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行政监察的对象范围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02 06:35行政督查是一种监督查看行为吗,也是督查功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作业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录用的其他人员的行政活动及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查看活动。那么怎么确认行政督查的目标规模呢?接下因由听讼网的小编为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欢迎我们阅览!
一、行政督查目标的规模
行政督查目标,是指法令、行政法规规则的督查机关所督查的安排和个人。原《行政督查法》及施行法令规则行政督查目标的规模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事员和国家行政机关录用的其他人员”,“国家行政机关和法令、法规授权的具有处理公共事务功能的安排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托付的安排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作业人员。”2010年6月修订的《行政督查法》第二条、第五十条规则督查目标包含四个部分:
一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事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事员法>施行方案》规则,下列机关列入公事员法施行规模: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审判机关、各级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
二是国家行政机关录用的其他人员(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以托付、差遣等方式录用的人员);
三是法令、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处理功能的安排及其从事公事的人员;
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托付从事公共事务处理活动的安排及其从事公事的人员。
由此可见,现行《行政督查法》对督查目标的区别规范由“身份论”变更到“从事公事论”,除了行政机关公事员,其他督查目标要看行为人是否依法从事公事活动,而不管行为人是作业人员仍是工勤人员,是在编仍是借调、聘任,只要是从事公事活动的,就归于行政督查目标。比方交通协管员,还有暂时聘任的城管法令人员,只要是从事公事活动,就归于行政督查目标。
底层咨询案子:王某,某行政法令机关的工人,该行政法令机关归于参照公事员处理的事业单位,依法具有公共事务处理功能。2005年,王某通过本省行政法令资格考试并获得行政法令证件,从事城管法令作业。2005年起王某使用职务便当,同其他搭档违规向个别商户推销塑料外包装袋,2010年4月案发,获利6万多元。
本案假如依照1997年的《行政督查法》,王某不归于行政督查目标,但假如此行为继续发作至2010年6月新修订的《行政督查法》收效今后,则归于行政督查目标,督查机关有权做出行政处置。实践中,假如其行为情节严重督查机关可主张王某单位依照《劳动法》免除其劳动合同。
二、关于后三类行政督查目标违纪处理方法
(一)行政机关录用的企事业单位作业人员违纪行为。关于企事业单位作业人员的处理有两种景象:一是关于非行政机关录用的作业人员,因为不是督查目标,仅仅企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处理问题,不存在督查部分进行处置的问题,可依据中共中心安排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督查部发布2012年9月施行的《事业单位作业人员处置暂行规则》和企业单位人事处理有关规则处理。二是关于行政机关录用的事业单位作业人员,归于行政督查目标,给予政纪处置依据《事业单位作业人员处置暂行规则》来履行。关于行政机关录用的企业单位作业人员,归于行政督查目标,给予政纪处置依据《督查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企业中由行政机关录用的人员参照<行政机关公事员处置法令>的告诉》履行。
(二)法令、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处理功能的安排及其从事公事的人员。这类主体主要是法令类事业单位,法令法规授权具有处理公共事务的事业单位,如海事局,其公共事务处理的功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安全处理法令》规则:“国务院交通主管部分主管全国内河交通安全处理作业。国家海事处理机构在国务院交通主管部分领导下,担任全国内河交通安全监督处理作业。”市运送处理处(市机动车辆驾驶员训练处理处、市机动车修理处理处、市运政稽查办等),其公共事务处理的功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路途运送法令》规则:“县级以上路途运送处理机构担任详细的施行路途运送处理作业。”除了国家公布的法令和部分规则外,如:环境督查大队的处理功能是由各省有关路途运送方面的当地性法规授权。
对上述法令、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处理功能的事业单位中经同意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事员法》处理的作业人员给予处置,参照《行政机关公事员处置法令》的有关规则处理。法令、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处理功能的事业单位中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事员法》处理的作业人员,依据《事业单位作业人员处置暂行规则》。
(三)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托付从事公共事务处理活动的安排及其从事公事的人员。关于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托付从事公共事务处理活动的事业单位作业人员给予处置,其归于行政督查目标,依照《事业单位作业人员处置暂行规则》处理。
关于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办事处录用的人员是否归于行政督查目标?
事例:陈某系中共党员,1998年5月至2003年3月任区某卫生院院长,由区街道办事处录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地各级人民代表和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安排法》第六十八条“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通过上一级人民政府同意,能够建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的规则,街道办事处是国家一级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在其辖区内能够依照规则权限和程序行使国家行政处理权,人员归于督查目标,其录用的人员也归于行政督查目标。
事例:某村村委会4名干部(其中有2名党员)合伙以虚伪的手法骗得县财务拨付的教育工程建造款8万元,并进行了私分,每人分得2万元。
乡民委员会是乡民自我处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底层群众性自治安排,村委会的成员包含村支书不归于行政督查目标。本案中县财务拨付教育工程建造款给村里,村委会具有受政府托付从事公共事务处理活动的功能,为此在此期间发作违纪行为时村委会干部归于督查目标,督查机关有权给予行政处置。值得注意的是村委会干部在上述情况下归于督查目标,督查机关能够受理其违纪违法行为的指控、检举,并进行查询,但关于特别的督查目标,督查机关要区别处理。《乡民委员会安排法》规则:“乡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安排或个人不得指定、派遣或许调换乡民委员会成员”。关于上述人员,督查机关查询后应提出建造,主张相关安排依照《乡民委员会安排法》规则程序处理。
三、几类非行政督查目标及违纪处理方法
《公事员规模规则》第十一条规则:“下列人员人事联系地点部分和单位不归于本规则第三条所列机关的,不列入公事员规模:
(一)中国共产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纪律查看委员会委员;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成员;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调会议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
(四)各民主党派中心和当地各级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成员和专门委员会成员。
上述人员是否归于行政督查目标,由其地点单位的性质决议。假如归于行政机关录用的人员,归于督查目标,可由行政联系地点单位或许督查机关给予行政处置。”
中办发[2005]10号文件《纪检督查机关查办“七类案子”处理程序及其文书款式》确认了对担任人大政协职务的人员处理程序,对查办的违纪党员政协机关自行录用职务的,在给予党纪处置的一起,需求主张给予行政处置的,与党纪处置的定见或决议一并由纪委常委会讨论决议,党纪处置由纪委按规则处理,行政处置主张向本级政协机关党组提出,由政协机关按干部处理权限和处理程序处理。
四、原为行政督查目标、现已不具备行政督查目标身份的人员的违纪处理方法
一是原为行政督查目标,因退休不再具有行政督查目标身份的,对其在具有行政督查目标身份期间施行的违纪行为,可由行政督查机关查询,查询完毕后按人社部发[2010]59号《关于公事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告诉》等有关规则处理。
二是原为行政督查目标,因调任人大、政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关企事业单位等其他单位,不再具有行政督查目标身份的,对其在具有行政督查目标期间施行的违纪行为,可先由督查机关查询,查询完毕后按《公事员法》、《纪检督查机关查办的“七类案子”处理程序及其文书款式》以及被查询人现地点单位的有关规则,交相关部分详细处理。
三是原为行政督查目标,现已辞去公职的,对其在具有行政督查目标身份期间施行的违纪行为,督查机关不能对其立案,可将查询核实的违法违纪问题、头绪等移送司法机关或行政法令机关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