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离婚时如何处理好子女探望权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01 18:05
持续增长的离婚率使得探望权纠纷案件呈递加状况。离婚后怎么更好地与孩子共处,爸爸妈妈怎么更好地处理好子女的探望权,这不仅是一个社会论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今日听讼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探望权的相关常识,希望能帮到我们。
离婚时怎么处理好子女探望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育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力,另一方有帮忙的责任。行使探望权力的方法、时刻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间断探望的权力;间断的事由消失后,应当康复探望的权力。”
夫妻离婚后,爸爸妈妈子女联系仍然存在。不能由于没有直接抚育子女就掠夺其探望子女的权力。并且,孩子需求爸爸妈妈一起的爱,只要一方的爱是不完整的爱,另一方的探望能将因夫妻离婚对子女所形成的损伤大大削减。抚育子女一方应与另一方洽谈,答应对方在恰当的时刻会晤子女,并要为其会晤供给恰当的便当条件。至于会晤的次数、地址、会晤时刻的长短一般由两边洽谈,洽谈不成的,人民法院应根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学习日子的准则,对行使探望权的方法、次数、地址、交代等作出判定。
人民法院作出的收效的离婚判定中未触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独自提申述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当事人恳求对十周岁以上的末成年子女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应寻求未成年子女的定见,并结合其他实际情况作出判定。
直接抚育子女的男方或女方拒不履行有关探望权的收效判定或调解书,另一方恳求强制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对不履行责任的一方进行教育,责令其履行责任。经责令后仍不履行责任的,可采纳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另一方也能够申述恳求改变抚育联系。
关于子女不接受探望的,人民法院应做好恳求人的思想工作,待子女消除顾忌后再履行。制止对子女的人身进行强制履行。
探望权的间断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间断探望的权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主要是指不直接抚育子女的一方有下列景象:
(1)患有严峻精神病或没有治好的烈性感染性疾病的;
(2)对子女施行家庭暴力或优待子女的;
(3)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景象。
未成年子女、直接抚育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担负抚育、教育责任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间断探望权的恳求。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