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法律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民事) 案件的范围和时间有何限制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03 07:55
当事人在觉得自己的判定、裁决存在过错的时分,能够向原级人民法院或许上级人民法院请求再审,可是再审案子是有必定的约束的,而且需求当事人在必定的法令时刻内进行请求,超越时刻和规模法院是不会受理的,跟着听讼网小编一同看看吧。
法令对当事人请求再审(民事)案子的规模和时刻的约束规则
对已收效的免除婚姻关系的判定和依照催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账程序审理的案子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保持原判的案子,当事人不得请求再审。
当事人请求再审,应当在判定、裁决收效后二年内提出。此外,当事人请求再审不影响原判定、裁决的履行。
一、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修正的首要内容
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正首要触及七个方面的内容
1.恰当调整了请求再审统辖一概“上提一级”的规则。现行民事诉讼法于1991年4月9日通过,并于当日发布实施,依据1991年民事诉讼法规则,当事人对现已发作法令效力的判定、裁决以为有过错的,既能够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能够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实践中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多头申述,重复申述,法院重复检查。所以2007年修正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时,其间最重要的修正内容之一便是删去了当事人向原审人民法院请求再审的规则,保存了当事人能够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请求再审,清晰将请求再审统辖一概“上提一级”。“上提一级”代表大都申述人的希望,但也带来了上级法院任务量的巨大攀升,引发上级法院检查再审请求的质量危机等问题。考虑到“有的当事人不愿意到上一级法院请求再审,特别是地域跨度较大的边远地方省区这种状况更为杰出”。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进一步完善了请求再审统辖准则,规则了一方当事人人数很多或许两边当事人为公民的案子,也便是通称的两类案子,当事人能够向原审人民法院请求再审,也能够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请求再审。
2.细化了再审事由。再审事由关于请求再审案子来说含义特别,理由在于当事人只能以民诉法规则的再审事由提出民事再审请求,民诉法没有罗列的事由就不是我国民事法令承认的再审事由。原民诉法第179条第1款第2项规则了一项再审兜底事由,即对违背法定程序或许影响案子正确判定、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179条第1款第5项规则“对审理案子需求的依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搜集,书面请求人民法院查询搜集,人民法院未查询搜集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本次民诉法修正删除了统辖过错事由与程序性兜底事由,并将第5项事由中审理案子需求的依据限定为“首要”依据。从现在规则的再审事由与本来的再审事由相比较来看,本次民诉法的修正约束了一部分案子进入再审。别的本次修正还将本来的15项再审法定景象修订为13项,再审事由落列愈加精粹和清晰。
3.删除了决议再审的民事裁决书一概由院长署名的规则。依照2007年民诉法规则,请求再审应当向作出收效裁判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一级人民法院检查后可自己再审也能够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对案子进行再审。而当事人请求再审和查看院抗诉并不必定阐明原审过错。案子通过再审今后,存在改判景象也存在保持原裁判景象。修正前的民诉法第185条规则,发动再审的民事裁决书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因为再审裁判由合议庭署名,而以为有过错进入再审的民事裁决书则由院长署名,因而呈现了所谓“小法官改了大法官定见”的坏处。为了防止这一坏处呈现,本次民诉法修正删除了原民诉法第185条中“裁决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规则。
4.增加了查看监督的方法。本次修正一是增加了再检查看主张监督方法,查看机关能够选用抗诉、再检查看主张等方法,对民事诉讼进行监督。(具体规则详见民诉法209条)二是增加了查看监督规模,即查看院能够对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调解书予以监督;(具体规则详见民诉法208条)三是增加了监督手法,查看机关行使法令监督时能够查询核实依据。(具体规则详见民诉法210条)
5.建立“法院纠错先行、查看监督断后”形式,完善有限再审。本次修正前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请求再审次数、等级没有约束。本次民诉法修正后规则,当事人不服原审裁判的,应当首要向人民法院请求再审。人民法院处理完毕后,才干向查看机关请求查看主张或许抗诉。一同案子通过一次请求再审,一次请求查看监督后,不得再行申述。
6.缩短了请求再审的期限。2007年民诉法规则了“二年”外加“三个月”的请求再审期限。本次民诉法修正将请求再审期限调整为“六个月”外加“六个月”。
7.调整再审一概间断履行规则。修订前的民诉法规则发动再审一概间断原裁判履行。本次修正规则以间断履行为准则,不间断履行为破例。关于追索生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以及劳动报酬等景象的,能够不间断原判定、裁决、调解书的履行。
二、民事请求再审案子的立案受理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说(以下简称审监程序司法解说),结合民事诉讼法规则,当事人请求再审案子的受理条件首要有以下方面:
1.请求再审期限。关于依照一般再审事由请求再审的,请求再审期间由客观规范建立,自裁判发作法令效力次日起核算,为6个月。关于四类特别再审事由(即民诉法第200条榜首、三、十二、十三项规则的有新的依据,足以推翻原裁判的;原裁决确认现实的首要依据是假造的;据以作出原裁决的法令文书被吊销或许改变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子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四项景象),请求再审期间由片面规范建立,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许应当知道之日起6个月。
请求再审期间的性质为除斥期间,是指权力预订存续期间,是不变期间,不适用间断、中止、延伸的规则,一旦期间通过,当事人请求再审权力便当然消除。当事人请求再审日期应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之日为准,比方有的当事人提出请求后因为再审请求书书写不合格,应该写明的事项没有写明而要求其补正的,应以当事人提出再审请求之日为请求日,而不能以补正后再交来请求或许资料的日期作为请求日期。
2.具有民事诉讼法规则的再审事由。当事人以为发作法令效力的裁判有过错的,请求再审时,应当指明其再审请求具有民事诉讼法第200条所列明的一项或多项再审事由。
3.请求再审的统辖。请求再审的统辖分两类案子的统辖和非两类案子的统辖。关于两类案子,当事人能够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请求再审,也能够向原审人民法院请求再审;而非两类案子,当事人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请求再审。因而两类案子的确认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民诉法规则两类案子是指当事人一方人数很多的案子及当事人两边为公民的案子。省高级法院民事再审检查作业若干实务问题(二)对怎么了解两类案子作出了规则。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为你介绍的法令知识,对已收效的免除婚姻关系的判定和依照催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账程序审理的案子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保持原判的案子,当事人不得请求再审。当事人请求再审,应当在判定、裁决收效后二年内提出。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
评论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