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可以申请再审的案外人范围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11 10:53
一般人们对案子的审理成果不满意,是能够请求再审的。可是大多数是要当事人请求,有时满意条件的案外人也能够请求案子再审。那么能够请求再审的案外人规模是怎样的呢?下面听讼网的小编就给我们介绍一下,期望对我们有所协助。
案外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案子的处理成果与其有法令上的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许其他安排。这个界说无法处理司法实践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危害案外人利益的景象,比如说夫妻将家庭共有产业作为夫妻共同产业进行切割而危害其他家庭成员的利益,因为法令和司法解释并没有对“案外人”的规模做一个详细的界定。对此持谨慎态度的人以为,只要在履行程序中有阻却履行标的物让与的权力的第三人才能够作为案外人请求再审;持乐观态度的人以为,只要是合法权益遭到收效裁判危害的第三人,不论该收效裁判是否处在履行阶段,在法定期限内该第三人均能够作为请求再审的案外人;还有人以为因为我国公益诉讼很单薄,即便收效的裁判、调解书没有危害第三人合法权益,但该第三人也能够公共利益、国家利益遭到危害为由请求再审。
因为法令法规还没有直接的规则,因此在该问题上现在只能根据法官的自在裁量。可是能够清晰的是一种特别的案外人,不得提起再审之诉,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判定收效后当事人将判定承认的债务转让债务人受让人对该判定不服提出再审请求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法释[2011]2号)中规则:“判定收效后当事人将判定承认的债务转让,债务受让人对该判定不服提出再审请求的,因其不具有请求再审人主体资格,人民法院应依法不予受理”。这是司法解释对案外人进行扫除的仅有规则。
案外人请求再审的约束
一般案外人请求再审是对法院判定、裁决、调解书确认的“履行标的物”享有物权,这种物权既能够是部分的,也能够是悉数的。此种案外人请求再审的时分,提出的事由无须与案子当事人请求再审相同,可是有必要契合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则的请求再审的景象。应当留意的一点是,假如收效判定、裁决、调解书仅仅程序性危害、给付不特定标的物、一般债务或行为的,案外人不得请求再审。而履行案外人请求再审是对“履行标的”建议权力。这是两种案外人请求再审最大的不同地点。
假如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听讼网的免费法令咨询,能够协助你回答疑问。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