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04 05:13
在实践中,咱们许多人或许都会接触到有关中止履行详细行政行为应该满意什么条件的这类的问题,可是由于咱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许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诉讼期间,不中止详细行政行为的履行。
但由下列景象之一的,中止详细行政行为的履行
(1)被告以为需求中止履行的.
(2)原告请求中止履行,人民法院以为该详细行政行为的履行会形成难以补偿的丢失,
而且中止履行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判决中止履行的.
(3)法令、法规规则中止履行的.
关于申述与被诉详细行政行为的联系,我国行政诉讼法选用的是申述不中止履行的准则。详细行政行为不因申述而中止履行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需求,行政机关代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因相对人提申述讼而中止履行其详细行政行为会给社会公共利益形成丢失。但有下列景象之一可中止详细行政行为的履行:(1)被告以为需求中止履行的;(2)原告请求中止履行,人民法院以为该详细行政行为的履行会形成难以补偿的丢失,而且中止履行不危害公共利益,判决中止履行的;(3)法令、法规规则需求中止履行的。申述不中止履行的准则只适用于行政机关有强制履行权的状况,不适用于行政机关有必要请求人民法院强制履行的状况。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则,中止详细行政行为履行的法定景象有以下几种:
1、被告以为需求中止履行的
内行政诉讼中,被告便是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不服详细行政行为诉至人民法院后,行政主体发现自己作出的详细行政行为的确违法,假如履行下去,既或许侵略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或许导致行政补偿,因此决议中止详细行政行为的履行。行政主体以为需求中止履行的,在实践中,一般是行政主体自行中止,不需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2、原告请求中止履行,人民法院以为详细行政行为的履行会形成难以补偿的丢失,而且中止履行不危害公共利益的,可判决中止履行。人民法院判决中止履行,有必要一起具有三个条件:一是原告提出中止履行详细行政行为的请求;二是人民法院以为不中止被诉的详细行政行为的履行会形成难以补偿的丢失;三是中止履行详细行政行为不会危害公共利益。
3、法令、法规规则中止履行的
法令、法规规则内行政诉讼中详细行政行为应当中止履行的,行政主体有必要中止履行。如行政主体不中止履行,相对人提出请求,人民法院能够判决中止履行,如治安管理处分法令第40条规则:“被判决拘留的人或许他的家族能够找到担保人或许案规则交纳保证金的,在申述和诉讼期间,原判决暂缓履行。”假如公安机关在这种状况下不中止履行,人民法院能够依据请求人的请求,判决中止履行。
假如您状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供给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令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