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视同销售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08 21:51
在企业出产经营活动中,常常发作如下的事项:将自产或购买的货品用于在建工程、员工福利、员工奖赏、捐献、发放股利、抵债、进行非钱银财物交流等。下面就由听讼网小编为你具体解说。
一、视同出售事务的相关规则
近年来,围绕着“视同出售”的管帐处理,管帐准则和相关法规也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规则。规则一:财务部《企业履行现行管帐准则有关问题的回答》[(94)财会字31号]规则:自产自用首要包含用于在建工程(施工企业为专项工程)、管理费用、非出产组织、供给劳务以及用于捐献、资助、集资、广告、样品、员工福利、奖赏等方面。自产自用的产品在管帐上应按本钱结转,不做出售处理。规则二:财务部《关于增值税管帐处理的规则》[(93)财会字83号]要求:企业将自产、托付加工或购买的货品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应按对外出售进行管帐处理,即按完成的出售收入和按规则收取的增值税额,借:“敷衍赢利”,依照收取的增值税额,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完成的收入,贷:“产品出售收入”、“产品出售收入”、“其他事务收入”等科目。规则三:财务部《企业管帐准则第7号——非钱银性财物交流》运用攻略:换出财物为存货的,应当作为出售处理,依照《企业管帐准则第14号——收入》以其公允价值承认收入,一起结转相应的本钱;《企业管帐准则第12号——债款重组》运用攻略:非现金财物抵债的非现金财物为存货的,应当作为出售处理,依照《企业管帐准则第14号——收入》以其公允价值承认收入,一起结转相应的本钱。依据这一系列的规则,企业自产自用产品的管帐处理体现为两种办法,一部分是做出售处理,承认出售收入,一起结转出售本钱,比方《企业管帐准则第7号——非钱银性财物交流》、《企业管帐准则第12号——债款重组》就是这样;另一部分就是按本钱转账,不承认收入,也不结转本钱。
二、视同出售事务管帐处理探析
视同出售的管帐处理之所以引起这么多的争辩,底子的原因在于这类事务的管帐处理与税法要求存在差异,人们总是期望一种处理办法一起处理两个问题,在财务管帐日趋完善、税制建造日益老练的今日,咱们有理由信任,关于一部分事务的管帐处理和税法要求存在差异是一种必定,咱们耍做的既不是让管帐去习惯税法的要求,更不或许要求税法习惯管帐的规范。《企业管帐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实践发作的买卖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管帐承认、计量和陈述,照实反映契合承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管帐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确保管帐信息真实牢靠,内容完好;第十四条:企业供给的管帐信息应当明晰明晰。便于财务陈述的运用者了解和运用。依据这样的信息质量要求,企业一项经济事务发作今后,管帐要做的就是用管帐特有的专业言语照实描绘事务发作的轨道,也只要这样才干确保管帐信息的运用者明晰明晰地了解和运用管帐信息。冯淑萍教师撰文说:“由于管帐核算与税法的意图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必定会导致管帐核算准则与税法不一致的状况,这也是世界惯例。我国也将选用世界通行的做法,管帐核算准则规则的管帐要素承认计量规范与税法不一致时,采纳交税调整的办法进行处理”。刘玉廷司长也清晰:“咱们一贯主张企业管帐准则应当与税收准则彼此别离,由于两者归于两个系统……在我国,要使管帐准则得以很好的遵从,并与世界惯例和谐,有必要遵从管帐与税收彼此别离的准则。在实践工作中,管帐准则如与税收准则不一致或不和谐的,应按管帐准则进行核算,交税时再做调整(《税务管帐研讨》,盖地)。”
综上,笔者以为在管帐实务中,真实没有必要将视同出售管帐事项的处理具体规则得形形色色,管帐实务工作者也无需为此大伤脑筋,何况,终究哪些事务需求交税调整,哪些不需求交税调整并不是原封不动的。比方:在2007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法令》第二十五条以罗列的办法规则了应该进行交税调整视同出售行为,原文:“企业发作的非钱银性自产交流,以及将货品、产业、劳务用于捐献、偿债、资助、集资、广告、样品、员工福利或许赢利分配等用处的,应当视同出售货品、转让产业或许供给劳务,但国务院财务、税务主管部门还有规则的在外”。这个视同出售的规模与曾经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法令》的规则,以及财务部《企业履行现行管帐准则有关问题的回答》规则都不相同。这再次提示咱们,管帐准则和税法的差异存在的必定性。咱们无需人为地让一方去习惯另一方,不然到头来是防不胜防。仍是刘玉廷司长那句话“在实践工作中,管帐准则如与税收准则不一致或不和谐的,应按管帐准则进行核算,交税时再做调整”。这样做,既确保了管帐与税法的相对独立,使得二者都能更好地完成各自的质量方针,一起,又使得管帐实务工作者可以轻松面临管帐准则和税法,省去了绕来绕去的费事,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