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资企业非法撤离解析:外企优惠政策逐步减少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30 18:02大韩交易出资复兴公社韩国交易馆副馆长黄在元新近有了一项“新事务”:作为“企业清算帮忙小组”的成员之一,为有意撤离当地的韩资企业供给清算方面的服务。
近来,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决议在青岛建立由领事馆、大韩交易出资复兴公社和中小企业援助中心负责人组成的“企业清算帮忙小组”。
这个小组建立的布景是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韩资企业不合法撤离现象,媒体将这种不合法撤离称之为“深夜逃逸”。
“深夜逃逸”
“深夜逃逸”的企业正在不断增多,烟台世刚纤维有限公司(下称“烟台世刚”)便是其间一家。1月12日,烟台世刚10余名韩国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团体连夜“逃”回韩国,发明具有职工人数最多、规划最大的韩企高层团体撤离的纪录。
《榜首财经日报》记者在烟台世刚门前看到,从前具有3000名职工的企业已被法院查封,大门是“铁将军”把门,冷冷清清。
当地知情人士通知本报记者,韩国高管连夜撤离没有任何迹象。公司在1月12日之前还正常工作,到了13日发薪酬的日子,人们忽然发现公司的韩国高管都不见了。公司还拖欠着每个工人一个半月的薪酬。
烟台世刚建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为804万美元。首要运营织布、染整、服装印花、刺绣、服装加工,产品以出口为主。
现在,烟台世刚留下的是一堆债款和一群赋闲的工人。据媒体报道,烟台世刚所欠外债大致分为5类:银行贷款1500万元人民币(非注明皆为人民币)左右,海关税款500多万元,场所租金、水电费用200万元左右,供货商外包商欠款3000多万元,工人薪酬200多万元,算计5400多万元。
像烟台世刚这样连夜逃逸现已不是个案。黄在元通知本报记者,依照我国方面的计算,现在在山东有韩资企业2万多家,韩国方面的计算数字是1.2万多家,其间在青岛市有6000到7000家,从2000年到现在,大概有200多家韩资企业不合法撤离。
在青岛,胶州市又成为“重灾区”,现已有超越100家的韩资企业挑选了不合法撤离。一起,黄在元也以为,韩资企业不合法撤离现象有被媒体夸张的成分。由于不合法撤离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3%左右。也并不是只要韩资企业存在不合法撤离,台资等企业也存在这一现象。
为何不能依照企业正常的破产清算程序来完成退出呢?黄在元通知记者,要害在清算进程过于杂乱。
往来不断无挂念
黄在元以为,韩资企业不合法撤离直接原因之一是清算程序的杂乱,而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工业、用工、人民币增值等“基本面”的改变。
黄在元通知本报记者,韩资企业在进驻的时分,往往能得到当地政府“一条龙服务”,手续简略方便,由于当地政府引资若渴。而到企业清算撤离时,手续就十分冗杂了。
黄在元以为,依据他的调查,当地政府虽然在外资企业撤离上不故意设置障碍,但最少是不活跃的。
黄在元说,一家企业假如依照正常程序清算撤离,一般需求半年以上的时刻。对韩国商人来说,时刻本钱很高。而且,在企业撤离前,当地政府也会要求返还最初进入时接受过的各种优惠。
黄在元说,“曾经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具有必定的盲目性,不大考虑企业的职业、水平、性质、特色等,成果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现在我国政府不能再让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了。”
“从本年开端,劳作力本钱进步,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也一致了。曾经许多地方对外资企业运用土地是免税的,从本年开端,免税优惠政策开端撤销。”黄在元说,“这特别对劳作密布、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冲击最大。”
“劳作力本钱对大型企业来说,占到总本钱的3%左右,而中小企业要占到20%~30%.劳作力本钱上升,中小企业很难接受。别的,近年来人民币继续增值,出口加工企业也遭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