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桂世勋:关于改革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29 16:40

摘 要: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革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规则了可提前退休的条件,而在于未统筹处理好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制度变革与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变革、乡镇企业员工根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相互关系。讨论了国务院印发的《事业单位作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变革试点计划》在“妥善处理好变革前后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平稳联接”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对“中人”增发“过渡性退性补贴”的主张,并以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试点最好与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试点同步进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我国
温家宝总理于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作业报告》中,在谈到“推动社会保险制度变革”时,从前提出“探究事业单位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变革。” 不久国务院决议了在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重庆市先期展开事业单位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变革试点。但是为什么他在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作业报告》中,却只字未提 “探究事业单位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变革”,没有把这项作业列入2009年中央政府“加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呢?本文侧重剖析当时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革试点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讨论《事业单位作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变革试点计划》未处理的深层次问题,提出搞好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对策主张。
一、 事业单位的界定及其养老保险变革试点
引发“提前退休”热议的原因地点
(一) 我国事业单位的界定
1952年,在《政务院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集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作业人员实施公费医疗防备的指示》中,就已清晰使用了“事业单位”概念。我国的事业单位,依照1958年4月劳动部发布试行的《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暂行规则实施细则(草案)》的界定,是指 “包含由国家预算的事业费开支的农业、林业、水利、地质、气候、测绘、文明、教育、卫生、科学研究等单位。”2004年6月,国务院在修订发布的《事业单位挂号办理暂行法令》(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发布,并依据2004年6月27日《国务院关于修正<事业单位挂号办理暂行法令>的决议》修订)中,依据当时我国事业单位构成的杂乱情况和分类变革后的要求,又清晰规则“本法令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意图,由国家机关举行或许其他安排使用国有资产举行的,从事教育、科技、文明、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安排。”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