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抚养权与监护权有区别吗,确定孩子抚养权的方式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5-07 04:00
抚育权是指爸爸妈妈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力,抚育有婚生的抚育与非婚生的抚育之分,在现实日子中因为各种原因的呈现与发作,导致爸爸妈妈对子女的抚育权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一、抚育权与监护权有差异吗?
抚育权
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则,爸爸妈妈对子女有抚育教育的责任。爸爸妈妈不实行抚育责任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日子的子女,有要求爸爸妈妈给付抚育费的权力。
《婚姻法》第37条规则,离婚后,一方抚育的子女,另一方应担负必要的日子费和教育费的部分或悉数,担负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两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定。
监护权
《民法通则》第16条规则:“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爸爸妈妈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依据爸爸妈妈子女联系而发作的,除非因逝世、或爸爸妈妈子女联系的依法停止、或监护权被依法掠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掠夺和约束。
不管离婚与否,爸爸妈妈两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并承当监护人责任。非因法定事由约束或掠夺,爸爸妈妈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的监护权
不同之处:
监护权依据亲权而发作,抚育权依据血亲(包含拟制血亲)而发作,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育权。
爸爸妈妈离婚后,监护权并不受爸爸妈妈之间婚姻联系免除的影响,爸爸妈妈离婚之后抢夺的是子女的抚育权而不是监护权。爸爸妈妈均仍应实行监护责任,维护被监护人的人身、产业及其他合法权益。因而,不管是爸爸妈妈两边协议离婚,仍是法院判定、调停爸爸妈妈两边离婚时,两边协议或法院判定未成年子女归哪一方抚育,都答应在今后由一方提起改动抚育之诉。
二、确认孩子抚育权的方法。
确认子女抚育费承当的两种方法:
1、由爸爸妈妈两边协议。
爸爸妈妈经过相等自愿洽谈,就抚育费的有关问题达到清晰详细的协议,不危害子女的合法权益的,应予允许。可是,协议应当利于子女的健康生长,不得危害子女的合法权益。为了避免爸爸妈妈两边危害子女利益的发作,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应当仔细依据两边的经济状况、才能、子女的需求、当地的日子、教育水相等进行检查,假如协议晦气于子女的,就不该允许。
2、由人民法院判定。
两边协议不成,或许其协议不予允许时,应由人民法院从维护子女合法权益、有利于子女健康生长动身,依据子女的实践需求、爸爸妈妈两边的担负才能和当地的实践日子水平依法做了判定。
三、离婚时孩子抚育权归属的准则。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子处理子女抚育问题的若干详细定见》,孩子抚育权的归属遵从以下准则: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日子。母方有下列景象之一的,可随父方日子:
(1)患有久治不愈的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峻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日子的;
(2)有抚育条件不尽抚育责任,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日子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日子的。2爸爸妈妈两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日子,并对子女健康生长无晦气影响的,可予允许。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日子,一方有下列景象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损失生育才能的;
(2)子女随其日子时刻较长,改动日子环境对子女健康生长显着晦气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日子,对子女生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峻疾病,或许有其他晦气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景象,不宜与子女共同日子的。4父方与母方抚育子女的条件根本相同,两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日子,但子女独自随祖爸爸妈妈或外祖爸爸妈妈共同日子多年,且祖爸爸妈妈或外祖爸爸妈妈要求并且有才能协助子女照料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日子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5爸爸妈妈两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日子发作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定见。6在有利于维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爸爸妈妈两边协议轮番抚育子女的,可予允许。
四、子女抚育权能够改动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子处理子女抚育问题的若干详细定见》
第16条一方要求改动子女抚育联系有下列景象之一的,应予支撑。
(1)与子女共同日子的一方因患严峻疾病或因伤残无力持续抚育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日子的一方不尽抚育责任或有优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日子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晦气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日子,该方又有抚育才能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求改动的。
五、抚育权改动需办什么手续?
改动子女抚育联系的,应另行申述。离婚后,一方要求改动子女抚育联系的,或许子女长到有辨认才能时,自动提出与另一方一同日子时,应另行申述。离婚后,改动子女抚育联系的恳求,不触及原离婚案子,不是对原离婚案子子女抚育问题的判定、调停协议的纠正,而是呈现了处理原离婚案子其时不存在的子女抚育方面的新情况,所以,应当作新的案子另行申述。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