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骗取贷款罪该如何认定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18 18:46
假如行为人有骗得借款的行为的,到达法定的违法数额的,并且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的,是需求承当骗得借款的刑事责任的。要构成违法的,是需求满意其违法构成的,那么,骗得借款罪该怎么确定呢?下面,听讼网小编具体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1、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选用虚拟现实、隐秘本相的办法欺诈银行或许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2、片面要件
本罪在片面上由成心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意图。至于行为人非法占有借款的动机是为了浪费享用,仍是为了搬运藏匿,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反之,假如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尽管其在请求借款时运用了诈骗手法,也不能按违法处理,可由银行依据有关规定给予中止发放借款、提早回收借款或许加收借款利息等办法处理。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到达刑事责任年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天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亦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1、确定骗得借款罪的要害有两点:
(1)对诈骗手法的确定;
(2)对“给银行或许其他金融机构形成重大损失或许有其他严峻情节”的确定。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子时,应留意搜集依据,在片面方面证明被告人具有骗得银行借款的违法成心。一起,要留意查找充沛依据,证明违法的实践结果十分严峻,契合骗得借款罪“给银行或许其他金融机构形成重大损失或许有其他严峻情节”的要求。
2、骗得借款罪与的边界
(1)违法目标不同。本罪的目标仅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受害人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欺诈罪的目标既包含钱银,亦包含资产,目标不只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其规模比广泛得多。
(2)发作的范畴不同。本罪发作在金融范畴进行借款的过程中;而欺诈罪的范畴规模则极为广泛,能够触及任何范畴,天然也包含金融范畴在内。
(3)损害的客体不同。本罪不只会对国家、大众借款的所有权形成损害,一起亦损害了国家有关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其归于杂乱客体;而欺诈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资产的所有权。
(4)客观行为的表现方法不完全相同。两者行为的本质特征尽管都是虚拟现实或隐秘本相,但本罪所运用的办法却是环绕骗得借款进行的,所运用的具体办法都是与借款所需的文件、文件有关,如虚拟引入资金、项目;运用虚伪的经济合同等等便是如此;而欺诈罪的行为方法更多样化,有时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便可到达骗得别人资产的意图。
(5)违法的起点额不同。本罪的确定为违法的起点数额一般是l万元;而欺诈罪的起点数额一般是在3000元左右。阅读完上文后咱们清楚的知道,骗得欺诈罪的量刑处分是较为严峻的,最高能够处7年有期徒刑,并一起判处分金。其受害的主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会损坏国家的金融管理次序,情节严峻的会对国家形成重大损失。
假如你有其他疑问,能够向咱们听讼网的律师进行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