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风险研究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20 11:21

在经济全球化布景下,向世界进军以并购的手法进行海外扩张正成为我国企业本钱运营的重要手法。早在2002年,中海油就斥资12亿美元收买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两块石油天然气田;2004年12月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买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一举跻身世界三大PC厂商;2005年7月,我国华能集团公司以2942.3万澳元的价格收买了澳大利亚蒙托煤矿25.5%的股权;而最近我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又将这一趋势面向一个高潮,阿里巴巴收买了yahoo我国的悉数事务。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大潮可谓如火如荼。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剖析
(一)绕过贸易壁垒
跨国并购避开了国外知识产权维护壁垒,快速进入战略性职业。近年来,跟着各国关税的遍及下降,贸易维护主义有所昂首,寻求合法而隐秘的维护东西的国家越来越多,他们为企业出口设置重重障碍,方式表现为:一是进口配额约束,比方欧盟给予我国彩电企业40万的进口配额;二是反倾销查询。世界反倾销案子数量正呈螺旋式上升趋势,作为WTO新成员和出口大国的我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不久前,继欧盟之后,美国又挥起反倾销大棒,对我国彩电征收高达20%~25%的反倾销税,使企业出口本钱大为添加,产品价格毫无优势,简直退出美国商场。对这些贸易壁垒办法,我国企业为扩展国外商场,特别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商场不得不经过并购或直接投资绕开贸易壁垒。比方TCL收买施耐德电子、海尔收买意大利一冰箱厂,这些并购都使企业出产当地化,然后安身东道国,绕开关税非关税壁垒,一起也经过吞并削减商场竞争对手。
(二)获取战略性资源
我国经济飞速开展,国内有限的资源难以满意经济快速开展的需求,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初级形状的资源出口采纳约束方针,对石油等矿产资源的需求使海外投资成为我国企业使用国外资源的必然选择。中海油与中石油的几次大的跨国并购行为较为有目共睹。前者经过收买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5大油田的部分股权和收买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获得了数千万吨原油地质储量;后者于2005年10月耗资41.8亿美元成功收买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此举意味着中石油将具有PK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12个油田的权益,得到了已证明的和或许的5.5亿桶石油储量,缓解了国内对石油需求的紧张局势。
(三)提高技术创新才能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