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04 05:50

近年来,跟着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不断推动,乡村殷实劳作力加速向城市搬运,越来越多的农人进城务工,形成了巨大的农人工集体,现在全国的农人工数量在2亿人以上。但我国是城乡切割的二元社会结构,规划巨大的农人工集体被扫除在乡镇养老保证系统之外,成为不受维护的“边缘人”。
怎么处理农人工养老保险问题,是当时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
一、树立农人工养老保险准则的含义假如农人工晚年日子没有保证,必然影响绝大多数乡村家庭的日子,影响整个乡村的安稳。因而,树立科学合理的农人工养老保险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含义。
(一)树立农人工养老保险准则,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造。构建和谐社会,其间很重要的一条便是要促进社会公正正义,保证整体公民都能相等地享用各项权力。农人工与乡镇职工相同从事非农产业劳作,也应该享有相等的工资收入、社会保证等权力。农人工假如被排挤在养老保险系统之外,陷入困境时或许会采纳违法行为以取得根本日子所需,给社会治安带来危险。因而,将农人工归入养老保险系统,能够更好地完成社会公正,保证弱势集体的合法权益。
(二)树立农人工养老保险准则,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显着加速,2006年城市化率到达43.9%,依照钱纳里等人的规范开展形式,人均GDP1500美元对应的城市化率应在60%左右,而我国2006年人均GDP已超越2000美元,因而,相对于工业化开展水平,城市化依然滞后。而进步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办法之一,便是招引人口。因而,树立面向农人工的养老保险准则,能够消除广阔农人工的后顾之虑,真实把农人工吸纳到城市傍边。
(三)树立农人工养老保险准则,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开展。我国人多地少,犁地资源十分严重。据国土资源部计算,我国现有犁地18.27亿亩,人均犁地1.39亩,不到国际人均水平的40%。而我国却有9.4亿的乡村户籍人口,过多的乡村劳作力会排挤本钱和技能对农业的投入,农人收入也就无法添加。假如农人工不能在乡镇取得养老保证,就只能依托土地保持日子。因而,只要树立农人工养老保险准则,彻底改变土地养老形式,才干促进农人工逐渐抛弃土地,促进土地的规划经营,进步农业现代化开展水平。
二、农人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农人工养老保险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重视,许多地方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农人工的养老保险情况却不尽人意。
(一)参保率低。尽管各地对农人工参与养老保险作出了一些准则规则,但由于缺少有用的监督制约机制,企业想方设法躲避交纳养老保险费的职责。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部计算,截止2008年末,全国参与根本养老保险的农人工只要2416万人,农人工的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7%。这意味着,在全国2亿多的农人工中,只要17%左右的人有或许享用到“老有所养”的保证。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