政府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担任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作业。
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树立的社会保险经办组织(以下简称经办组织)详细承办工伤保险业务。
第四条 财务、审计部分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出入处理状况进行监督。
地税部分做好工伤保险费征收准备作业。
卫生行政、安全出产监督处理部分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帮忙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做好工伤保险作业。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五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施全市统筹,并实施省级调剂金准则。
工伤保险基金现实施县(市)级统筹的区域要依据当地状况,活跃创造条件向设区市全市统筹并轨,有关的设区市政府应按本方法拟定相应措施,报省劳作和社会保证厅存案。
工伤保险基金悉数归入社会保证基金财务专户,实施出入两条线处理。
第六条 职业基准费率由统筹区域在国家规矩的起伏范围内确认。职业基准费率的详细规范,由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会同财务、卫生行政、安全出产监督处理部分,按照以支定收、出入平衡的准则,依据工伤保险费运用、工伤发作率、职业病损害程度等状况提出,并寻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定见,报统筹区域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职业基准费率的详细规范可定时调整。
职业基准费率包含职业不同费率及职业界费率层次。
第七条 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由统筹区域经办组织依据用人单位出产经营范围所属职业和职业基准费率的详细规范确认。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率实施起浮准则。由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会同有关部分依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运用状况、工伤发作率、职业病损害程度及必要的危险储备金等要素提出详细方法,并寻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定见,报统筹区域人民政府同意后履行。
统筹区域经办组织依据工伤保险费率起浮方法确认用人单位费率起浮层次。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矩向地点地经办组织交纳工伤保险费,并如期报送本单位薪酬总额、员工薪酬花名册和增减人员名册。
现在工伤保险费已由地税部分征收的区域应持续做好征收作业,并仔细总结推行,在三年内全省工伤保险费由地税部分一致征收。
第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依法用于付出工伤保险待遇、劳作能力判定费用和法令、法规规矩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其他用处。
工伤保险经办组织所需的处理服务经费、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工伤确定调查核实经费列入统筹区域财务预算。
第十一条 统筹区域实施工伤保险储备金准则。储备金按不低于统筹区域征收工伤保险费一个月的额度筹措。工伤保险基金历年结余部分并入储备金。
储备金在发作严重工伤事端或当期工伤保险基金缺乏开销时,由经办组织提出请求,经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和财务部分核准后运用。
第十二条 树立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准则。各设区市每年按征收工伤保险费总额的3%上解工伤保险调剂金。其间,实施设区市统筹的,向省级上解调剂金;实施县(市)级统筹的,县(市)级向设区市上解调剂金,设区市汇总后再向省级上解调剂金。工伤保险调剂金实施财务专户处理,用于各设区的市特大工伤事端工伤保险待遇付出的补助和省级劳作能力判定等所需费用。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的运用和处理的详细方法由省劳作保证部分会同省财务部分另行拟定。
需求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补助的,由设区的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和财务部分提出请求,经省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和财务部分批阅后拨付。
省级劳作能力判定等所需费用由省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提出请求,省财务部分核准后拨付。
第三章 工伤确定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依法作为工伤确定请求人的,应在规矩时刻内向用人单位地点地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或受设区市托付的县(市、区)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或视同工伤确定的请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应当依法受理并作出工伤确定决议。
工伤保险基金实施全市统筹的设区市劳作保证行政部分能够托付县(市、区)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承当工伤确定的详细作业。
第十四条 请求人提出工伤确定请求时,应依法提交相关证明资料。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或受托付的县(市、区)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受理请求后,对请求人供给的下列资料,应当依法作为工伤确定的依据。
(一)事端损伤或突发疾病逝世的证明;
(二)公安交通处理部分对道路交通机动车事端损伤的事端责任确定书或证明;
(三)革新伤残军人证;
(四)县级以上当地人民政府或统筹区域人民政府相关部分确定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保护国家、社会和大众利益活动遭到损伤的证明;
(五)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供给的与工伤有关的裁决、判定或证明;
(六)法令、法规规矩的其他资料。
第四章 劳作能力判定
第十五条 省和设区市应当树立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省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拟定劳作能力判定规矩。省和设区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按照劳作能力判定规矩进行劳作能力判定。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提出劳作能力判定请求,并提交工伤确定决议书、确诊证明书、查看成果、医治病历等资料。
第十七条 劳作能力判定费用按判定作业量从统筹区域当年征收的工伤保险费中付出。
用人单位应当参与工伤保险而未参与工伤保险期间,工伤员工的劳作能力判定费用由用人单位付出。详细收费规范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分和财务部分拟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向经办组织处理除供养亲属抚恤待遇外其他工伤保险待遇付出手续的,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工伤确定决议书;
(二)劳作能力判定结论书;
(三)法令、法规规矩需求供给的其他资料。
经办组织应当一次性奉告所需的资料,对提交资料彻底的,在30日内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或因工逝世员工直系亲属处理供养亲属抚恤待遇手续的,应当向经办组织提交被供养人户口簿或直系亲属联系证明、居民身份证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经济状况证明。
有下列景象之一的,还应当别离提交相应资料:
(一)被供养人归于孤寡老人、孤儿的,提交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
(二)被供养人归于养父母、养子女的,提交公证书;
(三)被供养人彻底损失劳作能力的,提交劳作能力判定组织的判定结论书。
第二十条 工伤员工承受工伤医治的,在罢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免除或停止劳作联系,但员工自动提出免除或许停止劳作联系的在外。
第二十一条 工伤员工按规矩住院及转院医治的,住院膳食补助费及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地点单位依法以本单位因工出差规范及规矩的份额予以付出、报销;用人单位不决员工因公出差膳食补助和差旅费规范的,应参照当地财务部分规矩的国家机关出差膳食补助和差旅费规范及规矩的份额予以付出、报销。
第二十二条 五级至十级工伤员工有下列景象之一的,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
(一)工伤员工自己书面提出自愿与用人单位免除或许停止劳作联系的;
(二)用人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作法》第二十五条第(一)、(二)、(三)项规矩免除劳作联系的;
(三)七级至十级工伤员工劳作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劳作合同而停止劳作联系的。
收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的员工应当与用人单位、地点地工伤保险经办组织签定三方书面协议,停止工伤保险联系。
第二十三条 五级至十级工伤员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兼并核算。其规范按照地点统筹区域最终一次发布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免除或许停止劳作联系时年纪之差和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平均薪酬为基数核算:五级,每满一年发给1.4个月;六级,每满一年发给1.2个月;七级,每满一年发给0.8个月;八级,每满一年发给0.6个月;九级,每满一年发给0.4个月;十级,每满一年发给0.3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核算。
五至六级工伤员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低于30个月的,按30个月付出;七至八级工伤员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低于20个月的,按20个月付出,九至十级工伤员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低于10个月的,按10个月付出。
患职业病的工伤员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在上述规范的基础上增发30%.
第二十四条 工伤员工伤残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和日子护理费等规范,由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会同同级财务部分依据统筹区域员工平均薪酬和日子费用改变等状况,当令提出调整计划,并寻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定见,报统筹区域人民政府同意后履行。
统筹区域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成果向社会发布。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实施承包经营,承包方属出产经营单位的,其员工发作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承包方担负;承包给个人的,个人及其雇工发作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发包方和承包方约好,没有约好的,由发包方担负。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从2005年1月1日起参与工伤保险。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按照国家有关规矩履行。
第二十八条 本方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04年1月1日至本方法实施之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矩,应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的,参照本方法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