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什么是诈骗罪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21 02:46
一、什么是欺诈罪
欺诈罪,依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则,是指以不合法占有为意图,用虚拟现实或许隐秘本相的办法,骗得数额较大的公私资产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
本罪侵略的客体是公私资产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尽管也运用某些欺诈手法,乃至也寻求某些不合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略的客体不是或许不限于公私产业所有权。所以,不构成欺诈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归于侵略人身权利罪。
欺诈罪侵略的目标,仅限于国家、团体或个人的资产,而不是骗得其他不合法利益。其目标,也应扫除金融机构的借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则了借款欺诈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运用欺诈办法骗得数额较大的公私资产。欺诈行为使对方发作过错知道,对方发作过错知道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造成的;即便对方在判别上有必定的过错,也不阻碍欺诈行为的建立。因为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使别人发作过错的知道,并因为过错的知道来处理自己的产业。依据本条的规则,欺诈公私资产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依据有关司法解释,欺诈罪的数额较大,以2000元为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欺诈未遂的,不构成犯罪。欺诈未遂,情节严峻的,也应当科罪并依法处分。
(三)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到达法定刑事责任年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本钱罪。即到达16周岁,都可以构本钱罪的主体。
(四)片面要件
本罪在片面方面表现为直接成心,而且具有不合法占有公私资产的意图。
三、处分
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许控制,并处或许单处分金;
2、数额巨大或许有其他严峻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许有其他特别严峻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许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