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婚前财产约定纠纷怎么处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25 19:15
婚前产业约好胶葛 婚前产业约好胶葛
为表忠心,张先生在与未婚妻梁女士所做的婚前产业约好中助人为乐,将一套两居室住宅送与女方。没想到,历经5年,张先生不但未与对方结成婚,反倒被告上了法庭,女方要求张先生给付曾在约好中许诺的住宅。因为这是法院受理的首例因婚前产业约好引发的赠与胶葛,所以此案从一立案,即引起了多家媒体的重视。2003年12月2日,北京市宣武区法院对这起特别的赠与胶葛进行了揭露宣判,依法驳回了原告梁女士的诉讼恳求。
梁女士:“男方许诺赠与又翻悔,我打官司为维权”
本年54岁的梁女士称,她与张先生是朋友联系。座落在宣武区某小区的一套两居室系张先生名下私产。1998年1月,她与张先生签订了一份赠与协议,约好后者将上述房产赠与她,并在公证处进行了公证。但是张先生至今未向她交给赠与物,也未处理该房的产权过户手续。为此她特申述到法院要求张先生实行自己的许诺,并承当案子受理费。
张先生:“女方维权是假,运用婚姻骗财是真!”
54岁的张先生退休后在自家开了一个饮用水站。接到法院的传票后,他感到非常震动和意外。
11月21日,他来到了法院,在很多的媒体面前他咬文嚼字地辩称,自己与梁女士是1996年11月经过北京爱心相识服务中心介绍知道的,之后两人发展为恋人联系,还在一同共同生活了5年。这期间张先生曾多次提出成婚,但梁女士总是以各种托言搪塞。1997年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由梁女士的老友为两人处理了这份引发胶葛的婚前产业公证协议。事隔不久,张先生就被梁女士轰出了家门。尔后,梁女士运用张先生丢掉的龙卡私自取走了10.5万存款。但因为张先生没有根据,申述恳求被法院驳回。
法槌定音:该婚前产业约好无效
法院审理后以为,该公证协议是以协议两边处理挂号成婚手续作为公证本质要件存在的。其实在意思并非单纯赠与行为,而是以两边婚姻作为本质附加条件的含有赠与行为的婚前产业约好。因为两边当事人至今没有实行挂号成婚手续,致使该协议无法收效并实践实行。故梁女士的要求没有法律根据。据此,法院判定驳回了梁女士的诉讼恳求。
案后考虑:婚前产业约好带来的法律问题
婚前产业公证是近年来未婚配偶为避免两边 将来在离婚时因婚前产业问题发作胶葛而在两边成婚挂号前提早对婚前产业对的约好。这种公证方式特别是在再婚集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到底是社会的前进仍是无法之举,暂且不说。但它毕竟在必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离婚产业胶葛。但因此而引发婚前产业诉讼的,恐怕称的上是首例。究其原因仍是因为两边未清晰婚前产业约好与赠与的联系,导致这份及其不标准的公证发作一系列的缝隙。
笔者注意到法院对这起第一案判定中运用了“依照两边公证协议所运用的词句、有关条款及此次公证的意图、婚前产业约好的一般习气做法,推定该份公证的实在意思非单纯赠与行为”的词句,看来婚前产业约好的一般习气做法在这里也成为法官判案的一个参阅根据。不管怎么说,作为首例婚前产业公证引发的赠与第一案,法院没有拘泥于以往的方式,斗胆而决断地尝试用“协议的词句、意图乃至公民以往的一些习气做法”等许多要素作出了判定,这不能不说是法院司法的前进和愈加尊重社会人文明的一个详细表现。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