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05 18:57
法令知识讲座教师、同学们,你们好: 
今日,我想给咱们讲讲未成年人的权力、责任和“违法”“违法”的概念以及未成年人怎么加强自我防备认识。讲课之前,我要向咱们先介绍以下三个概念,即“未成年人”“少年”“青少年”。“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令上说它是以年纪的划分为规范的,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则,“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该法对未成年人的下限年纪未作出规则,也便是宣告对未成年人从一生下来就加以保护,举个比如,每个刚出生的婴儿都享有产业继承权。“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依照实际上的规则,少年与未成年人是同一个概念,仅仅叫法不同罢了。
“青少年”是一个抽象的、习惯性的称号,既包含成年人,又包含未成年人,它不是法令上的概念。因而,在日常日子中,当别人称你为未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时都不算错。但是在适用法令时,有必要清晰什么是未成年人,什么是少年,什么是青少年,这一点很重要,由于不同的称号意味着享有不同的权力和承当不同的责任。现在咱们在宣传媒体中经常听到未成年人要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力,实行自己的责任等等,那么未成年人到底有哪些权力和承当哪些责任呢?未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所享有的权力是适当广泛的。
具体来说,在我国未成年人的权力首要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权力,
二、人身权力,
三、受教育权力,
四、个人产业所有权
五、继承权,
六、社会经济权,
七、诉讼权力,
八、其他权力。
在这里,我给同学们着重讲一讲人身权和诉讼权力。人身权力能够分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给咱们讲讲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是根据自然人自身所固有的权力,包含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身份权是根据自然人之间的某种联系,某种事情或某种行为而发生的位置、资历等方面的权力,具体来说包含两个方面:
1、亲属权、抚育权和监护权,首要表有:
(1)未成年人有要求爸爸妈妈抚育的权力,爸爸妈妈不实行抚育责任时,未成年人有要求爸爸妈妈给付抚育费的权力,
(2)家庭中不受优待、不受遗弃的权力;
(3)有随父姓或随母姓的权力;
(4)无行为能力和约束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有得到监护的权力;
(5)爸爸妈妈离婚后,仍享有被两边所抚育和教育的权力。
2、知识产权,包含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专利权等。诉讼权力,包含
(1)起诉权
(2)不被公开审理的权力
(3)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法的案子,在讯问和审判时,能够告诉违法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参与
(4)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托付辩解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当法令援助责任的律师为其供给辩解。今后有时机,辅导同学们安排模仿法庭,这样你们对这项权力会有更深的了解。
接下来再给同学们讲一讲未成年人应承当的责任,它总共有六点:
(1)保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
(2)恪守宪法和法令,保存国家秘密,保护公共产业,恪守劳动纪律,恪守公共秩序,遵重社会公德的责任
(3)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责任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责任
(5)依法交税的责任
(6)受教育的责任。
以上所讲的便是未成年人所享有的权力和所应承当的责任。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