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价格欺诈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31 22:28
价格诈骗的行为处处都有,许多经营者为了本身的利益而进行价格诈骗,损害了顾客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要负法令责任。那么价格诈骗的法令责任是怎样的呢?下面听讼网的小编就给我们介绍一下,期望对我们有所协助。
价格诈骗的法令责任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则,经营者不得运用虚伪或许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法,拐骗顾客或许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买卖。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则》 第七条规则,对经营者的价格诈骗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许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撤消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顾客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供给产品或许服务有诈骗行为的,应当依照顾客的要求添加补偿其遭到的丢失,添加补偿的金额为顾客购买产品的价款或许承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添加补偿的金额缺乏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令还有规则的,依照其规则。
价格诈骗的行为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规范、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许服务的项目、收费规范等有关内容与实践不符,并以此为手法拐骗顾客或许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产品或许服务,在同一买卖场所一起运用两种标价签或许价目表,以贱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运用欺骗性或许误导性的言语、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别人与其买卖的。
4、标明的商场最贱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明无根据或许无从比较的。
5、降价出售所标明的扣头产品或许服务,其扣头起伏与实践不符的。
6、出售处理产品时,不标明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纳价外奉送方法出售产品和供给服务时,不照实标明奉送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许奉送物品为假劣产品的。
8、收买、出售产品和供给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明或许迷糊标明附加条件的。
9、虚拟原价,虚拟降价原因,虚伪优惠折价,谎报降价或许即将涨价,拐骗别人购买的。
10、收买、出售产品和供给服务前有价格许诺,不实行或许不完全实行的。
价格诈骗是要承当法令责任的,经营者供给产品或许服务有诈骗行为的,应当依照顾客的要求添加补偿其遭到的丢失,添加补偿的金额为顾客购买产品的价款或许承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听讼网的免费法令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