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价格欺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22 03:38
在咱们日子中,市民在一些购物过程中,分明发现商场的标价方法有诈骗之嫌,可是投诉了,商家只能是改正,很难得到处分,由于没有发生买卖行为。经营者运用虚伪的或许使人误解的标价方法或许价格手法,诈骗、诱导顾客或许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买卖的行为,是指该行为不管是否构成买卖成果均构成价格诈骗行为。那么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办理内容是什么?下面就让听讼网小编为我们解说。
构成行为
价格诈骗的13种行为
国家计委出台《制止价格诈骗行为的规则》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确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诈骗行为: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规范、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许服务的项目、收费规范等有关内容与实践不符,并以此为手法拐骗顾客或许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产品或许服务,在同一买卖场所一起运用两种标价签或许价目表,以贱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运用诈骗性或许误导性的言语、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别人与其买卖的。
4、标明的商场最贱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明无依据或许无从比较的。
5、降价出售所标明的扣头产品或许服务,其扣头起伏与实践不符的。
6、出售处理产品时,不标明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纳价外奉送方法出售产品和供给服务时,不照实标明奉送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许奉送物品为假劣产品的。
8、收买、出售产品和供给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明或许迷糊标明附加条件的。
9、虚拟原价,虚拟降价原因,虚伪优惠折价,谎报降价或许即将涨价,拐骗别人购买的。
10、收买、出售产品和供给服务前有价格许诺,不实施或许不完全实施的。
11、谎报收买、出售价格高于或许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买、出售价格,拐骗顾客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买卖的。
12、采纳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缺少数量等手法,使数量或许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13、对实施商场调节价的产品和服务价格,谎报为政府定价或许政府指导价的。
表现方法
价格诈骗的10种表现方法
依据国家计委在各地在制止价格诈骗商场查看发现的价格诈骗行为,主要有以下10种表现方法:
1、虚伪标价:如某饭馆餐饮部在产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伪标价误导顾客。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产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践产地是广东省。
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选用两套标价簿诈骗顾客。在顾客点菜时供给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在结算时即发现其间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供给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
3、含糊标价: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出售某品牌洗衣机误导性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实践该类型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扬,实践却按48元结算。当顾客责问何为“特价”时,该酒店谎报每天前三位顾客才干享用“特价”。
4、浮夸标价:如某家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贱价”、“一切产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扬。而实践其家电产品价格大都高于其他商家,误导顾客购买。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明显方位标明“消费各类手机全市最贱价”。而实践该店所称“全市最贱价”不只无依据,并且也无从比较。
5、虚伪折价:如某商铺以“全场2折”的文字进行价格宣扬,但顾客发现全场上百种产品中,只要2种产品按2折出售。再如某服装商铺用公告牌向顾客引荐某品牌服装全场8.5折,但顾客购买该品牌貂领大衣,原价为1998元,打8.5折出售价应1698.3元,而实践标价为1798元。宽松毛大衣原价为1080元,折8.5折出售价应918元,而实践标价1030元。
6、含糊赠售:如某餐饮公司在经营场所打出“肥牛午市买一送一,晚市买二送一”的条幅,但未标明赠送产品的品名和数量。在顾客消费了一斤肥牛后,仅赠送价值较低的一碟羊肉。再如某粮店标明买五升某品牌食用调和油赠一,未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实践给顾客的仅是一小袋花生米。
7、荫蔽价格附加条件:如某百货公司采纳“购物返A、B券”的手法促销,其间A券可当现金运用,而没有事前奉告顾客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才干运用,误导顾客在店内循环消费。
8、虚拟原价:如某商场出售皮夹子,运用降价标价签标明原价158元,现价98元。不能供给原价的买卖收据。再如某百货商场降价出售某品牌服装,虚拟原价3500元,现价190元,不能供给此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买卖场所成交的原价买卖收据。
9、不实施价格许诺:如某超市向顾客许诺在2009年1月12日至1月15日期间,凡购买某品牌清洁抹布实施买三送一,而实践顾客购买后并未取得赠送。出售某品牌酸奶,向顾客许诺:凡购买5杯125克装酸奶,实施“特惠家庭装优惠20%”。原价6.2元,优惠后价格应是4.96元,但顾客结算时仍以原价结算。
10、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如某机电产品商铺将因有质量问题而返修的某品牌电冰箱按正品价格出售,质量与价格不符。再如某商铺出售价格3元的袋装白糖,标明每袋分量1000克,而实践每袋分量 仅有750克,数量与价格不符。
法律责任
价格诈骗行为的法律责任
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分规则》[1] 第七条规则,对经营者的价格诈骗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许由工商行政办理机关撤消营业执照。”
而这次却约束了“7日”的时刻约束,能有用避免商家暗箱操作,由于在查看时商家有必要供给有用的实在的买卖数据。了解更多法律知识请上听讼网进行专业咨询。
构成行为
价格诈骗的13种行为
国家计委出台《制止价格诈骗行为的规则》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确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诈骗行为: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规范、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许服务的项目、收费规范等有关内容与实践不符,并以此为手法拐骗顾客或许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产品或许服务,在同一买卖场所一起运用两种标价签或许价目表,以贱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运用诈骗性或许误导性的言语、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别人与其买卖的。
4、标明的商场最贱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明无依据或许无从比较的。
5、降价出售所标明的扣头产品或许服务,其扣头起伏与实践不符的。
6、出售处理产品时,不标明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纳价外奉送方法出售产品和供给服务时,不照实标明奉送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许奉送物品为假劣产品的。
8、收买、出售产品和供给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明或许迷糊标明附加条件的。
9、虚拟原价,虚拟降价原因,虚伪优惠折价,谎报降价或许即将涨价,拐骗别人购买的。
10、收买、出售产品和供给服务前有价格许诺,不实施或许不完全实施的。
11、谎报收买、出售价格高于或许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买、出售价格,拐骗顾客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买卖的。
12、采纳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缺少数量等手法,使数量或许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13、对实施商场调节价的产品和服务价格,谎报为政府定价或许政府指导价的。
表现方法
价格诈骗的10种表现方法
依据国家计委在各地在制止价格诈骗商场查看发现的价格诈骗行为,主要有以下10种表现方法:
1、虚伪标价:如某饭馆餐饮部在产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伪标价误导顾客。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产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践产地是广东省。
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选用两套标价簿诈骗顾客。在顾客点菜时供给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在结算时即发现其间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供给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
3、含糊标价: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出售某品牌洗衣机误导性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实践该类型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扬,实践却按48元结算。当顾客责问何为“特价”时,该酒店谎报每天前三位顾客才干享用“特价”。
4、浮夸标价:如某家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贱价”、“一切产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扬。而实践其家电产品价格大都高于其他商家,误导顾客购买。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明显方位标明“消费各类手机全市最贱价”。而实践该店所称“全市最贱价”不只无依据,并且也无从比较。
5、虚伪折价:如某商铺以“全场2折”的文字进行价格宣扬,但顾客发现全场上百种产品中,只要2种产品按2折出售。再如某服装商铺用公告牌向顾客引荐某品牌服装全场8.5折,但顾客购买该品牌貂领大衣,原价为1998元,打8.5折出售价应1698.3元,而实践标价为1798元。宽松毛大衣原价为1080元,折8.5折出售价应918元,而实践标价1030元。
6、含糊赠售:如某餐饮公司在经营场所打出“肥牛午市买一送一,晚市买二送一”的条幅,但未标明赠送产品的品名和数量。在顾客消费了一斤肥牛后,仅赠送价值较低的一碟羊肉。再如某粮店标明买五升某品牌食用调和油赠一,未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实践给顾客的仅是一小袋花生米。
7、荫蔽价格附加条件:如某百货公司采纳“购物返A、B券”的手法促销,其间A券可当现金运用,而没有事前奉告顾客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才干运用,误导顾客在店内循环消费。
8、虚拟原价:如某商场出售皮夹子,运用降价标价签标明原价158元,现价98元。不能供给原价的买卖收据。再如某百货商场降价出售某品牌服装,虚拟原价3500元,现价190元,不能供给此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买卖场所成交的原价买卖收据。
9、不实施价格许诺:如某超市向顾客许诺在2009年1月12日至1月15日期间,凡购买某品牌清洁抹布实施买三送一,而实践顾客购买后并未取得赠送。出售某品牌酸奶,向顾客许诺:凡购买5杯125克装酸奶,实施“特惠家庭装优惠20%”。原价6.2元,优惠后价格应是4.96元,但顾客结算时仍以原价结算。
10、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如某机电产品商铺将因有质量问题而返修的某品牌电冰箱按正品价格出售,质量与价格不符。再如某商铺出售价格3元的袋装白糖,标明每袋分量1000克,而实践每袋分量 仅有750克,数量与价格不符。
法律责任
价格诈骗行为的法律责任
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分规则》[1] 第七条规则,对经营者的价格诈骗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许由工商行政办理机关撤消营业执照。”
而这次却约束了“7日”的时刻约束,能有用避免商家暗箱操作,由于在查看时商家有必要供给有用的实在的买卖数据。了解更多法律知识请上听讼网进行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