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浅析我国国债流动性状况分析及建议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15 19:59
一、国债活动性的含义
现代金融理论中的有用商场是指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一切可获信息的商场,而依据上述界说,改进国债的活动性能够前进债券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量和加速债券价格信息传达的速度,然后使债券价格的确认更为简单、商场的价格发现(price discovery)功用运作更为顺利。因而,国债活动性常常被以为是债券商场功率凹凸和完善与否的标志,也成为政府处理国债和进行微观调控的重要影响要素。
首要,国债活动性有利于下降国债的处理危险。具有杰出活动性的国债有助于增强二级商场的“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机制,这将有助于下降国债的融资危险和利率危险。就融资危险而言,假如出资者以为国债具有较强的活动性,那么他们即便仅持有短期资金也会出资于国债,由于将来可视情况随时予以变现。政府能够充分利用高活动性国债的这一功用发掘社会资金的潜力,下降国债的融资危险。反之,假如国债活动性较差,未来国债变现会遭到很大约束或不得不大起伏降价才干出售,讨厌危险的出资者宁可持有钱银或用于其它出资而不肯换持国债。
其次,国债的活动性能够前进国债处理的功率、下降政府的融资本钱。由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可知,国债利率由基准利率与期限补助组成,其间期限补助也与国债活动性成正相关联系,这是由于:活动性较差的国债将使出资者接受较大的出资危险,而危险讨厌者又具有债券危险与预期收益成正比的出资志愿,政府明显只要相应前进债券收益(利率)才干将债券推销出去;反之,较强的国债活动性将会削减国债的期限补助,然后能够下降政府筹资的利息本钱。除此之外,活动性较强的国债对以活动性处理作为持债目的的组织出资者(如商业银行)更具吸引力,而这类出资者许多认购国债可简化债券的推销程序、缩短国债的发行周期,然后下降债券的发行处理费用(中介费、广告费、宣传费)(注:需求指出的是,低活动性的国债本钱较高,但面向特定金融组织定向发行的特种债券在外。这种债券尽管不具有活动性,但由于是选用行政分摊办法发行的,因而无论是利息本钱仍是费用本钱都较低。)。
最终,国债活动性是充分发挥国债二级商场经济调控功用的根底。一般来说,完善的国债二级商场对整个经济金融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国债活动性则是决议二级商场运转功率的根底和要害,详细表现在:(1)国债具有违约危险小、同质性强、规划大等特色,假如再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二级商场所兑生出的收益率就能够成为企业债券、商业收据等其它金融产品收益率曲线构成的依据;(2)假如国债具有较高的活动性,其二级商场收益率的期限结构将充分反映商场资金的供求情况,它不只能够作为经济展开的“晴雨表”,还能够将政府的方针目的敏捷传导下去,然后大大前进微观经济处理的功率;(3)高活动性的国债也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出资者进行危险处理和活动性处理的重要东西,出资者经过对国债进行回购、期货、期权、交换等衍生生意出资和套利,能够极大地丰厚财物组合调整的手法,取得料想的收益危险组合。
二、衡量国债活动性的目标系统
国债活动性反映了国债在二级商场中的底子特征,但仅依据界说咱们并不能直接将其量化出来。已然国债活动性能够作为国债处理方针的中介目标,那么树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国债活动性的目标系统明显是必要的。现在西方各国衡量国债活动性的目标有许多,但最常见的首要有以下三种:
1.深度(depth)。深度指不会影响现行商场价格的最大生意量,或者说能改动商场价格的最小生意量。国债生意深度的巨细与商场出资行为密切相关。商场挑选理论(Market Choice Theory)指出,商场中的非理性投机者的生意行为将会遭到理性套利者的反抗,因而“噪声生意”(noise trade)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金融商场中的噪声生意者企图经过收集、研讨除根底价值信息之外的新的信息去获取超额利润,他们往往作出与商场走势相反的生意决议方案,然后为理性生意供给生意对手。因而商场中的噪声生意越多,商场的活动性也就越强,生意深度也越大;反之,生意深度则越小。因而,深度的巨细与噪声生意量成正相关联系,而与获取彻底信息的理性生意量成反相关联系(Donna Leong,1999)。咱们通常用某一时期内的国债周转率(turnover ratio,即生意量/上市国债余额)来衡量国债生意深度,这一目标不只较为精确地反映了国债实践生意量和潜在生意量之间的联系,并且作为相对值还能够很方便地用于不同规划商场之间的比较。
2.紧度(tightness)。紧度指生意价格违背商场中心价的起伏。由于商场我国债的买价和卖价常常并不彻底同等,商场参加者改动生意方位即意味着生意价格的改动,因而紧度也指短期内改动生意方位的本钱。国债生意的紧度首要取决于债券的存货处理本钱和生意危险,由于危险和本钱前进,生意商就要经过扩展价差获取补偿。一般来看,咱们常常经过生意差价(bid-ask spread)来衡量国债生意的紧度,由于债券生意价差充分反映了商场生意的本钱和危险,生意价差越小,国债商场的竞赛就越剧烈,国债生意的活动性也就越强。实践中衡量生意价差的办法详细有三:一是做市商(market-maker)报价的价差,二是某一时期生意价差的加权平均值,三是实践生意的价差。其间,实践生意价差最为精确地反映了国债价格的实践改动。
3.弹性(resiliency)。弹性指发作动摇的商场价格随机康复到均衡情况的速度(收敛速度)。如前所述,深度只是从历史数据阐明晰国债实践的生意量,而弹性则从商场视点反映了行将进行生意的国债所需阅历的价格改动进程,反映了价格动态改动条件下的国债潜在生意量,然后解说了商场接受外部冲击的才能,为潜在生意者供给了有用的信息。尽管弹性目标如此重要,但现在好像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衡量办法,为此弹性目标也首要应用于理论剖析阶段。
三、我国国债活动性情况剖析
回忆来看,变革以来我国国债流转商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呈现出飞速展开的态势。与之相对应,国债活动性也得到了敏捷的前进。我国1988年曾经发行的国债不答应进行流转转让(注:1985年我国即答应国库券用于典当借款和贴现事务。),而近几年所发国债中可流转债券占比已达到2/3强。国债流转数量的添加极大地促进了债券生意规划的胀大,1988年国债流转商场刚敞开时,生意额仅为24.2亿元,1990年即超过了100亿元,到1992年又突破了1000亿元,到2002年,我国国债生意额已达8708.83亿元。13年来,我国国债现货生意额添加约360倍,年均添加率高达100%左右。
尽管如此,我国国债商场展开时刻究竟还不长,国债活动性与世界比较还存在很大距离。从深度相对目标来看,我国国债周转率在国债商场敞开开端几年仅为0.2左右,今后虽有所前进但也是在0.5~1.5的规模内起浮(见表1),这不只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活动性较强的国家,与日本等低活动性的国家也不能同日而语。国债周转率添加缓慢,阐明国债生意量的添加并不是债券交投活泼的效果,而更多的缘于可流转国债的添加,经测算二者相联系数高达0.82.
从紧度目标来看(注:由于现在还没有树立标准的做市商准则,国债的双向报价天然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咱们无法取得国债生意价差的精确数据。),二十年来国债生意价差虽有所下降,但现在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债开端是经过行政分摊办法出售的,“金边债券”的商场诺言还未树立起来,因而流转商场一经敞开,就呈现了许多兜售的情况。其时中介组织货台生意中有70~80%是卖盘,导致国债价差极大,有的区域百元国债价差竟达8~10元。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不得不亲身出头干涉,强制规则中介组织不得低于面值转让,价差不得高于生意额的2%(高坚,1999)。跟着今后流转商场的展开和国债生意额的添加,国债生意价差有所回落,1990年就由前一个时期的3~6元下降到1~2元,生意价差根本维持在50~200个基点左右。从90年代的情况看,国债流转商场在大多数年份里是处于切割情况,先是货台生意商场与生意所商场并存,后来又是生意所商场与银行间商场并存。由于资金并不能彻底自在活动,出资者难以进行套利操作,导致了不同商场之间继续存在高达100~200个基点的高额利差,这一数据大约是工业化国家的10~100倍。
为前进国债活动性、促进商场的整合和融通,2001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了双方报价商准则、净价生意准则、结算署理准则、货台生意准则以及准入存案准则等一系列方针办法,但作用并不抱负。财政部于2002年12月4日在银行间商场、生意所商场一起发行7年期附息国债(十五期)。从12月16日的生意情况来看,十五期国债在生意所商场终盘收于100.5元,在货台生意商场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买盘平均为100.1元,而在银行间商场则一致报收于99.94元。
我国国债活动性差弱化了国债利率担任商场基准利率的重担,使国债商场根本丧失了应有的资源装备功用和价格发现功用,而只是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场所。如前所述,高活动性国债的商场收益率不只仅经济运转的“晴雨表”,更重要的是对微观经济施行调控,而我国国债利率根本上不具备这些功用,首要原因在于:(1)国债期限结构单一,首要限于中长时刻种类,且各种期限债券的可流转规划和生意量都极不均衡,致使一个接连滑润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难以构成;(2)各类生意者被切割在不同的商场中,应该说,跨市转托管在方针上并不存在妨碍,这些价差应该可经过跨商场套利生意而敏捷抹平,但由于处理转托管手续依旧非常冗杂,致使跨市生意成为事实上的不行能,商场切割难以兑生出一个一致的商场基准利率;(3)国债现货生意首要会集在生意所中,一起深、沪两商场的国债活动性又极不均衡,如1999年上交所国债生意额达30800.02亿元,而同期深交所生意额仅为2327.85亿元,后者仅是前者的7.56%,这一情况反映了国债流转更多地取决于生意所会员之间的投机换手率,而非社会资金装备情况。正由于如此,国债收益率难以成为预期商场利率趋势的基准和进行微观经济方针调整的参阅依据。
别的,我国国债的低活动性也使之无法成为衍生金融产品的根底东西。众所周知,我国从1992年末至1995年5月曾展开过国债期货生意,但因投机性太高而被政府行政部门强令封闭。回头来看,其间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国债活动性低,国债的现货利率无法真实反映商场需求,然后给部分券商乘行政性利率调整操作商场供给了待机而动。由于国债利率动摇不是商场化的动摇,而是非商场化的行政调整,这时国债期货也就谈不上对利率危险的躲避,彻底沦为商场投机的东西也在所难免。
四、方针主张
应该说,商场本身在供给活动性方面会有一些自发性的准则组织,可是高活动性的国债商场关于整个经济来说仍不失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在其间负有义无反顾的责任。近年来世界银行(WB)、世界钱银基金组织(IMF)以及世界清算银行(BIS)在前进商场活动性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化的探究,得出了一系列赋有学习含义的效果。与实践相结合,咱们提出改进我国国债活动性的方针主张如下:
榜首,添加中短期国债的发行,促进国债种类的多元化。近年来我国在添加流转券种方面尽管有了不小的前进,但与其它商场经济国家比较仍有很大距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中短期流转券种较少,特别是缺少1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从世界各国经历来看,短期国债一直是钱银商场中不行代替的干流东西。对出资者而言,长时刻债券尽管也能够经过回购办法用作活动性处理的东西,但这究竟是有极限的,运用到“三性处理”中存在必定的危险。首要经过中长时刻债券的质押式回购供给活动性的做法是我国金融商场的一项成功之举,但决不能因而忽视其潜在的危险而使推动添加短期国债种类的作业阻滞。除此以外,咱们在恰当发行起浮利率债券之外,还可学习世界经历,发动指数化债券和本息拆离债券,满意不同商场出资者的需求。
第二,前进国债发行的规律性、增强商场透明度(transparency)。商场透明度是指生意者在生意进程中获取有关信息的才能。理论研讨标明,假如信息透明度下降,优势信息生意者就能够从下风信息生意者处取得额定收益,这样一切生意者为争夺取得更多的生意信息都会推延生意,然后下降国债活动性。我国直到2000年才开端按季度发布发债方案,而年头揭露当年债款信息(发行规划、时刻组织、债券种类、发行办法)的准则至今没有施行。为此,财政部应当在年头对外发布拟定的年度债券信息,并添加国债发行的规律性,以此保证一切出资者商场信息位置的相等。
第三,加速推动债券商场的一致化进程。鉴于我国现在实施分业运营系统、制止银行资金进入证券商场,以及各个商场的生意办法、信息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在短期内改动现行的商场格式并不实践。现阶段可从促进不同商场的资金、债券彼此融通下手,促进商场生意活泼,详细办法有二:一是简化商场间的转托管手续,促进跨市国债生意事务;二是添加跨市生意的国债规划和种类,促进跨市生意进一步扩展。
第四,活跃展开场外商场(OTC)生意,树立高效的流转商场系统。与股票比较,国债更适于在场外商场进行生意,这是由于国债根本上是利率产品,不同债券的价格能够很简单地依据标准种类价格进行套算,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同步改动联系,这样就勿需象股票那样在生意所会集竞价,在场外生意更为快捷(瞿强,2000)。从西方国家来看,场外生意的规划要占到悉数国债生意量的90%以上。与之比较,我国国债现货生意的99%都是在场内成交的。大力展开以银行间商场为主体的场外生意是前进我国国债活动性的要害。银行间商场可在现有双方报价商的根底上,经过在一级生意商规模内扩展报价商规模、构建多层次的报价系统、引进匿名报价等办法,进一步改进现券商场的活动性。别的,现在商场缺少利率危险处理手法和做空机制,不利于商场的稳定展开。2003年一些商场参加者自发参加了“敞开式回购”、“远期交割”等衍生种类生意,虽未呈现什么问题,但不标准,无法律保护,长时刻以往不利于商场展开。对此应当以引导为主,在标准中加以展开。当时,在结算组织上,引进“即期生意,活期交割”机制的条件已根本老练,应当当令推出。
现代金融理论中的有用商场是指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一切可获信息的商场,而依据上述界说,改进国债的活动性能够前进债券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量和加速债券价格信息传达的速度,然后使债券价格的确认更为简单、商场的价格发现(price discovery)功用运作更为顺利。因而,国债活动性常常被以为是债券商场功率凹凸和完善与否的标志,也成为政府处理国债和进行微观调控的重要影响要素。
首要,国债活动性有利于下降国债的处理危险。具有杰出活动性的国债有助于增强二级商场的“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机制,这将有助于下降国债的融资危险和利率危险。就融资危险而言,假如出资者以为国债具有较强的活动性,那么他们即便仅持有短期资金也会出资于国债,由于将来可视情况随时予以变现。政府能够充分利用高活动性国债的这一功用发掘社会资金的潜力,下降国债的融资危险。反之,假如国债活动性较差,未来国债变现会遭到很大约束或不得不大起伏降价才干出售,讨厌危险的出资者宁可持有钱银或用于其它出资而不肯换持国债。
其次,国债的活动性能够前进国债处理的功率、下降政府的融资本钱。由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可知,国债利率由基准利率与期限补助组成,其间期限补助也与国债活动性成正相关联系,这是由于:活动性较差的国债将使出资者接受较大的出资危险,而危险讨厌者又具有债券危险与预期收益成正比的出资志愿,政府明显只要相应前进债券收益(利率)才干将债券推销出去;反之,较强的国债活动性将会削减国债的期限补助,然后能够下降政府筹资的利息本钱。除此之外,活动性较强的国债对以活动性处理作为持债目的的组织出资者(如商业银行)更具吸引力,而这类出资者许多认购国债可简化债券的推销程序、缩短国债的发行周期,然后下降债券的发行处理费用(中介费、广告费、宣传费)(注:需求指出的是,低活动性的国债本钱较高,但面向特定金融组织定向发行的特种债券在外。这种债券尽管不具有活动性,但由于是选用行政分摊办法发行的,因而无论是利息本钱仍是费用本钱都较低。)。
最终,国债活动性是充分发挥国债二级商场经济调控功用的根底。一般来说,完善的国债二级商场对整个经济金融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国债活动性则是决议二级商场运转功率的根底和要害,详细表现在:(1)国债具有违约危险小、同质性强、规划大等特色,假如再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二级商场所兑生出的收益率就能够成为企业债券、商业收据等其它金融产品收益率曲线构成的依据;(2)假如国债具有较高的活动性,其二级商场收益率的期限结构将充分反映商场资金的供求情况,它不只能够作为经济展开的“晴雨表”,还能够将政府的方针目的敏捷传导下去,然后大大前进微观经济处理的功率;(3)高活动性的国债也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出资者进行危险处理和活动性处理的重要东西,出资者经过对国债进行回购、期货、期权、交换等衍生生意出资和套利,能够极大地丰厚财物组合调整的手法,取得料想的收益危险组合。
二、衡量国债活动性的目标系统
国债活动性反映了国债在二级商场中的底子特征,但仅依据界说咱们并不能直接将其量化出来。已然国债活动性能够作为国债处理方针的中介目标,那么树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国债活动性的目标系统明显是必要的。现在西方各国衡量国债活动性的目标有许多,但最常见的首要有以下三种:
1.深度(depth)。深度指不会影响现行商场价格的最大生意量,或者说能改动商场价格的最小生意量。国债生意深度的巨细与商场出资行为密切相关。商场挑选理论(Market Choice Theory)指出,商场中的非理性投机者的生意行为将会遭到理性套利者的反抗,因而“噪声生意”(noise trade)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金融商场中的噪声生意者企图经过收集、研讨除根底价值信息之外的新的信息去获取超额利润,他们往往作出与商场走势相反的生意决议方案,然后为理性生意供给生意对手。因而商场中的噪声生意越多,商场的活动性也就越强,生意深度也越大;反之,生意深度则越小。因而,深度的巨细与噪声生意量成正相关联系,而与获取彻底信息的理性生意量成反相关联系(Donna Leong,1999)。咱们通常用某一时期内的国债周转率(turnover ratio,即生意量/上市国债余额)来衡量国债生意深度,这一目标不只较为精确地反映了国债实践生意量和潜在生意量之间的联系,并且作为相对值还能够很方便地用于不同规划商场之间的比较。
2.紧度(tightness)。紧度指生意价格违背商场中心价的起伏。由于商场我国债的买价和卖价常常并不彻底同等,商场参加者改动生意方位即意味着生意价格的改动,因而紧度也指短期内改动生意方位的本钱。国债生意的紧度首要取决于债券的存货处理本钱和生意危险,由于危险和本钱前进,生意商就要经过扩展价差获取补偿。一般来看,咱们常常经过生意差价(bid-ask spread)来衡量国债生意的紧度,由于债券生意价差充分反映了商场生意的本钱和危险,生意价差越小,国债商场的竞赛就越剧烈,国债生意的活动性也就越强。实践中衡量生意价差的办法详细有三:一是做市商(market-maker)报价的价差,二是某一时期生意价差的加权平均值,三是实践生意的价差。其间,实践生意价差最为精确地反映了国债价格的实践改动。
3.弹性(resiliency)。弹性指发作动摇的商场价格随机康复到均衡情况的速度(收敛速度)。如前所述,深度只是从历史数据阐明晰国债实践的生意量,而弹性则从商场视点反映了行将进行生意的国债所需阅历的价格改动进程,反映了价格动态改动条件下的国债潜在生意量,然后解说了商场接受外部冲击的才能,为潜在生意者供给了有用的信息。尽管弹性目标如此重要,但现在好像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衡量办法,为此弹性目标也首要应用于理论剖析阶段。
三、我国国债活动性情况剖析
回忆来看,变革以来我国国债流转商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呈现出飞速展开的态势。与之相对应,国债活动性也得到了敏捷的前进。我国1988年曾经发行的国债不答应进行流转转让(注:1985年我国即答应国库券用于典当借款和贴现事务。),而近几年所发国债中可流转债券占比已达到2/3强。国债流转数量的添加极大地促进了债券生意规划的胀大,1988年国债流转商场刚敞开时,生意额仅为24.2亿元,1990年即超过了100亿元,到1992年又突破了1000亿元,到2002年,我国国债生意额已达8708.83亿元。13年来,我国国债现货生意额添加约360倍,年均添加率高达100%左右。
尽管如此,我国国债商场展开时刻究竟还不长,国债活动性与世界比较还存在很大距离。从深度相对目标来看,我国国债周转率在国债商场敞开开端几年仅为0.2左右,今后虽有所前进但也是在0.5~1.5的规模内起浮(见表1),这不只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活动性较强的国家,与日本等低活动性的国家也不能同日而语。国债周转率添加缓慢,阐明国债生意量的添加并不是债券交投活泼的效果,而更多的缘于可流转国债的添加,经测算二者相联系数高达0.82.
从紧度目标来看(注:由于现在还没有树立标准的做市商准则,国债的双向报价天然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咱们无法取得国债生意价差的精确数据。),二十年来国债生意价差虽有所下降,但现在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债开端是经过行政分摊办法出售的,“金边债券”的商场诺言还未树立起来,因而流转商场一经敞开,就呈现了许多兜售的情况。其时中介组织货台生意中有70~80%是卖盘,导致国债价差极大,有的区域百元国债价差竟达8~10元。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不得不亲身出头干涉,强制规则中介组织不得低于面值转让,价差不得高于生意额的2%(高坚,1999)。跟着今后流转商场的展开和国债生意额的添加,国债生意价差有所回落,1990年就由前一个时期的3~6元下降到1~2元,生意价差根本维持在50~200个基点左右。从90年代的情况看,国债流转商场在大多数年份里是处于切割情况,先是货台生意商场与生意所商场并存,后来又是生意所商场与银行间商场并存。由于资金并不能彻底自在活动,出资者难以进行套利操作,导致了不同商场之间继续存在高达100~200个基点的高额利差,这一数据大约是工业化国家的10~100倍。
为前进国债活动性、促进商场的整合和融通,2001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了双方报价商准则、净价生意准则、结算署理准则、货台生意准则以及准入存案准则等一系列方针办法,但作用并不抱负。财政部于2002年12月4日在银行间商场、生意所商场一起发行7年期附息国债(十五期)。从12月16日的生意情况来看,十五期国债在生意所商场终盘收于100.5元,在货台生意商场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买盘平均为100.1元,而在银行间商场则一致报收于99.94元。
我国国债活动性差弱化了国债利率担任商场基准利率的重担,使国债商场根本丧失了应有的资源装备功用和价格发现功用,而只是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场所。如前所述,高活动性国债的商场收益率不只仅经济运转的“晴雨表”,更重要的是对微观经济施行调控,而我国国债利率根本上不具备这些功用,首要原因在于:(1)国债期限结构单一,首要限于中长时刻种类,且各种期限债券的可流转规划和生意量都极不均衡,致使一个接连滑润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难以构成;(2)各类生意者被切割在不同的商场中,应该说,跨市转托管在方针上并不存在妨碍,这些价差应该可经过跨商场套利生意而敏捷抹平,但由于处理转托管手续依旧非常冗杂,致使跨市生意成为事实上的不行能,商场切割难以兑生出一个一致的商场基准利率;(3)国债现货生意首要会集在生意所中,一起深、沪两商场的国债活动性又极不均衡,如1999年上交所国债生意额达30800.02亿元,而同期深交所生意额仅为2327.85亿元,后者仅是前者的7.56%,这一情况反映了国债流转更多地取决于生意所会员之间的投机换手率,而非社会资金装备情况。正由于如此,国债收益率难以成为预期商场利率趋势的基准和进行微观经济方针调整的参阅依据。
别的,我国国债的低活动性也使之无法成为衍生金融产品的根底东西。众所周知,我国从1992年末至1995年5月曾展开过国债期货生意,但因投机性太高而被政府行政部门强令封闭。回头来看,其间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国债活动性低,国债的现货利率无法真实反映商场需求,然后给部分券商乘行政性利率调整操作商场供给了待机而动。由于国债利率动摇不是商场化的动摇,而是非商场化的行政调整,这时国债期货也就谈不上对利率危险的躲避,彻底沦为商场投机的东西也在所难免。
四、方针主张
应该说,商场本身在供给活动性方面会有一些自发性的准则组织,可是高活动性的国债商场关于整个经济来说仍不失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在其间负有义无反顾的责任。近年来世界银行(WB)、世界钱银基金组织(IMF)以及世界清算银行(BIS)在前进商场活动性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化的探究,得出了一系列赋有学习含义的效果。与实践相结合,咱们提出改进我国国债活动性的方针主张如下:
榜首,添加中短期国债的发行,促进国债种类的多元化。近年来我国在添加流转券种方面尽管有了不小的前进,但与其它商场经济国家比较仍有很大距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中短期流转券种较少,特别是缺少1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从世界各国经历来看,短期国债一直是钱银商场中不行代替的干流东西。对出资者而言,长时刻债券尽管也能够经过回购办法用作活动性处理的东西,但这究竟是有极限的,运用到“三性处理”中存在必定的危险。首要经过中长时刻债券的质押式回购供给活动性的做法是我国金融商场的一项成功之举,但决不能因而忽视其潜在的危险而使推动添加短期国债种类的作业阻滞。除此以外,咱们在恰当发行起浮利率债券之外,还可学习世界经历,发动指数化债券和本息拆离债券,满意不同商场出资者的需求。
第二,前进国债发行的规律性、增强商场透明度(transparency)。商场透明度是指生意者在生意进程中获取有关信息的才能。理论研讨标明,假如信息透明度下降,优势信息生意者就能够从下风信息生意者处取得额定收益,这样一切生意者为争夺取得更多的生意信息都会推延生意,然后下降国债活动性。我国直到2000年才开端按季度发布发债方案,而年头揭露当年债款信息(发行规划、时刻组织、债券种类、发行办法)的准则至今没有施行。为此,财政部应当在年头对外发布拟定的年度债券信息,并添加国债发行的规律性,以此保证一切出资者商场信息位置的相等。
第三,加速推动债券商场的一致化进程。鉴于我国现在实施分业运营系统、制止银行资金进入证券商场,以及各个商场的生意办法、信息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在短期内改动现行的商场格式并不实践。现阶段可从促进不同商场的资金、债券彼此融通下手,促进商场生意活泼,详细办法有二:一是简化商场间的转托管手续,促进跨市国债生意事务;二是添加跨市生意的国债规划和种类,促进跨市生意进一步扩展。
第四,活跃展开场外商场(OTC)生意,树立高效的流转商场系统。与股票比较,国债更适于在场外商场进行生意,这是由于国债根本上是利率产品,不同债券的价格能够很简单地依据标准种类价格进行套算,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同步改动联系,这样就勿需象股票那样在生意所会集竞价,在场外生意更为快捷(瞿强,2000)。从西方国家来看,场外生意的规划要占到悉数国债生意量的90%以上。与之比较,我国国债现货生意的99%都是在场内成交的。大力展开以银行间商场为主体的场外生意是前进我国国债活动性的要害。银行间商场可在现有双方报价商的根底上,经过在一级生意商规模内扩展报价商规模、构建多层次的报价系统、引进匿名报价等办法,进一步改进现券商场的活动性。别的,现在商场缺少利率危险处理手法和做空机制,不利于商场的稳定展开。2003年一些商场参加者自发参加了“敞开式回购”、“远期交割”等衍生种类生意,虽未呈现什么问题,但不标准,无法律保护,长时刻以往不利于商场展开。对此应当以引导为主,在标准中加以展开。当时,在结算组织上,引进“即期生意,活期交割”机制的条件已根本老练,应当当令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