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企业所得税的节税方法是什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20 03:17

企业所得税的节税办法大致有二:一是用好税收优惠方针,二是使用好节税技巧。
使用税收优惠方针节税,便是充沛使用国家的各项减免税方针,来下降企业交税本钱。例如,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减免税方针,假如你满意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就能够合法享用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假如你有几条没有满意——比方你的科研人员人数不行,那你就应调整人员结构,把科研人员的人数调整上去,到达国家规则的规范,仍然能够享用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优惠。
关于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方针,有些企业是“坐收渔利”的,那些优惠便是冲着他们去的(国家鼓舞开展的范畴),例如软件企业,国家明文规则鼓舞其开展,方针就把其锁定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规划。
有些企业是“靠边”的,例如一个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因为投入的科研经费没有到达方针规则的份额,够不上高新技术企业的规范,因而就也享用不到税收优惠。这就归于“靠边”的企业,也便是离国家方针的要求“差一点”。关于这样的企业,把“差一点”补上,比方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契合规则的份额,满意一切条件,就能够请求为高新技术企业,合法地享用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方针。
关于税收优惠方针,更多企业是“力所不及”,比方商品流转企业,你怎样靠,也靠不上高新技术企业,享用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减免税优惠。因为国家的税收方针,也不是什么都鼓舞的;还有一些税收方针是起约束效果的。
靠不上方针,咱们就使用节税技巧,相同能够减轻企业的交税本钱。
依据现在的税收方针,咱们以为企业所得税的节税思路也有二:一是进步税前费用扣除的核算基数,添加费用扣除数额;二是合法地添加无约束的费用,在税前扣除。浅显地说便是:要么进步收入(添加约束费用的扣除核算基数);要么加大费用(无约束费用)。这也是企业所得税最基本的节税思路。
企业所得税的节税技巧许多,咱们挑选“拆分安排结构”和“使用相关税收方针”这两招来解说,一是要阐释上述两个节税思路;二是想为企业介绍两个能发作马到成功节税效果的使用事例。
事例1:分设企业,添加所得税扣除限额,减轻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三条规则:企业发作的与出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事务款待费开销,依照发作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越当年出售(经营)收入的5‰。
第四十四条规则:企业发作的契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事务宣传费开销,不超越当年出售(经营)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越部分,准予在今后交税年度结转扣除。
费用扣除规则了限额,企业超支就要进行交税调整。以某企业的数据核算如下:
某出产企业某年度完成出售净收入20000万元,企业当年发作事务款待费160万元,发作广告费和事务宣传费3500万元。依据税收方针规则的扣除限额核算如下:
事务款待费超支:160-(160×60%)=64(万元)
广告费和事务宣传费超支:3500-20000×15%=500(万元)
超支部分应交纳企业所得税税额:(64 500)×25%=141(万元)
费用超支的原因是企业的收入“低”,假如收入基数进步了,那么费用的扣除额也就多了。问题是:企业没有那么大的商场份额,是无法靠商场出售立马进步收入的。在这个条件下的节税技巧便是:拆分企业的安排结构——也便是经过分设企业来添加扣除限额,然后添加税前的扣除费用,减轻企业所得税。
咱们可将企业的出售部别离离出去,建立一个独立核算的出售公司。企业出产的产品以18000万元卖给出售公司,出售公司再以20000万元对外出售。费用在两个公司分配:出产企业与出售公司的事务款待费各分80万元,广告费和事务宣传费别离为1500万元和2000万元。因为添加了独立核算的出售公司这样一个新的安排形式,也就添加了扣除限额;因最终对外出售仍是20000万元,没有增值,所以不会添加增值税的税负。
这样,在整个利益集团的赢利总额不变的情况下,事务款待费、广告费和事务宣传费别离以两家企业的出售收入为依据核算扣除限额,成果如下:
出产企业:
事务款待费的发作额为80万元,扣除限额=80×60%=48(万元)
超支:80-48=32(万元)
广告费和事务宣传费的发作额为1500万元,而扣除限额=18000×15%=2700(万元)
出产企业就款待费用大于扣除限额32万元,需做交税调整。
出售公司:
事务款待费的发作额为80万元,扣除限额=80×60%=48(万元)
超支:80-48=32(万元)
广告费和事务宣传费的发作额为2000万元,而扣除限额=20000×15%=3000(万元)
也是款待费用超支32万元,需做交税调整。
两个企业调增应交税所得额64万元(32 32),应交税额为:64×25%=16(万元)
两个企业比一个企业节省企业所得税125万元(141-16)。
需求留意的是,事例中的生意价格会影响两个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即出产企业以多少价款把产品卖给出售公司,才干确保两个企业都不亏本?假如一方亏本一方盈余,那亏本一方的亏本额就发作不了抵税效果,盈余的一方则有必要多交企业所得税。所以,生意价格一定要细心核算,避免发作不必要的丢失。
假如出产企业和出售公司是相关企业,那么在确认生意价格时,也要留意相关生意的约束规则,避免在遭到税务机关稽察时说不清楚。但在实务中,产品大都有批发价和零售价,而且还能够依据批量巨细,确认不同的批发价。所以,出产企业和出售公司确认生意价格有很大的谋划空间。
经过这个事例,能够看出,关于国家税法约束的费用,咱们能够经过新设企业、添加扣除限额的途径来处理。但前提条件是不能违法,而且要测算好相关的数据,不要“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边节省了税金,那儿却又多交了税金。
事例2:使用免税收入和无约束费用减轻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则:国债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
法令第三十八条规则:利息开销不超越依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借款利率核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国债利息收入免税,不超支的借款利息答应无约束扣除,使用这两项优惠方针,为某企业规划的国债出资节税计划如下:
1.操作思路
企业先期出资500万元买入国债,然后在国债商场经过典当借款再买入国债(国债回购,相似借款买国债),扩大到20000万元。
2.收益剖析
投入资金500万元,出资国债规划20000万元,其收益和本钱核算如下:
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20000×2.66%(国债利率)=532(万元)
国债差价收入在这里暂时忽略不计。
开销:
回购资金(借款)的利息开销:20000×2.6%=520(万元)
生意手续费开销:20000×0.1%=20(万元)
回购手续费开销:20000×0.05‰×30=30(万元)
其间,30为20000万元国债在一个年度里资金回购的次数;0.05‰为7天的回购手续费开销份额。
算计开销=(520 20 30)=570(万元)
赢利:
收入-开销=(532-570)=-38(万元)
3.节税效益剖析
国债利息收益免税(所得税税率为25%),购买20000万元国债发作的节税效益为:
532×25%=133(万元)。
回购资金的利息开销、生意手续费开销和回购手续费开销,都能够作为财务费用在税前列支,购买20000万元国债利息开销等发作的节税效益为:
570万元×25%=142.50万元。
虽然出资赢利是负38万元,刨去利息收入的免税效益不计,利息开销发作的节税效益减去负赢利38万元,尚有104.50万元(142.50-38),仍是很可观的。
投入500万元搁置资金,纯收益达104.50万元,收益率为20.9%,这比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高出几十倍,合算多了。而且,这个计划具有通用性,有闲钱的企业都能够套用。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