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应该知道的劳动权利(二)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15 14:10
农人工应该知道一些劳作权力来依法维护自己,到底有哪农人工权力?本文列举了几点,包含农人工发作工伤后,应及时请求工伤承认、员工发作工伤,经医治伤情相对安稳后存在残疾、影响劳作能力的,应当进行劳作能力判定等,详细内容请阅览下文。
农人工应该知道的劳作权力(二)
18.农人工发作工伤后,应及时请求工伤承认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发作事端损伤或许依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则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地点单位应当自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承认请求。遇有特别状况,经报劳作保证行政部门赞同,请求时限能够恰当延伸。用人单位未在规则的时限内提交工伤承认请求,在此期间发作契合本条例规则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担负。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则提出工伤承认请求的,工伤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能够直接向用人单位地点地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承认请求。
提出工伤承认请求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承认请求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作联系(包含现实劳作联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确诊证明或许职业病确诊证明书(或许职业病确诊判定书);工伤承认请求表应当包含事端发作的时刻、地址、原因以及员工损伤程度等根本状况。工伤承认请求人供给材料不完整的,劳作保证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奉告工伤承认请求人需求补正的悉数材料。请求人依照书面奉告要求补正材料后,劳作保证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劳作保证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承认请求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承认的决议,并书面告诉请求工伤承认的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和地点单位。
19.员工发作工伤,经医治伤情相对安稳后存在残疾、影响劳作能力的,应当进行劳作能力判定
劳作能力判定,是由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依据用人单位、员工自己或其直系亲属的请求,组织劳作能力判定医学专家,依据国家拟定的规范,运用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法,承认劳作者劳作功能妨碍程度和日子自理妨碍程度的一种归纳判定的准则。劳作功能妨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一级至四级为悉数损失劳作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损失劳作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损失劳作能力。日子自理妨碍分为三个等级:日子彻底不能自理、日子大部分不能自理、日子部分不能自理。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发作工伤,经医治伤情相对安稳后存在残疾、影响劳作能力的,应当进行劳作能力判定。判定请求应向设区的市级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交工伤承认决议和员工工伤医疗的有关材料。对该判定定论不服的,能够在收到判定定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提出再次判定请求。省、自治区、直辖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作出的劳作能力判定定论为终究定论。
劳作能力判定定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其地点单位或许经办组织以为残情发作变化,能够向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提出复查判定请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依据国家规范对其进行判定,作出劳作能力判定定论。
20.员工因工挂彩、患职业病进行医治,依法能够享用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作业遭受事端损伤或许患职业病进行医治,享用工伤医疗待遇。员工医治工伤应当在签定服务协议的医疗组织就医,状况紧迫时能够先到就近的医疗组织急救。医治工伤所需费用契合工伤稳妥医治项目目录、工伤稳妥药品目录、工伤稳妥住院服务规范的,从工伤稳妥基金付出。员工住院医治工伤的,由地点单位依照本单位因公出差膳食补助规范的70%发给住院膳食补助费;经医疗组织出具证明,报经办组织赞同,工伤员工到统筹区域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地点单位依照本单位员工因公出差规范报销。工伤员工到签定服务协议的医疗组织进行康复性医治的费用,契合规则的,从工伤稳妥基金付出。
工伤员工医治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用工伤医疗待遇,依照根本医疗稳妥方法处理。
21.工伤员工在罢工留薪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削减其原薪酬福利待遇
罢工留薪期是指员工因工挂彩、患职业病需求承受工伤医疗而暂停作业,由用人单位持续发给原薪酬福利待遇的一段期间。罢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越12个月,伤情严峻或许状况特别,经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认,能够恰当延伸,但延伸不得超越12个月。在罢工留薪期内,原薪酬福利待遇不变,由地点单位按月付出。工伤员工判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依照《工伤稳妥条例》的有关规则享用伤残待遇。工伤员工在罢工留薪期满后仍需医治的,工伤医疗待遇持续享用。日子不能自理的工伤员工在罢工留薪期需求护理的,由地点单位担任。
22.经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认需求日子护理的工伤员工,能够依法享用日子护理费
日子护理费是指工伤员工经评残并经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认需求日子护理的,由工伤稳妥经办组织从工伤稳妥基金中按月付出日子护理补助的费用。《工伤稳妥条例》规则,日子护理费依照日子彻底不能自理、日子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许日子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付出,其规范分别为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的50%、40%或许30%。
23.农人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能够挑选长时刻待遇的付出方法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存劳作联系,退出作业岗位,享用以下待遇:
(1)从工伤稳妥基金按伤残等级付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规范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自己薪酬,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自己薪酬,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自己薪酬,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自己薪酬;(2)从工伤稳妥基金按月付出伤残补贴,规范为:一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90%,二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85%,三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80%,四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75%。伤残补贴实践金额低于当地最低薪酬规范的,由工伤稳妥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员工到达退休年龄并处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补贴,享用根本养老稳妥待遇。根本养老稳妥待遇低于伤残补贴的,由工伤稳妥基金补足差额。
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以伤残补贴为基数,交纳根本医疗稳妥费。
劳作保证部《关于农人工参与工伤稳妥有关问题的告诉》(劳社部发[2004]18号)规则,对跨省活动的农人工,即户籍不在参与工伤稳妥统筹区域(出产经营地)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人工,1至4级伤残长时刻待遇的付出,可试行一次性付出和长时刻付出两种方法,供农人工挑选。在农人工挑选一次性或长时刻付出方法时,付出其工伤稳妥待遇的社会稳妥经办组织应向其阐明状况。一次性享用工伤稳妥长时刻待遇的,需由农人工自己提出,与用人单位免除或许停止劳作联系,与统筹区域社会稳妥经办组织签定协议,停止工伤稳妥联系。1至4级伤残农人工一次性享用工伤稳妥长时刻待遇的详细方法和规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作保证行政部门拟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
24.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用人单位不得自动提出与其免除或停止劳作联系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用以下待遇:
(1)从工伤稳妥基金按伤残等级付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规范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自己薪酬,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自己薪酬;
(2)保存与用人单位的劳作联系,由用人单位组织恰当作业。难以组织作业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补贴,规范为:五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70%,六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60%,并由用人单位依照规则为其交纳应交纳的各项社会稳妥费。伤残补贴实践金额低于当地最低薪酬规范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员工自己提出,该员工能够与用人单位免除或许停止劳作联系,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详细规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则。
25.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作合同期满停止时,用人单位应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用以下待遇:
(1)从工伤稳妥基金按伤残等级付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规范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自己薪酬,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自己薪酬,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自己薪酬,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自己薪酬;
(2)劳作合同期满停止,或许员工自己提出免除劳作合同的,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详细方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则。
26.员工因工逝世,其直系亲属能够享用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工逝世,其直系亲属依照下列规则从工伤稳妥基金收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
(2)供养亲属抚恤金依照员工自己薪酬的必定份额发给由因工逝世员工生前供给首要日子来源、无劳作能力的亲属。规范为:爱人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许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规范的基础上添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该高于因工逝世员工生前的薪酬。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规范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
27.用人单位未参与工伤稳妥的,工伤员工的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付出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则应当参与工伤稳妥而未参与的,由劳作保证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与工伤稳妥期间用人单位员工发作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则的工伤稳妥待遇项目和规范付出费用。
28.不合法用工单位的劳作者也有权享用工伤待遇
《工伤稳妥条例》和劳作保证部《不合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补偿方法》规则,无营业执照或许未经依法挂号、存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撤消营业执照或许吊销挂号、存案的单位的员工遭到事端损伤或许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员工或许逝世员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补偿;用人单位不得运用童工,用人单位运用童工构成童工伤残、逝世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许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补偿。
一次性补偿包含遭到事端损伤或患职业病的员工或童工在医治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补偿金。员工或童工遭到事端损伤或患职业病,在劳作能力判定之前进行医治期间的日子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膳食补助费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依照《工伤稳妥条例》规则的规范和规模,悉数由伤残员工或童工地点单位付出。一次性补偿金数额应当在遭到事端损伤或患职业病的员工或童工逝世或许经劳作能力判定后承认。劳作能力判定按属地原则由单位地点地设区的市级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处理,劳作能力判定费用由伤亡员工或许童工地点单位付出。一次性补偿金按以下规范付出:一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倍;逝世的为补偿基数的10倍。补偿基数是指单位地点地工伤稳妥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年均匀薪酬。
29.用人单位应依法实施国家规则的工时准则
《劳作法》、《国务院关于员作业业时刻的规则》、原劳作部《关于企业实施不守时作业制和归纳核算工时作业制的批阅方法》(劳部发[1994]503号)等规则:(1)劳作者每日作业不超越8小时、每周作业不超越40小时。企业因出产特色不能实施以上工时准则的,经劳作保证行政部门同意,能够实施归纳核算工时作业制或不守时作业制。(2)归纳核算工时作业制是针对因作业性质特别,需接连作业或受时节及自然条件约束的企业部分员工,选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归纳核算作业时刻的一种工时准则。在归纳核算作业时刻的周期内,详细某一天、某一周等的作业时刻能够超越8小时或40小时等,可是,在归纳核算作业时刻周期内,均匀日作业时刻和均匀周作业时刻应与法定规范作业时刻根本相同。(3)不守时作业制是指每一作业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刻约束的作业时刻准则。它是针对因出产特色、作业特别需求或责任规模的联系,无法按规范作业时刻衡量或需求机动作业的员工所选用的一种工时准则。经同意实施不守时作业制的员工,不受《劳作法》第41条规则的日延伸作业时刻规范和月延伸作业时刻规范的约束,但用人单位应选用弹性作业时刻等恰当的作业和歇息方法,保证员工的歇息度假权力和出产、作业任务的完结。
30.用人单位组织劳作者加班加点应契合国家有关规则
加班加点,也称延伸劳作时刻,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必定程序,要求劳作者超越法令、法规规则的最高约束的日作业时数和周作业天数而作业。一般分为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和非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两种方法。
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依照《劳作法》的规则,需具有以下三个条件:(1)因为出产经营需求;(2)有必要与工会洽谈;(3)有必要与劳作者洽谈。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一般每日不得超越1小时,因特别原因需求延伸作业时刻的,在保证劳作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伸作业时刻每日不得超越3小时,可是每月不得超越36小时。
非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是指依据《劳作法》第42条的规则,遇到下列状况,用人单位能够不受正常状况下的约束而组织劳作者加班加点:(1)发作自然灾害、事端或许因其他原因,要挟劳作者生命健康和产业安全,需求紧迫处理的;(2)出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作毛病,影响出产和大众利益,有必要及时抢修的;(3)法令、行政法规规则的其他景象。
制止组织怀孕7个月以上和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的女员工加班加点和夜班劳作。
用人单位组织劳作者在歇息日加班的,应组织补休;不能组织补休的,应依法付出加班薪酬。组织劳作者加点或在法定节日加班的,应依法付出加班加点薪酬。
31.农人工依法享有度假权力
农人工依法享有度假权力,首要包含:
(1)法定节假日。依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规则,我国法定节假日包含三类。第一类是整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含: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新年(阴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劳作节(5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和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含: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响)、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响)等。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气的节日,详细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当地人民政府,依照各该民族习气,规则放假日期。整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假如适逢星期六、周日,应当在作业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假如适逢星期六、周日,则不补假。
(2)病假。依据劳作部《企业员工患病或非因工挂彩医疗期规则》(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则,任何企业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挂彩,需求停止作业医疗时,企业应该依据员工自己实践参与作业年限和在本单位作业年限,给予必定的病假假日。员工实践作业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作业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实践作业年限在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作业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12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18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24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
依据国家有关规则,员工疾病或非因工挂彩停止作业接连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该向其付出病假薪酬;医疗期限超越6个月时,病假薪酬停发,改由企业按月交给疾病或非因工挂彩救济费。病假薪酬的付出规范是:本企业工龄不满2年者,为自己薪酬的60%;已满2年不满4年者,为自己薪酬的70%;已满4年不满6年者,为自己薪酬的80%;已满6年不满8年者,为自己薪酬的90%;已满8年及8年以上者,为自己薪酬的100%。疾病或非因工挂彩救济费的付出规范是:本企业工龄不满1年者,为自己薪酬的40%;已满1年未满3年者,为自己薪酬的50%;3年及3年以上者,为自己薪酬的60%。病假薪酬或疾病救济费不能低于最低薪酬规范的80%。
此外,农人工还依法享有女员工产假、依法参与社会活动请假等。
32.农人工有权参与根本医疗稳妥
依据国家有关规则,各地要逐渐将与用人单位构成劳作联系的乡村进城务工人员归入医疗稳妥规模。依据乡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特色和医疗需求,合理承认缴费率和保证方法,处理他们在务工期间的大病医疗保证问题,用人单位要按规则为其交纳医疗稳妥费。对在乡镇从事个体经营等灵敏作业的乡村进城务工人员,能够依照灵敏作业人员参保的有关规则参与医疗稳妥。据此,在现已将农人工归入医疗稳妥规模的区域,农人工有权参与医疗稳妥,用人单位和农人工自己应依法交纳医疗稳妥费,农人工患病时,能够依照规则享用有关医疗稳妥待遇。
33.农人工有权参与根本养老稳妥
依照国务院《社会稳妥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则,根本养老稳妥掩盖规模内的用人单位的一切员工,包含农人工,都应该参与养老稳妥,实行缴费责任。参与养老稳妥的农人合同制员工,在与企业停止或免除劳作联系后,由社会稳妥经办组织保存其养老稳妥联系,保管其个人帐户并计息,凡从头作业的,应接续或搬运养老稳妥联系;也可依照省级政府的规则,依据农人合同制员工自己请求,将其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付出给自己,一起停止养老稳妥联系,凡从头作业的,应从头参与养老稳妥。农人合同制员工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可按规则收取根本养老金;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其个人帐户悉数贮存额一次性付出给自己。
34.农人工有权参与赋闲稳妥
依据《赋闲稳妥条例》规则,乡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人合同制工人应该参与赋闲稳妥,用人单位按规则为农人工交纳社会稳妥费,农人合同制工人自己不交纳赋闲稳妥费。单位招用的农人合同制工人接连作业满1年,本单位并已交纳赋闲稳妥费,劳作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许提早免除劳作合同的,由社会稳妥经办组织依据其作业时刻长短,对其付出一次性日子补助。补助的方法和规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则。
35.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农人工参与生育稳妥
目前我国的生育稳妥准则还没有遍及树立,各地作业进展不平衡。从各地拟定的规则看,有的区域没有将农人工归入生育稳妥掩盖规模,有的区域则将农人工归入了生育稳妥掩盖规模。假如农人工地点区域将农人工归入了生育稳妥掩盖规模,农人工地点单位应按规则为农人工参与生育稳妥并交纳生育稳妥费,契合规则条件的生育农人工依法享用生育稳妥待遇。
农人工应该知道的劳作权力(二)
18.农人工发作工伤后,应及时请求工伤承认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发作事端损伤或许依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则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地点单位应当自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承认请求。遇有特别状况,经报劳作保证行政部门赞同,请求时限能够恰当延伸。用人单位未在规则的时限内提交工伤承认请求,在此期间发作契合本条例规则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担负。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则提出工伤承认请求的,工伤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能够直接向用人单位地点地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承认请求。
提出工伤承认请求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承认请求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作联系(包含现实劳作联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确诊证明或许职业病确诊证明书(或许职业病确诊判定书);工伤承认请求表应当包含事端发作的时刻、地址、原因以及员工损伤程度等根本状况。工伤承认请求人供给材料不完整的,劳作保证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奉告工伤承认请求人需求补正的悉数材料。请求人依照书面奉告要求补正材料后,劳作保证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劳作保证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承认请求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承认的决议,并书面告诉请求工伤承认的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和地点单位。
19.员工发作工伤,经医治伤情相对安稳后存在残疾、影响劳作能力的,应当进行劳作能力判定
劳作能力判定,是由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依据用人单位、员工自己或其直系亲属的请求,组织劳作能力判定医学专家,依据国家拟定的规范,运用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法,承认劳作者劳作功能妨碍程度和日子自理妨碍程度的一种归纳判定的准则。劳作功能妨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一级至四级为悉数损失劳作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损失劳作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损失劳作能力。日子自理妨碍分为三个等级:日子彻底不能自理、日子大部分不能自理、日子部分不能自理。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发作工伤,经医治伤情相对安稳后存在残疾、影响劳作能力的,应当进行劳作能力判定。判定请求应向设区的市级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交工伤承认决议和员工工伤医疗的有关材料。对该判定定论不服的,能够在收到判定定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提出再次判定请求。省、自治区、直辖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作出的劳作能力判定定论为终究定论。
劳作能力判定定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其地点单位或许经办组织以为残情发作变化,能够向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提出复查判定请求,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依据国家规范对其进行判定,作出劳作能力判定定论。
20.员工因工挂彩、患职业病进行医治,依法能够享用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作业遭受事端损伤或许患职业病进行医治,享用工伤医疗待遇。员工医治工伤应当在签定服务协议的医疗组织就医,状况紧迫时能够先到就近的医疗组织急救。医治工伤所需费用契合工伤稳妥医治项目目录、工伤稳妥药品目录、工伤稳妥住院服务规范的,从工伤稳妥基金付出。员工住院医治工伤的,由地点单位依照本单位因公出差膳食补助规范的70%发给住院膳食补助费;经医疗组织出具证明,报经办组织赞同,工伤员工到统筹区域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地点单位依照本单位员工因公出差规范报销。工伤员工到签定服务协议的医疗组织进行康复性医治的费用,契合规则的,从工伤稳妥基金付出。
工伤员工医治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用工伤医疗待遇,依照根本医疗稳妥方法处理。
21.工伤员工在罢工留薪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削减其原薪酬福利待遇
罢工留薪期是指员工因工挂彩、患职业病需求承受工伤医疗而暂停作业,由用人单位持续发给原薪酬福利待遇的一段期间。罢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越12个月,伤情严峻或许状况特别,经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认,能够恰当延伸,但延伸不得超越12个月。在罢工留薪期内,原薪酬福利待遇不变,由地点单位按月付出。工伤员工判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依照《工伤稳妥条例》的有关规则享用伤残待遇。工伤员工在罢工留薪期满后仍需医治的,工伤医疗待遇持续享用。日子不能自理的工伤员工在罢工留薪期需求护理的,由地点单位担任。
22.经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认需求日子护理的工伤员工,能够依法享用日子护理费
日子护理费是指工伤员工经评残并经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认需求日子护理的,由工伤稳妥经办组织从工伤稳妥基金中按月付出日子护理补助的费用。《工伤稳妥条例》规则,日子护理费依照日子彻底不能自理、日子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许日子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付出,其规范分别为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的50%、40%或许30%。
23.农人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能够挑选长时刻待遇的付出方法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存劳作联系,退出作业岗位,享用以下待遇:
(1)从工伤稳妥基金按伤残等级付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规范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自己薪酬,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自己薪酬,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自己薪酬,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自己薪酬;(2)从工伤稳妥基金按月付出伤残补贴,规范为:一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90%,二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85%,三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80%,四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75%。伤残补贴实践金额低于当地最低薪酬规范的,由工伤稳妥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员工到达退休年龄并处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补贴,享用根本养老稳妥待遇。根本养老稳妥待遇低于伤残补贴的,由工伤稳妥基金补足差额。
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以伤残补贴为基数,交纳根本医疗稳妥费。
劳作保证部《关于农人工参与工伤稳妥有关问题的告诉》(劳社部发[2004]18号)规则,对跨省活动的农人工,即户籍不在参与工伤稳妥统筹区域(出产经营地)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人工,1至4级伤残长时刻待遇的付出,可试行一次性付出和长时刻付出两种方法,供农人工挑选。在农人工挑选一次性或长时刻付出方法时,付出其工伤稳妥待遇的社会稳妥经办组织应向其阐明状况。一次性享用工伤稳妥长时刻待遇的,需由农人工自己提出,与用人单位免除或许停止劳作联系,与统筹区域社会稳妥经办组织签定协议,停止工伤稳妥联系。1至4级伤残农人工一次性享用工伤稳妥长时刻待遇的详细方法和规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作保证行政部门拟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
24.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用人单位不得自动提出与其免除或停止劳作联系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用以下待遇:
(1)从工伤稳妥基金按伤残等级付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规范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自己薪酬,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自己薪酬;
(2)保存与用人单位的劳作联系,由用人单位组织恰当作业。难以组织作业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补贴,规范为:五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70%,六级伤残为自己薪酬的60%,并由用人单位依照规则为其交纳应交纳的各项社会稳妥费。伤残补贴实践金额低于当地最低薪酬规范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员工自己提出,该员工能够与用人单位免除或许停止劳作联系,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详细规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则。
25.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作合同期满停止时,用人单位应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用以下待遇:
(1)从工伤稳妥基金按伤残等级付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规范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自己薪酬,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自己薪酬,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自己薪酬,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自己薪酬;
(2)劳作合同期满停止,或许员工自己提出免除劳作合同的,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详细方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则。
26.员工因工逝世,其直系亲属能够享用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员工因工逝世,其直系亲属依照下列规则从工伤稳妥基金收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
(2)供养亲属抚恤金依照员工自己薪酬的必定份额发给由因工逝世员工生前供给首要日子来源、无劳作能力的亲属。规范为:爱人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许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规范的基础上添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该高于因工逝世员工生前的薪酬。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规范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
27.用人单位未参与工伤稳妥的,工伤员工的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付出
《工伤稳妥条例》规则,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则应当参与工伤稳妥而未参与的,由劳作保证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与工伤稳妥期间用人单位员工发作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则的工伤稳妥待遇项目和规范付出费用。
28.不合法用工单位的劳作者也有权享用工伤待遇
《工伤稳妥条例》和劳作保证部《不合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补偿方法》规则,无营业执照或许未经依法挂号、存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撤消营业执照或许吊销挂号、存案的单位的员工遭到事端损伤或许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员工或许逝世员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补偿;用人单位不得运用童工,用人单位运用童工构成童工伤残、逝世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许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补偿。
一次性补偿包含遭到事端损伤或患职业病的员工或童工在医治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补偿金。员工或童工遭到事端损伤或患职业病,在劳作能力判定之前进行医治期间的日子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膳食补助费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依照《工伤稳妥条例》规则的规范和规模,悉数由伤残员工或童工地点单位付出。一次性补偿金数额应当在遭到事端损伤或患职业病的员工或童工逝世或许经劳作能力判定后承认。劳作能力判定按属地原则由单位地点地设区的市级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处理,劳作能力判定费用由伤亡员工或许童工地点单位付出。一次性补偿金按以下规范付出:一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补偿基数的1倍;逝世的为补偿基数的10倍。补偿基数是指单位地点地工伤稳妥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年均匀薪酬。
29.用人单位应依法实施国家规则的工时准则
《劳作法》、《国务院关于员作业业时刻的规则》、原劳作部《关于企业实施不守时作业制和归纳核算工时作业制的批阅方法》(劳部发[1994]503号)等规则:(1)劳作者每日作业不超越8小时、每周作业不超越40小时。企业因出产特色不能实施以上工时准则的,经劳作保证行政部门同意,能够实施归纳核算工时作业制或不守时作业制。(2)归纳核算工时作业制是针对因作业性质特别,需接连作业或受时节及自然条件约束的企业部分员工,选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归纳核算作业时刻的一种工时准则。在归纳核算作业时刻的周期内,详细某一天、某一周等的作业时刻能够超越8小时或40小时等,可是,在归纳核算作业时刻周期内,均匀日作业时刻和均匀周作业时刻应与法定规范作业时刻根本相同。(3)不守时作业制是指每一作业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刻约束的作业时刻准则。它是针对因出产特色、作业特别需求或责任规模的联系,无法按规范作业时刻衡量或需求机动作业的员工所选用的一种工时准则。经同意实施不守时作业制的员工,不受《劳作法》第41条规则的日延伸作业时刻规范和月延伸作业时刻规范的约束,但用人单位应选用弹性作业时刻等恰当的作业和歇息方法,保证员工的歇息度假权力和出产、作业任务的完结。
30.用人单位组织劳作者加班加点应契合国家有关规则
加班加点,也称延伸劳作时刻,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必定程序,要求劳作者超越法令、法规规则的最高约束的日作业时数和周作业天数而作业。一般分为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和非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两种方法。
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依照《劳作法》的规则,需具有以下三个条件:(1)因为出产经营需求;(2)有必要与工会洽谈;(3)有必要与劳作者洽谈。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一般每日不得超越1小时,因特别原因需求延伸作业时刻的,在保证劳作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伸作业时刻每日不得超越3小时,可是每月不得超越36小时。
非正常状况下加班加点,是指依据《劳作法》第42条的规则,遇到下列状况,用人单位能够不受正常状况下的约束而组织劳作者加班加点:(1)发作自然灾害、事端或许因其他原因,要挟劳作者生命健康和产业安全,需求紧迫处理的;(2)出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作毛病,影响出产和大众利益,有必要及时抢修的;(3)法令、行政法规规则的其他景象。
制止组织怀孕7个月以上和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的女员工加班加点和夜班劳作。
用人单位组织劳作者在歇息日加班的,应组织补休;不能组织补休的,应依法付出加班薪酬。组织劳作者加点或在法定节日加班的,应依法付出加班加点薪酬。
31.农人工依法享有度假权力
农人工依法享有度假权力,首要包含:
(1)法定节假日。依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规则,我国法定节假日包含三类。第一类是整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含: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新年(阴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劳作节(5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和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含: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响)、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响)等。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气的节日,详细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当地人民政府,依照各该民族习气,规则放假日期。整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假如适逢星期六、周日,应当在作业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假如适逢星期六、周日,则不补假。
(2)病假。依据劳作部《企业员工患病或非因工挂彩医疗期规则》(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则,任何企业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挂彩,需求停止作业医疗时,企业应该依据员工自己实践参与作业年限和在本单位作业年限,给予必定的病假假日。员工实践作业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作业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实践作业年限在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作业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12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18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24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刻核算。
依据国家有关规则,员工疾病或非因工挂彩停止作业接连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该向其付出病假薪酬;医疗期限超越6个月时,病假薪酬停发,改由企业按月交给疾病或非因工挂彩救济费。病假薪酬的付出规范是:本企业工龄不满2年者,为自己薪酬的60%;已满2年不满4年者,为自己薪酬的70%;已满4年不满6年者,为自己薪酬的80%;已满6年不满8年者,为自己薪酬的90%;已满8年及8年以上者,为自己薪酬的100%。疾病或非因工挂彩救济费的付出规范是:本企业工龄不满1年者,为自己薪酬的40%;已满1年未满3年者,为自己薪酬的50%;3年及3年以上者,为自己薪酬的60%。病假薪酬或疾病救济费不能低于最低薪酬规范的80%。
此外,农人工还依法享有女员工产假、依法参与社会活动请假等。
32.农人工有权参与根本医疗稳妥
依据国家有关规则,各地要逐渐将与用人单位构成劳作联系的乡村进城务工人员归入医疗稳妥规模。依据乡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特色和医疗需求,合理承认缴费率和保证方法,处理他们在务工期间的大病医疗保证问题,用人单位要按规则为其交纳医疗稳妥费。对在乡镇从事个体经营等灵敏作业的乡村进城务工人员,能够依照灵敏作业人员参保的有关规则参与医疗稳妥。据此,在现已将农人工归入医疗稳妥规模的区域,农人工有权参与医疗稳妥,用人单位和农人工自己应依法交纳医疗稳妥费,农人工患病时,能够依照规则享用有关医疗稳妥待遇。
33.农人工有权参与根本养老稳妥
依照国务院《社会稳妥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则,根本养老稳妥掩盖规模内的用人单位的一切员工,包含农人工,都应该参与养老稳妥,实行缴费责任。参与养老稳妥的农人合同制员工,在与企业停止或免除劳作联系后,由社会稳妥经办组织保存其养老稳妥联系,保管其个人帐户并计息,凡从头作业的,应接续或搬运养老稳妥联系;也可依照省级政府的规则,依据农人合同制员工自己请求,将其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付出给自己,一起停止养老稳妥联系,凡从头作业的,应从头参与养老稳妥。农人合同制员工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可按规则收取根本养老金;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其个人帐户悉数贮存额一次性付出给自己。
34.农人工有权参与赋闲稳妥
依据《赋闲稳妥条例》规则,乡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人合同制工人应该参与赋闲稳妥,用人单位按规则为农人工交纳社会稳妥费,农人合同制工人自己不交纳赋闲稳妥费。单位招用的农人合同制工人接连作业满1年,本单位并已交纳赋闲稳妥费,劳作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许提早免除劳作合同的,由社会稳妥经办组织依据其作业时刻长短,对其付出一次性日子补助。补助的方法和规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则。
35.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农人工参与生育稳妥
目前我国的生育稳妥准则还没有遍及树立,各地作业进展不平衡。从各地拟定的规则看,有的区域没有将农人工归入生育稳妥掩盖规模,有的区域则将农人工归入了生育稳妥掩盖规模。假如农人工地点区域将农人工归入了生育稳妥掩盖规模,农人工地点单位应按规则为农人工参与生育稳妥并交纳生育稳妥费,契合规则条件的生育农人工依法享用生育稳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