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种类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2 18:58
不申述是一件很让违法嫌疑人高兴的工作,代表着人民检察院不会将案子移送到人民法院,也不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追查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不申述是有严厉的条件约束的,人民检察院需求作出相应的决议。那么,刑事诉讼中的不申述品种是怎样的呢?下面,听讼网小编具体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1、法定不申述
适用目标:没有违法事实,或许刑诉法第16条规则的景象。
有无裁量权:无。
决议主体:检察长或许检察委员会。
能否再申述:不能。
被害人可否申述:能够。
被不申述人可否申述:不能够。
2、裁夺不申述
适用目标:违法情节细微,按照刑法规则不需求判处惩罚或许革除惩罚的。
有无裁量权:有。
决议主体:检察长或许检察委员会。
能否再申述:不能。
被害人可否申述:能够。
被不申述人可否申述:能够。
3、证据不足不申述
适用目标:通过补充侦办,依然证据不足,不契合申述条件
有无裁量权:有
决议主体:检察长或许检察委员会。
能否再申述:能。
被害人可否申述:能够。
被不申述人可否申述:不能够。
相关常识:侦办阶段律师的权力
律师律师承受违法嫌疑人自己或许其亲属的委托后,在侦办阶段为其供给以下法令协助:
(1)向侦办机关办案人员了解违法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2)提出“会晤在押违法嫌疑人请求”,依据侦办机关的组织(办案机关应在48小时内,五种严重杂乱案子在5日内决议),会晤在押违法嫌疑人。律师会晤违法嫌疑人时,有权了解有关案子状况,这项权力是刑诉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和《律师处理刑事案子标准》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则的。除此之外,律师还能够了解违法嫌疑人被采纳强制措施、行使诉讼权力等状况;
(3)寻求违法嫌疑人的定见,决议是否代其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述定见和指控资料;
(4)为契合条件的违法嫌疑人向侦办机关请求取保候审,或许在违法嫌疑人被采纳强制措施超越法定期限时,向侦办机关要求免除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在七日内答复。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不申述”的相关常识点,咱们能够仔细阅读本文,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做出正确的决议与处理,小编的回答希望能协助到您。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令问题需求咨询,能够联络咱们听讼网渠道的专业律师,为您供给优质的法令服务。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