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抗税罪解析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08 06:04
抗税罪
一、概念
抗税罪,是指负有交税责任或许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责任的个人或许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成心违背税收法规,以暴力、要挟办法拒不缴交税款的行为。
二、《刑法》条文
第二百零二条以暴力、要挟办法拒不缴交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第二百一十二条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五条规则之罪,被判处罚金、没收产业的,在履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得的出口退税款。
三、立案规范
以暴力、要挟办法拒不缴交税款的,应予追诉。
四、违法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略的客体是杂乱客体,既侵略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又因为选用暴力、要挟办法抵抗交纳应交税款,必定一起侵略履行交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其违法目标,包含依法应交纳的税款及依法交税的税务人员。这儿的税款是除关税以外的国内税收。这是的税务人员也限于依法征收国内税的工作人员。这是抗税罪差异于走私罪、波折公事罪和其他违法的重要标志。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税收法规,以暴力、要挟办法拒不缴交税款的行为。
1、抗税罪表现为违背税收法规的行为。税收法规主要指《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令、法规。假如行为没有违背税收法规则不能构成抗税罪。如没有交税责任的个人用暴力阻止税务人员交税,尽管客观上使别人得以拒不缴交税款,但其行为违背的不是税收法规,不能以抗税罪沦处。
2、抗税罪表现为以暴力、要挟办法拒不缴交税款的行为。这是抗税罪与偷税罪的底子差异。
所谓暴力,是指违法分子对别人身体施行突击或许运用其他强暴手法,如殴伤、损伤、绑缚、禁锢等足以危及别人人身安全的行为;
所谓钳制,里指违法分子对别人进行要挟、威吓,到达精力上的强制、使别人不能抵抗的手法。如手持凶器威吓,扬言行凶报复、揭露隐私、破坏声誉、加害亲属等相要挟,依据本条,只需行为人施行了以暴力、要挟办法拒不缴交税款的行为就能够构成抗税罪、而不需要到达情节严重的程度,当然,依据本法第13条的规则,假如情节明显细微危害不大的则不认为是违法、假如行为人拒不缴交税款的行为不是以上述暴力、要挟办法施行的,而是以比如不能成立的各种理由为托言进行抵抗或许仅仅消极地不缴交税款等,则不构本钱罪。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交税责任和扣缴税款责任的人,既包含个人、也包含单位,本条没有明确规则单位能够成为本罪的主体。
但从本条的立法精力以及抗税罪和偷税罪的联络来看、抗税罪的主体应与偷税罪的相同,既包含负有交税责任的自然人,也包含负有交税责任的单位。
单位犯本罪的,由其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承当刑事责任。
(四)片面要件
本罪在片面方面出于直接成心,表现为明知负有交税责任而成心抵抗缴交税款,而且经过运用暴力、要挟办法而揭露拒不缴交税款、不合法获利的意图。
假如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片面成心和不合法获利的意图,则不构成抗税罪。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