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如何正确认定抢劫罪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8 08:26
尽管我国的国民素质都在进步,可是仍是会有人做违法的作业,其间掠夺算违法里边比较恶劣的罪行了。对掠夺罪进行确定,是科罪之前很重要的一步。经过确定,假如归于掠夺违法的话,那么就会按照《刑法》中对掠夺罪的量刑作出处分。那我们知道这个掠夺罪怎样确定吗?听讼网小编整理了相关材料,将在下文中为您做具体答复。
一、掠夺罪怎样确定
掠夺罪(刑法第263条),是以不合法占有为目的,对资产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运用暴力、钳制或其他办法,强即将公私资产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施行冲击或许强制。掠夺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冲击或强制,借以扫除被害人的抵挡,然后劫取别人资产的行为。这儿的其他办法,是指行为人施行暴力、钳制办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抵挡或不能抵挡的办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够构成掠夺罪的主体。
1、掠夺罪是侵略产业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严峻的违法。在一般情况下,凡是以不合法占有为目的,用暴力、钳制或许其他办法,强行攫取公私资产的行为,就具有了掠夺罪的根本特征,构成了掠夺罪。立法上没有掠夺的数额和情节的限制性规则。可是按照本法第13条的规则,情节明显细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构成了掠夺罪。例如:青少年偶然进行恶作剧式的掠夺行为很有控制、数额极端有限,如强索少数资产,抢吃少数食物等,由于情节明显细微,危害不大,归于一般违法行为,尚不构成掠夺罪。
2、由于婚姻、家庭胶葛,一方抢回彩礼、陪嫁物,或许强行切割并拿走家庭共有产业的,即便抢回、拿走的比例多了,以及相似的民事胶葛,也归于民事、婚姻胶葛中处理办法不妥的问题,不具有不合法侵占别人资产的目的,不构成掠夺罪。
3、为子女离婚、出嫁女儿暴死等作业所激怒,而纠合亲朋多人去砸毁对方家庭资产,抢吃粮菜鸡猪,归于婚姻家庭胶葛中的泄愤、报复行为,一般应做好调停作业,妥善处理,不要作为掠夺论处。
4、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掠夺、争夺刑事案件适用法令若干问题的定见》第7条第2款规则:“掠夺赌资、违法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掠夺罪科罪,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掠夺目标,一般不以掠夺罪科罪处分。构成其他违法的,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则处分。”即行为人仅以所输赌资或所赢赌资作为掠夺目标的,不构成掠夺罪。
那么,掠夺罪与争夺罪怎样区别呢?
1、掠夺罪表现为当场运用暴力、钳制或其他强制办法,强行劫取公私资产,而争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开攫取数额较大的资产,使别人来不及抵挡;
2、掠夺罪不光侵略了别人的产业权利,还侵略了别人的人身权利,而争夺罪只侵略了产业权利;
3、掠夺罪对资产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争夺罪要求争夺的资产数额较大。依据有关司法解释,争夺公私资产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可是,带着凶器争夺,或许犯争夺罪后,为窝藏赃物、抵抗抓捕或许消灭罪证而当场运用暴力或许以暴力相威胁的,都构成掠夺罪。
4、掠夺是运用暴力以及足以限制别人使别人不敢抵挡的办法强取资产,而争夺尽管也有一个抢字,但它不依托暴力的强制,而是乘人不备攫取,依托的是突然性,快速与灵敏,根本归于巧取的违法,而不像抢窃是豪夺的办法。别的依据法令的规则,带着凶器争夺的以掠夺论,这个凶器一般指控制刀具,也包含其他足以致人重伤逝世的用具。只需行为人片面上目的在违法中运用,客观上该凶器处在随时可用的状况,就足以转化为掠夺罪。至于是否向被害人显现,不影响违法的构成。
二、怎样判刑
(一)处分: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钳制或许其他办法掠夺公私资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偷盗、欺诈、争夺罪,为窝藏赃物、抵抗抓捕或许消灭罪证而当场运用暴力或许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则科罪处分;
带着凶器争夺的,按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则科罪处分;
第二百八十九条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逝世的,按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则科罪处分。破坏或许抢走公私资产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按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依的规则科罪处分。
(二)加剧处分的景象:有下列景象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许死刑。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
1、入户掠夺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掠夺的;
3、掠夺金融机构的;
4、屡次掠夺或掠夺巨额的;
5、掠夺致人重伤、逝世的;
6、假充军警掠夺的;
7、持枪掠夺的;
8、掠夺军用物资或许抢险、救灾、救助物资的。
经过听讼网小编答复了掠夺罪怎样确定的问题,相信你对这方面有了新的了解和新的知道。实践中对掠夺罪进行确定,是为了承认实际中的行为终究构成的是怎样的违法,假如不进行确定的话,就有或许定错罪,那么对当事人来讲无疑是不公平的。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