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改革评估与发展对策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14 13:46

本文首要介绍了我国乡镇员工医疗稳妥准则变革评价、我国乡镇员工医疗稳妥准则变革面临的应战、我国乡镇员工医疗稳妥准则打开对策、有关乡镇员工医疗稳妥报销份额,具体的内容请阅览下文。
乡镇员工医保准则变革评价与打开对策
我国乡镇员工医疗稳妥准则变革,从1994年国务院确认的两江(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试点开端,到1998年底医疗稳妥变革在全国全面推进,至今已有12个年初,取得了严重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一、我国乡镇员工医疗稳妥准则变革评价
(一)根本医疗保证准则系统结构根本构成
现在,我国的根本医疗保证准则根本上完成了体系转轨和机制转轨。在体系上,完成了从本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福利型向社会医疗稳妥型的转轨,一起,在新准则下,施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费用分耽医疗服务竞赛、费用操控以及社会化办理等新的运转机制。在准则层面上,开端构成了以根本医疗稳妥为主体,以多种方式的弥补医疗稳妥(如商业健康稳妥、公务员弥补医疗稳妥等)为弥补,以社会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证系统的根本结构。
(二)医疗稳妥准则掩盖规划敏捷扩展,基金运转杰出
到2005年底,全国参加根本医疗稳妥人数为13783万人,其间参保员工1002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3761万人;2005年全年根本医疗稳妥基金收入1405亿元,开销1079亿元,年底根本医疗稳妥基金累计总存1278亿元,其间统筹基金总存750亿元,个人账户堆集528亿元。
(三)推进了医疗服务范畴的竞赛和健康打开
因为政府鼓舞在医疗卫生范畴打开竞赛,一些有实力的民间经济力气开端介入,民营医疗组织不断涌现,卫生组织从1992年的204787个增加到2003年的291323个,其间民营组织从1992年的8225个增加到2003年的14932个。医师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曾经有了显着的增加,使宽广乡镇居民在治病时有了更多的挑选。
(四)开端按捺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加
根本医疗稳妥用药规划、根本医疗稳妥治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规划和付出规范,以及根本医疗稳妥费用结算方法等办理办法加强了对医疗服务供方的束缚,促使其供给本钱更低,功率更高的服务。别的,医疗稳妥准则变革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参保人员的就医方法和医疗消费观的改变。据统计,1990年—1998年卫生系统归纳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年增加率别离为25.0%和23.7%,2001年别离下降为9%和5%。近几年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增加均匀别离约为13%和11%,阐明医疗稳妥准则变革的一系列办法开端按捺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加。
二、我国乡镇员工医疗稳妥准则变革面临的应战
(一)社会医疗稳妥掩盖人群有限,恰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没有社会医疗稳妥
现在我国根本医疗稳妥准则根本只在乡镇员工中施行,这就意味着乡镇自由职业者或个体劳动者、城乡非劳动者和宽广的乡村劳动者,得不到根本医疗稳妥。到2005年底虽然有1.37多亿人参保,但首要掩盖规划仍是曩昔的公费、劳保医疗准则享用的目标。统计资料显现,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现已到达7590亿元,其间居民个人开销到达4071亿元(占54%),阐明可以享用国家根本医疗稳妥准则的仍是少数人。表2反映的是现在我国居民医疗保证方法。
跟着我国商场经济的打开、国有企业变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切制结构发作的严重改变,乡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非公有制单位的劳动者现已成为首要从业人群。假如根本医疗稳妥准则的掩盖面仍仅限于乡镇员工的规划,显然是不合适的,对绝大多数公民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二)医疗卫生体系变革没有到位,医、雹患三方联系没有理顺
医疗卫生体系的变革是联系到根本医疗保证准则能否顺畅推进的要害。医疗卫生体系包含医疗组织的补偿机制和药品出产、流转体系。跟着商场经济体系的树立,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规划逐渐下降,医院以运营收入为主,寻求经济效益成为医院的运营动机。在我国,操控医院过度寻求赢利一向是个难题。
药品的出产和流转范畴也存在一些问题,遍及的现象是药品虚高定价,严重影响了顾客的利益。根本医疗稳妥基金除了要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能进步级正常原因带来的费用压力外,还要接受因为医药卫生体系变革的滞后所带来的检测。
(三)政府对卫生资源投入少,资源装备不合理
变革以来,政府投入到卫生事业的资金比重从前期的逐年下降后,维持在较低水平上。一起个人卫生开销增加敏捷,2002年后稍有下降,但一向维持在较高水平上。
政府财务对卫生资源投入的缺少,对医疗稳妥准则产生了非常晦气的影响,医疗稳妥基金一直处于绰绰有余的状况。与此一起,因为医疗服务结构不顺,没有合理地分化患者的医疗需求,使资金流向高本钱的大医院,使有限的医保资金没有得到有用的使用。
三、我国乡镇员工医疗稳妥准则打开对策
(一)强化政府在社会医疗保证中的职责
政府需求经过树立社会医疗稳妥来保证国民的根本医疗需求,进步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社会医疗稳妥归于政府行为,政府是稳妥方案的承办者,政府在社会医疗稳妥施行过程中承当着相应的职责以表现医疗保证准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处理社会弱势团体的医疗保证问题是政府应该承当的重要职责。
当时,因为政府职责缺失、医疗稳妥准则规划的局限性和准则之间缺少配套和联接,最终使社会弱势团体游离于医疗保证准则之外,没有得到体系上的维护。社会弱势团体迫切需求根本的医疗保证,亟需归入社会医疗稳妥掩盖规划,可是其自身又无力承当医疗稳妥费,然后构成了有医疗需求却无法得到保证的对立。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迈、疾病或许损失劳动才能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取得物质协助的权力。国家打开为公民享用这些权力所需求的社会稳妥、社会救助和医疗卫生事业”政府要在树立社会医疗救助机制,保证弱势团体的根本医疗需求上发挥主导效果,自动重视困难人群、弱势团体以及一些医疗费用花费巨大、个人负担过重人群的生活状况,加速研讨和树立社会医疗救助准则,加大对弱势团体搀扶资金的投入力度,清晰救助规划、救助方法和救助力度。在筹资机制上,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气广泛参加;在医疗服务上,经过合理装备医疗卫生资源,打开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协助困难团体取得根本的医疗保证。
(二)逐渐扩展医疗稳妥掩盖规划
不断扩展社会医疗稳妥掩盖规划是保证社会医疗稳妥准则可持续打开的重要条件,也是完成宪法所赋予的整体公民享有社会保证权力的需求。为了不断拓宽医疗稳妥掩盖人群,可以考虑依照“三步走”的战略打开。第一步,做好乡镇员工的参保作业,要点研讨处理困难、破产、改制企业员工及退休人员的医疗保证问题;第二步,把医疗稳妥掩盖规划扩展到乡镇一切从业人员,要点处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及社会弱势团体、灵敏工作人员和进城务工农人的参保问题;第三步,树立与小康社会相习惯的全民医疗稳妥,使乡镇居民均可享用到医疗稳妥待遇。
当时,部分地区社会医疗稳妥的掩盖规划已走完了第一步,社会医疗稳妥已掩盖到了大部分乡镇员工。习惯经济社会打开的需求,当时社会医疗稳妥的掩盖规划有必要做到“三个打破”:一是习惯一切制结构多元化打开的趋势,打破一切制的边界,使医疗稳妥从国有、乡镇团体单位员工参保向混合一切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拓宽;二是习惯工作方法多样化的特色,打破员工身份边界,使医疗稳妥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员工向灵敏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员工家族及各种工作方式的社会从业人员拓宽;三是习惯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求,打破城乡户口边界,使医疗稳妥向乡镇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劳动者和进城务工农人、失地农人拓宽,逐渐构建掩盖社会整体公民的医疗保证系统。
(三)活跃打开商业健康稳妥
商业健康稳妥可以满意多种医疗保证的需求,也具有较强的抵挡危险才能,是一种较为老练,也更高档的弥补性医疗稳妥。构建一个完善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医疗保证系统,商业健康稳妥的效果不行忽视。在经济发达国家,商业健康稳妥非常遍及,人们在具有根本医疗保证的一起,经过购买商业健康稳妥,来满意超出根本保证的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如美国,85%以上的人口具有各种商业健康稳妥。1996年我国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达1700亿元,而商业健康稳妥(包含健康稳妥)保费收入只要13亿元,全国人均不到1元,只占医疗服务费用的0.76%,不到GDP的万分之二。现在商业健康稳妥没有发挥其在构筑乡镇员工多层次医疗保证系统和进步公民健康水平中的应有效果。
根本医疗稳妥遵从“低水平、广掩盖”的准则,首要供给根本医疗稳妥,这为商业健康稳妥留下了宽广的打开空间。商业健康稳妥打开的方向:一是根本医疗稳妥没有掩盖的项目和费用,如根本医疗稳妥“三个目录”之外的药品、治疗和服务费用;二是根本医疗稳妥没有掩盖的人群,如乡镇赋闲人员、没有医疗保证的老人和儿童,以及没有被医疗稳妥准则掩盖的农人。商业稳妥公司一方面应该开办更多更好的商业健康稳妥业务,为患者供给优质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大宣扬力度,使大众树立稳妥认识,防患于未然。政府也需求从我国树立乡镇员工多层次医疗保证系统的需求动身,改进宏观办理,完善法规和准则,并在商业健康稳妥打开初期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在严厉批阅的条件下,恰当放宽国外商业稳妥组织进入我国医疗稳妥商场的约束,凭借世界本钱和先进办理经验,推进我国商业健康稳妥商场的打开。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