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吃8个月药到医院复查发现医院弄错,医疗纠纷患者怎样维权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09 22:10
患者吃了近8个月药复查才知医院弄错了,这样的状况是否构成医疗纠纷呢?接下因由听讼网的小编为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患者吃8个月药到医院复查发现医院弄错,医疗纠纷患者怎样维权方面的常识,欢迎我们阅览!
【事情通过】
患者吃了近8个月药复查才知医院弄错了血管斑块1.9毫米陈述单打成19毫米
省中医医院供认操作失误患者忧虑身体被药危害
李先生颈动脉血管里拍片查出有一个5×19毫米的斑块,医生依照此片给他开了药,他坚持吃了几个月,复查时意外得知,最初拍片的医生因手误,错将1.9毫米打成了19毫米。
医治郁闷症查出血管有斑块
市民李先生,40岁,此前一向郁闷焦虑,2015年7月在省中医医院住院医治时做了B超查看。
李先生说,主治医生看了B超单子,说颈动脉血管里斑块挺大,给开了三种药分别是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吩咐他要必定坚持每天吃药。
“医生说,假如这个斑块跟着血液迟疑进入大脑或心脏易发作脑梗、心梗……吃这几种药仅仅操控它,并且特别不能激动。”李先生说,自从出院后,他天天就跟药打交道。
复查发现原B超单数据犯错
本年3月9日,李先生到省中医医院复查。“其时拍完片子问医生,医生说都好着呢。我不信,让他细心看看,人家说没问题。”李先生拿出上一年7月拍片出的陈述单,医生看后又给他查看了三遍,也没问题,所以医生从电脑中调取上一年李先生拍过的片子查看,显现的数据为0.186厘米,即1.86毫米,并非19毫米。
李先生说,其时工作人员叫来上一年给他拍片的那位工作人员,看后供认是自己粗枝大叶,并对李先生道了歉。“斑块无缘无故多了17毫米,我吃了8个月的药了,他们却说陈述犯错了。”李先生说,抱歉就能处理问题吗?
昨日上午,在李先生供给的两张查看陈述单上,华商报记者看到,标示日期为2015年7月14日的这张陈述单上写道:右侧锁骨下动脉后壁探及5.6×19mm低回声斑块……而在3月9日拍片打出的陈述单上,则没这些数据了。
患者:忧虑药吃多了有影响
昨日,该院B超室的负责人解说说,当事医生换算时出的问题,但吃这些药关于李先生颈动脉血管里斑块医治也有协助的,她将李先生两次拍片的记载调取后说,第一次其斑块为1.9毫米,第2次这个数据仍然有,仅仅斑块的巨细缩小到1.1毫米,“数据在1.5毫米以上的,才会打进陈述单里,并不是说李先生血管里的斑块就消失了。”该负责人说,此事医院医患办正在处理。
李先生说,医患办的处理方法是交还他这8个月来的买药钱。
关于医生的说法,李先生并不认同,“假如最初陈述单上没有错写,或许这种病是细微的,甚至于能够疏忽不必吃药,但却当成一种严峻的病来医治,这种身心的危害,不是一句对不住、交还药钱就能处理的……”
【法令解读】
发作医疗事故或其他医疗纠纷,患者及其亲属应当怎么进行正确处置?
发作医疗纠纷,患者应当当即要求医院仿制“客观性病历材料”、封存“主观性病历材料”和疑似输液、输血、打针、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现场什物。
1.首要,患者应当当即要求医院仿制“客观性病历材料”。所谓“客观性病历材料”包含:
①门诊病历、②住院志、③体温单、③医嘱单、④化验单(查验陈述)、⑤医学影像查看材料、⑥特别查看同意书、⑦手术同意书、⑧手术及麻醉记载单、⑨病理材料、⑩护理记载,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则的其他病历材料。
对客观性病历材料,患方能够要求复印,医疗组织有供给仿制病历的责任;医疗组织应当供给复印或许仿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许仿制的病历材料上加盖证明印记。
复印或许仿制病历材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医疗组织能够依照省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则的收费规范收取工本费。
2.其次,患者应当当即要求医院封存“主观性病历材料”。所谓“主观性病历材料”包含:①逝世病例评论记载、②疑问病例评论记载、③上级医生查房记载、④会诊定见、⑤病程记载。关于主观性病历材料,患方不能要求复印,但是在发作医疗纠纷时能够要求封存。
3.疑似输液、输血、打针、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指引起患者逝世、残疾、安排器官危害、功能障碍以及其他显着人身危害的成果。
医患两边应当一起对现场什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什物由医疗组织保管;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求对血液进行封存保存的,医疗组织应当告诉供给该血液的采供血组织派员参与。
需求查验的,应当由两边一起指定的、依法具有查验资历的查验组织进行查验;两边无法一起指守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事情通过】
患者吃了近8个月药复查才知医院弄错了血管斑块1.9毫米陈述单打成19毫米
省中医医院供认操作失误患者忧虑身体被药危害
李先生颈动脉血管里拍片查出有一个5×19毫米的斑块,医生依照此片给他开了药,他坚持吃了几个月,复查时意外得知,最初拍片的医生因手误,错将1.9毫米打成了19毫米。
医治郁闷症查出血管有斑块
市民李先生,40岁,此前一向郁闷焦虑,2015年7月在省中医医院住院医治时做了B超查看。
李先生说,主治医生看了B超单子,说颈动脉血管里斑块挺大,给开了三种药分别是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吩咐他要必定坚持每天吃药。
“医生说,假如这个斑块跟着血液迟疑进入大脑或心脏易发作脑梗、心梗……吃这几种药仅仅操控它,并且特别不能激动。”李先生说,自从出院后,他天天就跟药打交道。
复查发现原B超单数据犯错
本年3月9日,李先生到省中医医院复查。“其时拍完片子问医生,医生说都好着呢。我不信,让他细心看看,人家说没问题。”李先生拿出上一年7月拍片出的陈述单,医生看后又给他查看了三遍,也没问题,所以医生从电脑中调取上一年李先生拍过的片子查看,显现的数据为0.186厘米,即1.86毫米,并非19毫米。
李先生说,其时工作人员叫来上一年给他拍片的那位工作人员,看后供认是自己粗枝大叶,并对李先生道了歉。“斑块无缘无故多了17毫米,我吃了8个月的药了,他们却说陈述犯错了。”李先生说,抱歉就能处理问题吗?
昨日上午,在李先生供给的两张查看陈述单上,华商报记者看到,标示日期为2015年7月14日的这张陈述单上写道:右侧锁骨下动脉后壁探及5.6×19mm低回声斑块……而在3月9日拍片打出的陈述单上,则没这些数据了。
患者:忧虑药吃多了有影响
昨日,该院B超室的负责人解说说,当事医生换算时出的问题,但吃这些药关于李先生颈动脉血管里斑块医治也有协助的,她将李先生两次拍片的记载调取后说,第一次其斑块为1.9毫米,第2次这个数据仍然有,仅仅斑块的巨细缩小到1.1毫米,“数据在1.5毫米以上的,才会打进陈述单里,并不是说李先生血管里的斑块就消失了。”该负责人说,此事医院医患办正在处理。
李先生说,医患办的处理方法是交还他这8个月来的买药钱。
关于医生的说法,李先生并不认同,“假如最初陈述单上没有错写,或许这种病是细微的,甚至于能够疏忽不必吃药,但却当成一种严峻的病来医治,这种身心的危害,不是一句对不住、交还药钱就能处理的……”
【法令解读】
发作医疗事故或其他医疗纠纷,患者及其亲属应当怎么进行正确处置?
发作医疗纠纷,患者应当当即要求医院仿制“客观性病历材料”、封存“主观性病历材料”和疑似输液、输血、打针、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现场什物。
1.首要,患者应当当即要求医院仿制“客观性病历材料”。所谓“客观性病历材料”包含:
①门诊病历、②住院志、③体温单、③医嘱单、④化验单(查验陈述)、⑤医学影像查看材料、⑥特别查看同意书、⑦手术同意书、⑧手术及麻醉记载单、⑨病理材料、⑩护理记载,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则的其他病历材料。
对客观性病历材料,患方能够要求复印,医疗组织有供给仿制病历的责任;医疗组织应当供给复印或许仿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许仿制的病历材料上加盖证明印记。
复印或许仿制病历材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医疗组织能够依照省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则的收费规范收取工本费。
2.其次,患者应当当即要求医院封存“主观性病历材料”。所谓“主观性病历材料”包含:①逝世病例评论记载、②疑问病例评论记载、③上级医生查房记载、④会诊定见、⑤病程记载。关于主观性病历材料,患方不能要求复印,但是在发作医疗纠纷时能够要求封存。
3.疑似输液、输血、打针、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指引起患者逝世、残疾、安排器官危害、功能障碍以及其他显着人身危害的成果。
医患两边应当一起对现场什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什物由医疗组织保管;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求对血液进行封存保存的,医疗组织应当告诉供给该血液的采供血组织派员参与。
需求查验的,应当由两边一起指定的、依法具有查验资历的查验组织进行查验;两边无法一起指守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