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政策及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10 16:01
事务款待费是指企业为出产、运营事务的合理需求而发作的而付出的应付费用。它是企业出产运营中所发作的实实在在、有必要的费用开销,是企业进行正常运营活动有必要的一项成本费用,但由于其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因而税法对其税前扣除有限制,仅答应按必定规范扣除。本文将详细叙述事务款待费的税前扣除方针及管帐处理办法。
一、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份额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法施行法令》(以下简称《施行法令》)第四十三条规则:企业发作的与出产运营活动有关的事务款待费开销,依照发作额的 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越当年出售(运营)收入的 5‰。
假定某企业 2009 年的出售(运营)收入是 25 000 万元,企业当年实践发作的事务款待费是 120 万元。则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额的调整金额核算过程如下:事务款待费扣除规范=25 000×0.5%=125 万元; 实践发作额的 60%=120×60%=72 万元,低于扣除规范,所以应按实践发作额的 60%扣除;应调增应交税所得额:120-72=48 万元。
二、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方针应掌握四要点
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方针首要掌握以下四点:
1. 《施行法令》规则,不管企业的事务款待费实践发作多少,最多只能依照发作额的 60%扣除。也就是说,只需企业发作事务款待费,就需求至少作 40%的交税调整。曾经,不管原《企业所得税法》仍是《外资企业所得税法》都不存在这种将事务款待费先打六折, 再核算剩下部分是否可扣除的规则。
2. 在事务款待费实践发作额的60%中,可扣除上限不得超越企业出售(运营)收入的 5‰。 相对于原《外商出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中按事务收入来核算事务款待费的扣除规范(依据事务收入巨细,最高可按事务收入的 1%核算扣除)而言,扣除份额大幅下降。
3. 事务款待费的税前扣除规范不分职业,都按一致规范履行。改动了原《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则的区别不同职业,按不同的扣除规范核算扣除额。
4. 在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只需发作事务款待费,就必定需求调增应交税所得额。为防止不必要多交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更应该作好事务款待费预算,严厉控制事务款待费的开销。
三、事务款待费的列支规模
在事务款待费的列支规模上,不管是财政管帐制度仍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精确的界定。在实践中,事务款待费列支的详细规模一般如下:
(1)因企业出产运营需求而请客或用于工作餐的开支;
(2)因企业出产运营需求赠送纪念品的开支;
(3)因企业出产运营需求而发作的旅游景点观赏费、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
(4)因企业出产运营需求而发作的事务联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税法规则,企业应将事务款待费与会议费严厉区别,不得将事务款待费挤入会议费。交税人发作的与其运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供给证明材料的,应可以供给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据,不然不得在税前扣除。在事务款待费用核算中要按规则的科目进行归集,假如不按规则而将归于事务款待费性质的开销躲藏在其他科目,不答应税前扣除。
一般来讲,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事务款待费,但假如礼品是交税人自行出产或经过托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符号及宣扬效果的,也可作为事务宣扬费。一起,要严厉区别企业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不合法开销,对这些开销不能作为事务款待费在税前扣除。事务款待费仅限于与企业出产运营活动有关的款待开销,与企业出产运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赏、为企业出售产品而发作的佣钱以及付出给个人的劳务开销也都不得列支事务款待费。
四、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基数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履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告诉》(国税函[2009]202号)清晰,企业在核算事务款待费、广告费和事务宣扬费等费用的扣除限额时,其出售(运营)收入额应包含《施行法令》规则的视同出售(运营)收入额。
作为核算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基数的出售(运营)收入详细包含:主营事务收入、其他事务收入和视同出售收入。
1.主营事务收入:是扣除其他扣头以及出售退回后的净额。交税人运营事务中发作的现金扣头计入财政费用,其他扣头及出售退回,一概以净额反映在主营事务收入中。
2.其他事务收入:包含依照管帐制度核算的其他事务收入,以及在本钱公积中反映的债款重组收益、承受捐献财物、财物评价增值及依据税收规则应在当期承认的其他事务收入。对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依据规则,出售(运营)收入是交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查看后确实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交税调整添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核算事务款待费的基数。
3.视同出售收入:视同出售是指管帐上不作为出售核算,而在税收上作为出售、承认收入计缴税金的产品或劳务的搬运行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财物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告诉》(国税函[2008]828号)规则,企业将财物(克己或外购)用于市场推广或出售、外交应付、职工奖赏或福利、对外捐献、其他改动财物一切权属(非钱银性财物用于出资、分配、捐献、赔偿债款等方面)的用处等移交别人的景象,应按规则视同出售确认收入。
因而,企业核算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事务款待费,应以上述规则的出售(运营)收入即主营事务收入、其他事务收入和视同出售收入之和为基数核算确认。对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依据规则,出售(运营)收入是交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查看后确实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交税调整添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核算事务款待费的基数。财政人员在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必定不行忘掉视同出售收入也归于事务款待费计税收入基数的规模。
事务款待费的管帐处理 《企业管帐制度》规则:办理费用,是指企业为安排和办理企业出产运营所发作的办理费用,包含企业董事会和行政办理部分在企业的运营办理中发作的,或许应当由企业一致担负的公司经费……事务款待费……等。《企业管帐制度》要求事务款待费的管帐处理应当计入“办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事务款待费”,但这仅仅一般性的规则。依据“区分收益性开销与本钱性开销准则”、“实践成本准则”、“配比准则”等管帐核算的一般准则,对如企业在筹建期间发作的事务款待费,按管帐制度应计入“长时间待摊费用———开办费”。现行企业管帐制度规则,开办费应当在开端出产运营并获得运营收入时中止归集,也就是说,开办费应当在开端出产运营的当月一次计入当月的损益。
为简化核算,一般企业发作的一切事务款待费开销都计入“办理费用”科目。职工报销时?管帐分录为:借:办理费用———事务款待费,贷: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
假如企业发作的事务款待费金额比较大,触及部分多,应该将出售部分的事务款待费开销计入“运营费用”科目,其他部分发作的事务款待费计入办理费用科目。管帐分录同上。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一、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份额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法施行法令》(以下简称《施行法令》)第四十三条规则:企业发作的与出产运营活动有关的事务款待费开销,依照发作额的 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越当年出售(运营)收入的 5‰。
假定某企业 2009 年的出售(运营)收入是 25 000 万元,企业当年实践发作的事务款待费是 120 万元。则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额的调整金额核算过程如下:事务款待费扣除规范=25 000×0.5%=125 万元; 实践发作额的 60%=120×60%=72 万元,低于扣除规范,所以应按实践发作额的 60%扣除;应调增应交税所得额:120-72=48 万元。
二、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方针应掌握四要点
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方针首要掌握以下四点:
1. 《施行法令》规则,不管企业的事务款待费实践发作多少,最多只能依照发作额的 60%扣除。也就是说,只需企业发作事务款待费,就需求至少作 40%的交税调整。曾经,不管原《企业所得税法》仍是《外资企业所得税法》都不存在这种将事务款待费先打六折, 再核算剩下部分是否可扣除的规则。
2. 在事务款待费实践发作额的60%中,可扣除上限不得超越企业出售(运营)收入的 5‰。 相对于原《外商出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中按事务收入来核算事务款待费的扣除规范(依据事务收入巨细,最高可按事务收入的 1%核算扣除)而言,扣除份额大幅下降。
3. 事务款待费的税前扣除规范不分职业,都按一致规范履行。改动了原《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则的区别不同职业,按不同的扣除规范核算扣除额。
4. 在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只需发作事务款待费,就必定需求调增应交税所得额。为防止不必要多交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更应该作好事务款待费预算,严厉控制事务款待费的开销。
三、事务款待费的列支规模
在事务款待费的列支规模上,不管是财政管帐制度仍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精确的界定。在实践中,事务款待费列支的详细规模一般如下:
(1)因企业出产运营需求而请客或用于工作餐的开支;
(2)因企业出产运营需求赠送纪念品的开支;
(3)因企业出产运营需求而发作的旅游景点观赏费、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
(4)因企业出产运营需求而发作的事务联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税法规则,企业应将事务款待费与会议费严厉区别,不得将事务款待费挤入会议费。交税人发作的与其运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供给证明材料的,应可以供给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据,不然不得在税前扣除。在事务款待费用核算中要按规则的科目进行归集,假如不按规则而将归于事务款待费性质的开销躲藏在其他科目,不答应税前扣除。
一般来讲,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事务款待费,但假如礼品是交税人自行出产或经过托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符号及宣扬效果的,也可作为事务宣扬费。一起,要严厉区别企业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不合法开销,对这些开销不能作为事务款待费在税前扣除。事务款待费仅限于与企业出产运营活动有关的款待开销,与企业出产运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赏、为企业出售产品而发作的佣钱以及付出给个人的劳务开销也都不得列支事务款待费。
四、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基数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履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告诉》(国税函[2009]202号)清晰,企业在核算事务款待费、广告费和事务宣扬费等费用的扣除限额时,其出售(运营)收入额应包含《施行法令》规则的视同出售(运营)收入额。
作为核算事务款待费税前扣除基数的出售(运营)收入详细包含:主营事务收入、其他事务收入和视同出售收入。
1.主营事务收入:是扣除其他扣头以及出售退回后的净额。交税人运营事务中发作的现金扣头计入财政费用,其他扣头及出售退回,一概以净额反映在主营事务收入中。
2.其他事务收入:包含依照管帐制度核算的其他事务收入,以及在本钱公积中反映的债款重组收益、承受捐献财物、财物评价增值及依据税收规则应在当期承认的其他事务收入。对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依据规则,出售(运营)收入是交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查看后确实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交税调整添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核算事务款待费的基数。
3.视同出售收入:视同出售是指管帐上不作为出售核算,而在税收上作为出售、承认收入计缴税金的产品或劳务的搬运行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财物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告诉》(国税函[2008]828号)规则,企业将财物(克己或外购)用于市场推广或出售、外交应付、职工奖赏或福利、对外捐献、其他改动财物一切权属(非钱银性财物用于出资、分配、捐献、赔偿债款等方面)的用处等移交别人的景象,应按规则视同出售确认收入。
因而,企业核算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事务款待费,应以上述规则的出售(运营)收入即主营事务收入、其他事务收入和视同出售收入之和为基数核算确认。对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依据规则,出售(运营)收入是交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查看后确实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交税调整添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核算事务款待费的基数。财政人员在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必定不行忘掉视同出售收入也归于事务款待费计税收入基数的规模。
事务款待费的管帐处理 《企业管帐制度》规则:办理费用,是指企业为安排和办理企业出产运营所发作的办理费用,包含企业董事会和行政办理部分在企业的运营办理中发作的,或许应当由企业一致担负的公司经费……事务款待费……等。《企业管帐制度》要求事务款待费的管帐处理应当计入“办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事务款待费”,但这仅仅一般性的规则。依据“区分收益性开销与本钱性开销准则”、“实践成本准则”、“配比准则”等管帐核算的一般准则,对如企业在筹建期间发作的事务款待费,按管帐制度应计入“长时间待摊费用———开办费”。现行企业管帐制度规则,开办费应当在开端出产运营并获得运营收入时中止归集,也就是说,开办费应当在开端出产运营的当月一次计入当月的损益。
为简化核算,一般企业发作的一切事务款待费开销都计入“办理费用”科目。职工报销时?管帐分录为:借:办理费用———事务款待费,贷: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
假如企业发作的事务款待费金额比较大,触及部分多,应该将出售部分的事务款待费开销计入“运营费用”科目,其他部分发作的事务款待费计入办理费用科目。管帐分录同上。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