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管理经验和探索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4 07:17摘要:《中共中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提出要探究树立多方法的乡村养老稳妥准则。从现在各地已展开乡村养老稳妥准则变革的状况来看,一些当地不只在乡村养老稳妥基金的筹措和管理上形成了几种方法,并且也展开着一些新途径的探究,积累了一些可学习的经历。对这些经历和途径加以总结,关于进一步推进乡村养老稳妥准则的变革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村养老稳妥;基金;稳妥证质押借款
一、几种乡村养老稳妥筹资方法
从各地变革的实践来看,在乡村养老稳妥基金的筹措上首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以烟台为代表的“政府倡议、个人自愿”方法。首要以农人个人缴费为主,政府在乡村养老稳妥的展开中只起方针倡议和推进效果,对农人参保不补助。一种是以青岛为代表的“个人缴费、团体补助、政府扶持相结合”方法,实施财务补助和兜底。这种方法采纳行政诺言支撑的方法,财务补助资金答应先行“挂账”,视状况分期付出到位。别的一种就是以姑苏为代表的以政府高补助为特征的社会稳妥与社会福利相结合方法。政府关于推广乡村养老稳妥准则之前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其以上的晚年农人无条件给予补助。正常参保人员实施个人、团体和财务别离担负50%的缴费方针,并且财务补助资金当期悉数到位。这三种方法反映了我国乡村养老稳妥准则开展的三个不同阶段,表现了经济基础与准则方法挑选之间的相互关系。烟台方法表现了政府以最小职责树立乡村社会养老稳妥准则的杰出希望,但它既难以调集农人的积极性,也难以反映准则的公平性,无疑终将筛选。而青岛方法与姑苏方法则代表了中国乡村社会养老稳妥准则开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方法,青岛方法是中国乡村社会养老稳妥准则进入初级阶段的首要方法,姑苏方法则是树立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高级阶段的首要方法。整体而言,笔者以为在乡村养老稳妥基金筹措方法的挑选上必须坚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开展水平相适应”和“个人担负、财务补助和团体补助”相结合准则。
二、乡村养老稳妥基金筹措途径的探究
一是可探究经过乡村土地承揽权流转来筹措乡村养老稳妥资金。乡村土地承揽权流转是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即在坚持农户对土地承揽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会集播种,规模经营,产品则在承揽者和实践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农人依据土地的承揽权得到用以确保基本生活的相应收益。经过土地承揽权和使用权的别离,完结乡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既为农人供给基本生活确保,又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既进步土地对农人的确保效果,又进步土地的经济功率。从准则条件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没有改动现有乡村的土地准则,契合中心“承揽经营权30年不变”的方针。实施股份制后,土地的一切权仍归村团体经济组织一切,承揽权归承揽者一切,转让的仅仅土地的使用权[1].在具体操作中,可在科学测算、加强试点的基础上,将农人的土地转让所得,拿出一个固定的比例,用于树立农人的养老稳妥基金,如浙江省绍兴柯桥镇新风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2001年该村树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土地100%完结流转,结构调整面积达60%.合作社股份分为农户承揽股、村团体一切股、现金股三种。农户承揽权依据农户入股申请和土地承揽权证的承揽面积,并按照上年人均征农补助水平,每一百元一股。股份制改造完结后,农户股占8. 2%,村团体占31.18%,浙江新风热电公司占60%.经过这样一种方法,村团体就有才能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树立养老稳妥基金,这样不只拓宽了乡村养老稳妥基金的筹资途径,也能够最大极限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
二是可探究“粮食换确保”养老稳妥资金筹措方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是农人最首要和最安稳的收入来历。但自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大丰收今后,粮食价格低迷,农人种粮收入继续下降,各地土地疏弃现象严峻,直接导致全国粮食减产,粮价上涨和粮食安全问题。在乡村养老稳妥资金的筹措上,假如能够采纳粮食换确保方法,在粮食主产区实施农人直接用粮食替代现金交纳来筹措养老稳妥费,一起进一步改动现行的粮食补助方针,将本来对粮食流转环节供给的补助搬运给参与“粮食换确保”的农人付出稳妥费。这样一种方法不只能够影响农人种粮的积极性,扩展乡村养老稳妥资金来历,并且还可经过这样一种准则立异,将农人补助方法、乡村社会养老稳妥准则建造与粮食流转体系变革、粮食安全机制的重建、乡村基层组织功能转化有机结合起来。政府只需将本来用于粮食储藏的资金转为定额补助资金,完全能够在不添加乃至削减财务担负的状况下,经过农人交纳稳妥费(上缴粮食),就能满意国家粮食储藏需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低成本树立起乡村社会养老稳妥准则,并完结粮食流转体系的市场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