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关于春节的古代史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25 23:28

我国阴历新年称为新年,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标志联合、兴隆一起对未来寄予新的期望的佳节。
据记载,我国人过新年已有4000多年的前史。新年不一起代有不同称号。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首脑”、“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向叫“元旦”或“元日”。
关于新年的来源多种说法,但其间为大众遍及承受的说法是,虞舜时期,舜即皇帝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六合,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便是阴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新年,新年过去也叫元旦,新年地点的这一月叫元月。我国历代新年的日期并不共同: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一致六国后规则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袭秦历。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本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步完善为咱们当今运用的阴历(即阴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新年白叟”。尔后我国一向沿袭夏历(阴历,又称阴历)编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假如对新年放假组织还有不清楚的当地能够咨询听讼网相关律师。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