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30 08:18
有些青少年因为遭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走上了违法路途,青少年违法行为对社会和家庭都造成了必定的损伤,那么青少年违法的原由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听讼刑事律师就为咱们带来了几个青少年违法事例。
青少年违法事例剖析
案子发作在2002年的6月中旬,16岁的少年陈某伙同15岁的黄某和17岁的任某等人在某间网吧对受害人李某施行勒索掠夺并残暴的将其杀戮。 案子的发作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据监控录像得知当天李某正在网吧内上网,在其桌上放了一瓶价值4块钱的饮料。随后陈某进入网吧,四处逛了一下又出去了。顷刻之后与黄某等人回来并直奔李某的方位。
随后与李某发作争持,并在争持的期间陈某敏捷掏出一把匕首刺向李某的腹部,其他人又对李某进行拳打脚踢。陈某在捅了几十刀之后,又走出网吧换了一把大砍刀回来,愈加凶横的对李某进行虐待。到最后李某现已晕死在地上,陈某等人才停手,随即在李某的口袋里抢去了金钱,然后拂袖而去。过后李某被送往医院抢救因失血过多而不治身亡。通过警方的查询后,在事发两天后在别的一间网吧内将陈某等人悉数捕获。
据陈某告知,他们都是农人工子弟到外地来打工,因为沉浸网络游戏而金钱耗尽,所以联合起来出去“搞点钱”。在事发当天陈某看见李某桌上放着一瓶饮料,正是这瓶饮料让陈某选定了作案方针。陈某等人之所以施行违法,是因为期望和需求得不到满意,而且缺失了家庭温温暖爱,一起对社会存在必定的敌视。
陈某觉得只需可以上网,只需有了钱,什么事都好办,加上自身的教育程度不高,底子不会考虑到工作的结果和严重性。因为缺少必要的教育和常常与不良行为习惯的人往来等原因,他们对社会标准的束缚和法令的束缚不以为然,听任自我,为了满意自己的需求而施行了一些与社会标准不相符的行为,然后触犯了法令。一起他们长时间沉浸网络打打杀杀的游戏,然后使他们将实际与网络混杂,致使他们的作案方法极端凶横,并不以为然。
他们违法的特色具有必定的盲目性,团伙性,而且趋向于低龄化,手法成人化。关于社会的法令标准和道德标准,他们认识得少之又少。
从这个事例,咱们看见了今世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但假如不能培养好他们,那么他们也会干枯,会走上过错的路途。所以教育好,培养好祖国的花朵,是咱们国家的重要任务!期望咱们的祖国可以日益兴盛,繁荣富强。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