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未办理土地使用权法律后果是什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0 18:30

人们在购买商品房时,往往简单忽视处理土地运用权证这一环节。或许有的人就算知道这一环节,也觉得办不办也没什么差异。土地运用权证又称国有土地运用权证,是指经土地运用者请求,由城市各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国有土地运用权的法令凭据。这个东西很重要,假如没有处理的,法令结果很严重。现在就由听讼网小编来为咱们讲一讲未处理土地运用权的法令结果是怎样的吧。
未处理土地运用权法令结果是什么
榜首,不处理土地运用权证,难以知晓在土地运用权上设定典当权的状况。
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因为资金不足,便用建造用地土地运用权到银行做借款典当。而根据《物权法》榜首百八十二条规则,以建造用地运用权典当的,该土地上的修建物同时典当。购房人假如不要求处理土地运用权证,就不简单了解到在土地运用权上设定的典当,也就无法及时躲避危险。一旦房地产开发商无力归还银行借款,银即将依法拍卖该土地运用权,并从价款中优先受偿。而此刻房地产购买者的合法权益将很难得到保护。
第二,不处理土地运用权证,难以发现开发商违规用地的现实。
有些开发商一味寻求经济利益,在建造用地手续不全乃至没有建造用地运用权的状况下就进行房地产开发。购房者不注意处理土地运用权证,就无法发现自己购买的是无土地运用权的违规修建。此刻开发商或是溜之大吉或是无力补偿,最终受丢失的仍是购房者。
第三,不处理土地运用权证,无法进行二手房买卖。
《 城市房地产处理法》规则,房地产上市买卖,有必要出示房子一切权证和国有土地运用权证。许多业主在进行二手房买卖时,刚才想到去找开发商要求处理土地运用权证,但此刻开发商多已触景生情。这就给想要买卖的房主带来了很大费事,也影响到了二手房市场的开展。
第四,不处理土地运用权证,在拆迁补偿时会遭受丢失。
建造部《城市房子拆迁评价辅导定见》第三条规则,房子拆迁评评价格为拆迁房子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因而,拆迁补偿金不只包括房子一切权价值,还包括了土地运用权价值。顾客在购买房地产时,就现已支付了相应的土地运用费。可是购房者假如未处理土地运用权证,在拆迁过程中就或许得不到关于土地运用权的相应补偿。因为没有土地运用权证,动迁单位就无法承认业主对土地的合法运用权力。
第五,忽视土地运用权内容,简单遭受意外丢失。
土地运用权根据用处能够分红住所用地、工业用地、福利性项目用地及综合类性质用地等类别。咱们一般购买的商品房都是建造在住所性用地上。可是近些年兴起了一些所谓“单身公寓”、“酒店式公寓”或是商住两用楼,开发商以商住两用或是酒店式处理来招引购房者,有时却是给顾客设下的圈套,因为此类楼盘有些是建造在公共性建造用地上。因为建造用地的用处不同,购买此类房地产会给顾客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丢失。比如,房子分摊的公共面积较大;买卖契税较一般的住所楼要高;物业处理费用较高;按揭借款的年限较短等。更为重要的是,此类楼盘一般并不认为是住所,因而一般不允许落户。所以,购买商品房时,还应重视建造土地用处。
相关常识:
一、初始土地挂号
(1)请求挂号。由用地者到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填写土地挂号请求书,提交请求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和建造用地许可证,修建许可证,房产证等土地权属来历证明文件。
(2)地籍查询。由国土资源局派人到实地查询,全面核实土地挂号请求的内容,核算宗地面积,制作宗地图。
(3)权属审阅。由国土资源局专职人员对请求挂号的土地权属性质、用处权属来历、宗地面积等进行审阅。
(4)注册挂号。填写《土地挂号卡》、《土地归户卡》和《土地运用证》。
(5)颁布土地证书。请求人凭身份证和《土地运用挂号收件单》,收取《土地运用证》。
二、改变土地挂号(过户)
(1)请求改变挂号。属土地运用权转让的,转让两边填写好转让请求书、转让合同书、转让挂号表;属承继房子获得土地运用权的,供给公证承继书,并填写土地挂号请求书;属祖屋分户的,提交分户协议书或户主请求,填写土地挂号请求书;还要提交请求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和原土地证书、房产证等土地权属来历证明文件。
(2)改变地籍查询。改变有必要与本来宗地挂号档案并案进行。宗地部份改变的,要实地核定面积,界址点,从头制作宗地图;宗地悉数改变,界址没有改变的,可不进行界址查询,但宗地图应从头制作。
(3)改变权属审阅。内容与初始土地挂号相同。
(4)注册挂号,换发证书。注消原《土地挂号卡》、填写新的《土地挂号卡》,更改《土地归户卡》。回收刊出原《土地运用证》,填写颁布新的《土地运用证》。
综上所述,假如是预备购买商品房的,请必定不要忽视处理土地运用权证这个环节,不要为今后埋下危险,假如现已购买了商品房可是没有处理土地运用权证,必定要尽快去补办,避免遭受不必要的丢失。土地运用权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忽视,千万不要让自己将来懊悔,且产业权益遭到危害。假如还有其他问题的,能够来听讼网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