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两会常识及12大法律看点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16 18:43
一、两会相关常识
1、什么是“两会”?
“两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组织称号,而是对自1978年以来历年举办的“中华公民共和国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和“我国公民政治洽谈会议”的总称。因为两场会议会期根本重合,而且关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十分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当地到中心,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整体会议的会期悉数根本重合,所以两会的称号能够一起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依据我国宪法规则:“两会”举办的含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公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搜集及收拾,传达给党中心。“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阔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举办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分提出选民们自己的定见和要求。当地每年举办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一般举办的时刻比全国“两会”时刻要早。第十二届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将别离于2015年3月5日和 3月3日在北京开幕。
2、关于“两会”的9个冷常识
(1)两会代表能够请假吗?
自2006年起,全国政协规则,凡不请假私自缺席的委员名字都将在会议结束时予以发布。依照规则,直接推举发作的人大代表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作业组织递送书面请假陈述,由人事代表作业组织报常委会主任或掌管作业的副主任批阅。关于政协委员而言,全国政协会议规章中并没有就请假事宜作出明确规则。依照各当地政协的相关规则,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除身体特别原因外,有必要准时参会;其他委员如确有特别情况不能准时参会,能够提早向政协主席请求同意。
(2)为什么两会都在三月开?
因为公民代表大会要检查和同意国民经济和社会展开方案和方案执行情况的陈述,3月的时刻刚好满足处理相关事宜;而且阴历新年一般会在一月到二月举办,所以选在3月能够避免与新年相堆叠。
(3)政协为什么比人大提早两天?
人大在做决议计划前,要把决议计划先提交给公民及各界代表,在政协里边进行洽谈、评论、审议,政治洽谈归入决议计划层面中,决议计划前要进行充沛的洽谈,所以政协会议在人大会议之前开。
(4)怎么成为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由引荐洽谈发作,本届党委、组织部决议下届政协委员的大致界别及其他要到达的标准,然后分配目标,确认名单并发布。引荐时运用《政协委员引荐表》,表中首要填写政绩、社会地位、参政议政资历和才干和所属部分单位定见。
(5)人大代表一当便是五年吗?
从第一届人大到再次推举人大代表中心隔了4年另7个月,第二届则隔了5年零8个月,第三届隔了10年,第四届隔了3年零1个月。后来,在1982年版《中华公民共和国宪法》中,才正式规则每届代表的任期为5年。
(6)方案和提案之间的区别是?
方案是人大的专用词,在投票经过之后才会有法令的约束力;提案是由政协委员向人大或政府提出的,其针对的是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首要表现的是政协的参政。
(7)方案是怎样提出的?
方案是由多个代表联合提出的。全国人大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能够提出方案。之所以如此规则,是因为有的代表团不到30个人,比方宁夏代表团。
(8)政协委员为什么有好多是明星?
全国政协有几个重要的界别便是“文明艺术界”、“体育界”以及“新闻出版界”,这些界别很简单出明星委员的。
(9)投票表决能够拍手经过吗?
从1949年全国政协树立到1966年,两会的投票办法是拍手、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1953年明文规则县以上各级公民代表大会推举选用无记名投票办法,可是1958年往后,各地的靠拍手来投票的“拍手经过”仍然层出不穷。[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全国人大呈现了电子投票器,支撑、对立、放弃有各自不同的色彩,拍手经过的办法率先在全国两会上得到了废弃。[42] 尔后进入二十一世纪,南京等地的各当地两会也开端明文禁止“拍手经过”的办法呈现,取而代之的是在投票经过之后咱们拍手庆祝。
二、2015年“两会”的12大法令亮点
2015年全国两会开幕,社会各界将再次聚集国家展开大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变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标明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整体结构愈加完好,趋于老练。作为法治类媒体,咱们当然更重视四个全面之一——全面依法治国。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专章布置 “建造听讼网”之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经过了《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下称《决议》), 对科学立法、严格法令、公平司法、全民遵法等作出了全面、体系、科学的布置。能够预见,2015年两会,法治论题必定备受重视。
亮点1: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变革行动。在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元年,人们等待,在代表委员的才智与担任之下,“依法治国”这四个字落实为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详细行动,表现在公平与正义感触的切实增强。
亮点2:“打虎拍蝇”不停歇
两会举办前的2月份,中心会集查办了十余名省部级涉腐高官,“打虎”不收兵的态势,无疑也让反腐论题的高热度在全国两会上连续。十八大后的两年多,80 余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十余万党员干部受处置,除了党政体系,反腐风暴还深化到国企、戎行、高校等范畴。2015年的“打虎拍蝇”将剑指何方?反腐 “治本”工程怎样推动?这些将成为本年全国两会热议的高频词。
亮点3:法治政府
在全国两会前举办的各地人大会议所审议的政府作业陈述中,“法治”重量很重。比方,在安徽省的政府作业陈述中,“法治”本年独自成篇,且呈现10次之多,而上一年只要3次。建造法治政府,意味着政府不应该“固执”干事。在有的当地政府“一夜限牌”的失期之举曝光后,江苏省人大会议提出,“限牌”需提早30天向社会布告。建造法治政府,推动依法行政,现已不仅仅是上层的要求,而是成为各级政府的遍及一致和作业内容。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沟通各自阅历、评论共性问题,必定推动这项作业不断深化。
亮点4:司法变革、查看变革
司法变革的脚步令全社会高度重视。就在两会前夕,公检法的深化变革方案接踵出台,司法变革正依照四中全会的“顶层规划”严重施工。很多变革内容为社会所广泛重视,代表委员对此必定会活跃发声。最高检日前发布新修订的《关于深化查看变革的定见(2013—2017年作业规划)》,提出六大要点使命、42项详细使命。信任在审议评论最高公民查看院作业陈述的时分,查看变革的论题也会成为代表委员的“口头禅”。
亮点5:立法法修正
立法法,一部触及立法体系、标准立法作业的根本法。依据布置组织,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在此之前,立法修正案草案现现已历“两审”,多处修正值得再考虑。当地立法权真的会扩展吗?“红头文件”会得到遏止吗?一些当地的限行、限购、限贷等限制性行政手法,往后还能不能再 “固执”?大众将拭目而待。
亮点6:查看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探究树立查看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准则”,为查看机关运用查看权保护社会公益供给了方向指引。《决议》发布以来,已有当地查看机关进行了活跃探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在一些当地的两会上也引发热议。信任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也将对此活跃建言献计。
亮点7:避免冤假错案
2014年,多起冤假错案得以纠正,司法公平问题也被面向社会言论的风口浪尖。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决议,相关部分出台了一些处理冤假错案的方针,大众给予很大希望,代表委员也为完善相关准则出谋划策。比方,阴历新年前夕,九三学社中心就专门举办依法治国与防备冤假错案研讨会。作为国家法令监督机关,查看机关也在发力。最高检日前发布新修订的《关于深化查看变革的定见(2013—2017年作业规划)》提出一系列行动,明确提出将健全冤假错案防备、纠正、职责追查机制。
亮点8:办理雾霾
2月28日,离全国两会举办还有3天,《穹顶之下》“duang”地一下火了。这段由前央视记者柴静拍照的聚集空气污染的深度查询视频引爆网络。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3月1日与媒体碰头时表明他完好看过该视频,并发短信感谢柴静唤起了大众对环境的重视。在近年来的两会言论场中,与我国每个人都“休戚相关”的论题非“雾霾”莫属,《穹顶之下》又添了一把火,治霾论题无疑将成为本年全国两会最抢手的论题之一。查询中揭出的环保法令窘境令人深思,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令正在修订,怎么真实完成依法治污,让法令条文不再空置?人们等待找到答案。
亮点9:新媒体助力司法揭露
新媒体助力司法揭露,在2014年成为司法机关一大作业亮点,也引来大众的点赞和活跃参加。2014年,最高检先后注册“两微一端”(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搭建起检务揭露的新媒体传达途径。到2015年2月28日,最高检“两微一端”已发布查看信息28034条,粉丝数、听众数和订阅数到达 20121324。在最高检引领下,全国简直全部省级查看院都注册了官方微博。司法揭露拉近了司法机关和大众之间的间隔,也拉近了与代表委员的间隔。代表委员感触怎么?两会上将有答案。
亮点10:反腐败立法
推动反腐败立法,是近几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呼吁的论题, 本年也不会破例。腐败现象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相关准则的不完善,因而,推动反腐败立法,是反腐治本的进一步尽力方向。只要经过法令的手法,完善惩治贪污贿赂违法法令准则,才干构成长效。合作中心有关部分加速推动反腐败国家立法,也成为最高检查看变革的一项使命。详细该怎么立法,代表委员这次会说得更详尽。
亮点11:公民监督员准则变革
深化公民监督员准则变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变革行动,意图是进一步拓展公民大众有序参加司法途径,健全确保查看权依法独立公平行使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27日掌管举办中心全面深化变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经过了《深化公民监督员准则变革方案》,要求在公民监督员选任办法、监督规模、监督程序、知情权确保等方面深化变革。两会前夕推出变革方案,必定引起代表委员的共识。
亮点12:修正后预算法施行
修正后预算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在预算办理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加速树立全面标准、揭露通明的现代预算准则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5年全国两会将按常规审议预算陈述,修正后预算法施行带来的影响必定在这次审议中有所表现。
当然,相关热点论题还不止这些。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变革、社会确保等本年还会被继续重视。在依法治国的大势中,咱们盼着同一个答案:怎么依法破解这些难题。
三、从“两会”看法令拟定的详细程序
法令拟定程序即立法程序,是指有法令拟定权的国家机关在创制、认可、修正或许废止标准性法令文件的活动中全部必要恪守的进程和办法。狭义的立法程序仅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创制、认可、修正或废止法令的程序。广义的立法程序包含全部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创制、认可、修正或废止标准性法令文件的程序。依据《中华公民共和国公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和《全国各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则及我国的立法实践,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立法的根本程序包含:法令案的提出、法令草案的审议、法令草案的表决与经过、法令的发布等,如下:
1、法令草案的构成进程
(1)立项,作出立法决议计划。
(2)树立起草班子,展开起草作业。
(3)进行查询研究。
(4)构成草案结构和对首要问题的定见。
(5)起草条文。
(6)寻求各方面定见。
(7)构成送审稿并对送审稿进行检查。
(8)由提案机关评论决议,构成正式的法令案。
2、法令案的审议
(1)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令案的程序:
一是在常委会会议举办的7日前将法令草案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
二是在常委会整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作关于法令草案的阐明,由提案人托付的人对拟定该法令的必要性、可行性、立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以及法令草案的首要内容作出阐明;
三是常委会分组会议对法令草案进行审议;
四是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法令草案进行审议,提出审议定见,然后由法令委员会依据各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定见和其他各方面的定见,对法令草案进行一致审议,向常委会提出审议定见的陈述或许审议成果的陈述,并提出法令草案修正稿。
(2)关于三审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令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般实施三审制,即一个法令案一般应当经过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才干交给表决。实践证明,实施三审制,关于充沛发扬民主,确保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充沛的时刻对法令案进行深化审议,进步立法质量,具有重要含义。
(3)关于广泛听取各方面定见的准则:
首要包含:书面寻求定见、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向社会发布法令草案揭露寻求定见等几种准则。
3、法令案的表决
(1)列入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法令案,经法令委员会一致审议提出的法令草案修正稿,交各代表团进行审议,然后由法令委员会依据各代表团的审议定见进行修正,提出法令草案主张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整体会议表决,由整体代表的过半数经过。
(2)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令案,经法令委员会一致审议提出的法令草案修正稿,交常委会进行审议,由法令委员会依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定见进行修正,提出法令草案主张表决稿,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委会整体会议表决,由整体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经过。
4、法令的发布
法令的发布,是立法的最终一道工序,是法令收效的必要条件。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经过的法令,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发布。法令签署后,及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和在全国规模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