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再审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09 11:33
所谓再审便是人民法院根据法令的规则,为了纠正现已发作法令效力的判定或许裁决中的过错,依照上级人民法院的指令或许本院审判委员会的决议,或许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或许是人民法院检查当事人的恳求以为契合法令规则的条件,对现已发作法令效力的案子再次进行审理。再审一般由原审人民法院进行。
弥补内容:
再审注意事项
1、当事人不服高级人民法院现已发作法令效力的一审、二审民事判定、裁决、调停书,能够向最高人民法院恳求再审。
当事人一方人数很多或许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子,能够向原高级人民法院恳求再审;向最高人民法院恳求再审的,应当经过原高级人民法院提交恳求再审资料。
2、恳求再审的当事人为再审恳求人,其对方当事人为被恳求人。
3、恳求再审的民事判定、裁决、调停书应当归于法令和司法解释答应恳求再审的收效法令文书。
4、恳求再审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罗列的事由提出;对收效调停书恳求再审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则提出。
再审恳求人恳求再审应不超越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所规则的恳求再审期限。
5、再审恳求人应当提交再审恳求书一式两份,并依照被恳求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人数提交再审恳求书副本。
6、再审恳求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再审恳求人、被恳求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应列明名字、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工作(或工作单位及职务)、居处及有用联络电话(包含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邮递地址;当事人是法人或许其他安排的,应列明称号、居处和法定代表人或许首要负责人的名字、职务及有用联络电话(包含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邮递地址;
(2)作出判定、裁决、调停书的人民法院称号,判定、裁决、调停文书案号;
(3)详细的再审恳求;
(4)恳求再审所根据的法定景象(须列明所根据的民事诉讼法的详细条、款、项)及详细现实、理由;
(5)向最高人民法院恳求再审的清晰表述;
(6)再审恳求人的签名或许盖章,并写明提交法院的日期。
7、再审恳求人除应提交契合前条规则的再审恳求书外,还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1)再审恳求人是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再审恳求人是法人或其他安排的,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安排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首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安排托付别人代为恳求的,应提交有其签字或盖章的授权托付书。其间托付代理人是律师的,还应一起提交律师事务所函和律师执业证复印件;托付代理人是底层法令服务工作者的,应提交法令服务所函和法令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复印件;托付代理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的,应一起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托付代理人是当事人地点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引荐的公民的,应提交相关部分的证明信件及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以上人员均应写明电话等便于联络的相关信息。
(2)恳求再审的判定、裁决、调停书原件,或许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判定、裁决、调停书系二审裁判的,应一起提交一审裁判文书原件,或许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3)在原审诉讼过程中提交的首要根据复印件;
(4)支撑恳求再审所根据的法定景象和再审恳求的根据资料。
(5)再审恳求人对收效已超越六个月的裁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则恳求再审的,应供给相应根据资料。
提交以上(1)至(5)资料均为一式一份。
8、再审恳求人提交再审恳求书等资料应运用A4型纸,一起应当附与书面资料内容共同的、可修改的一审、二审裁判文书和再审恳求书的电子文档(以2003版word格局刻录成光盘)。并填写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恳求再审诉讼资料收取清单和送达地址确认书及是否赞同选用电子邮件方法送达诉讼文书的确认书。
9、再审恳求人提交的再审恳求书等资料不契合上述要求,或许有人身攻击等内容,或许引起矛盾激化的,应当依上述各项要求进行弥补或改正。
此外,再审恳求人还需供给被恳求人和其他各方当事人的法令文书送达地址和有用联络方法。
弥补内容:
再审注意事项
1、当事人不服高级人民法院现已发作法令效力的一审、二审民事判定、裁决、调停书,能够向最高人民法院恳求再审。
当事人一方人数很多或许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子,能够向原高级人民法院恳求再审;向最高人民法院恳求再审的,应当经过原高级人民法院提交恳求再审资料。
2、恳求再审的当事人为再审恳求人,其对方当事人为被恳求人。
3、恳求再审的民事判定、裁决、调停书应当归于法令和司法解释答应恳求再审的收效法令文书。
4、恳求再审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罗列的事由提出;对收效调停书恳求再审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则提出。
再审恳求人恳求再审应不超越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所规则的恳求再审期限。
5、再审恳求人应当提交再审恳求书一式两份,并依照被恳求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人数提交再审恳求书副本。
6、再审恳求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再审恳求人、被恳求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应列明名字、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工作(或工作单位及职务)、居处及有用联络电话(包含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邮递地址;当事人是法人或许其他安排的,应列明称号、居处和法定代表人或许首要负责人的名字、职务及有用联络电话(包含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邮递地址;
(2)作出判定、裁决、调停书的人民法院称号,判定、裁决、调停文书案号;
(3)详细的再审恳求;
(4)恳求再审所根据的法定景象(须列明所根据的民事诉讼法的详细条、款、项)及详细现实、理由;
(5)向最高人民法院恳求再审的清晰表述;
(6)再审恳求人的签名或许盖章,并写明提交法院的日期。
7、再审恳求人除应提交契合前条规则的再审恳求书外,还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1)再审恳求人是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再审恳求人是法人或其他安排的,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安排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首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安排托付别人代为恳求的,应提交有其签字或盖章的授权托付书。其间托付代理人是律师的,还应一起提交律师事务所函和律师执业证复印件;托付代理人是底层法令服务工作者的,应提交法令服务所函和法令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复印件;托付代理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的,应一起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托付代理人是当事人地点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引荐的公民的,应提交相关部分的证明信件及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以上人员均应写明电话等便于联络的相关信息。
(2)恳求再审的判定、裁决、调停书原件,或许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判定、裁决、调停书系二审裁判的,应一起提交一审裁判文书原件,或许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3)在原审诉讼过程中提交的首要根据复印件;
(4)支撑恳求再审所根据的法定景象和再审恳求的根据资料。
(5)再审恳求人对收效已超越六个月的裁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则恳求再审的,应供给相应根据资料。
提交以上(1)至(5)资料均为一式一份。
8、再审恳求人提交再审恳求书等资料应运用A4型纸,一起应当附与书面资料内容共同的、可修改的一审、二审裁判文书和再审恳求书的电子文档(以2003版word格局刻录成光盘)。并填写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恳求再审诉讼资料收取清单和送达地址确认书及是否赞同选用电子邮件方法送达诉讼文书的确认书。
9、再审恳求人提交的再审恳求书等资料不契合上述要求,或许有人身攻击等内容,或许引起矛盾激化的,应当依上述各项要求进行弥补或改正。
此外,再审恳求人还需供给被恳求人和其他各方当事人的法令文书送达地址和有用联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