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电信网络诈骗频发,常见诈骗手段有哪些应对方式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09 16:48
跟着高科技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了电话欺诈,你孩子被劫持了;我是领导,请把膏火打到某某银行卡上;我是新来的教师,来进行家访;请输入验证码……等方法都现已过期了,那要是遇到相似的作业咱们应该怎样区分是否是欺诈呢?接下因由听讼网的小编为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校园电信网络欺诈频发,常见欺诈方法有哪些应对方法方面的常识,欢迎我们阅览!
“先是一阵女孩哭声,接着一男人说你孩子被劫持了,索要30万元。”近来,网友爆料闽江学院多名学生爸爸妈妈接到欺诈电话,索要赎金。
“现在,偷盗等不再是校园安全的首要危险,高校内电信及网络欺诈发案数量超越其他各类案子。”福州一高校保卫处相关负责人说道。
警方介绍,电信网络欺诈是一种新式违法犯罪方法,包含电话欺诈、短信欺诈以及网络欺诈三大类。内容触及电话欠费、亲属被劫持、亲属发生意外、假充黑社会电话恫吓、银行卡消费、高薪作业、信用卡欺诈、网络购物欺诈、假充QQ(微信)老友欺诈、假充熟人电话欺诈、发送虚伪手机链接欺诈等。
校园电信网络欺诈频发
上一年9月26日21时,就读于福州某大专院校的学生蔡某接到一生疏男人电话,该男人称自己是“领导”,蔡某误以为是校园领导“林某”。对方要求蔡某把膏火打到其银行卡上,蔡某误以为是校园催要膏火,所以就依照对方供给的账号汇款4260元人民币,后对方又宣称需求再交纳实习培训费5000元,蔡某心生置疑,打电话向校园承认后发现上圈套。
3月17日,在福州某高校读大三的张同学在58同城网上寻觅兼职信息时看到一则信息,称有一批衣服能够贱价出售,需求接收兼职代售商,张某便将联系方法留言给对方。次日,张某接到电话,对方称参加代销团队需求先打500元定金才干发货。张某依照对方要求付出了定金,很快又接到一自称是物流公司的电话,称需求交纳3000元物流保险金,所以张某又汇款3000元。随即,一自称服装公司司理的男人打电话给张某,称货已备好,但需求交纳5200元的许可证资质费……意识到上圈套后,张某当即报警,但此刻现已上圈套走了10700元人民币。
另据了解,以发放“助学金”“奖学基金”为由施行的电信欺诈也出现在高校中。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充校园新教师进行“家访”,趁机偷盗现金、手机等宝贵资产。
记者发放了50份关于高校电信网络欺诈的问卷调查,大都学生都曾接到欺诈短信、电话。78%的受访者以为,因网络上个人信息的走漏导致不法分子有隙可乘。“校园借款盛行,信用卡、账户等个人信息非常简单走漏。相似的还有银行卡晋级欺诈、网络购物欺诈。”在闽江学院读大三的严同学说。
记者从闽江学院保卫处得悉,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校园共有学生接到67起电话欺诈,直接上圈套的有3起。
几种常见欺诈这样应对
警方提示,进行校外兼职,必定要到诺言好、知名度高的专业招聘网站上请求,要承认信息事实后再跟雇主详谈,特别是不能容易信任以付出押金、保证金等名义要求先转账汇款的状况。
针对高校内常见的几种电信网络欺诈,警方也供给了应对的招数。
“假充QQ老友欺诈类”
广阔学生在运用QQ等聊天东西时,不宜在交际东西上露出过多个人工作、住址、名字等详细信息,若遇到谎报老友、亲属出事制作惊惧心思,要求转账汇款的景象时,切不可不知所措,要镇定应对,打电话核实清楚,切不可随意汇款。
“垂钓网站欺诈、网购圈套”
生疏人发来的网址链接不要容易翻开,遇到要求在网络上输入银行卡号信息和暗码的要慎之又慎,触及到银行技术问题要先咨询银行客服,核实清楚实际状况后再做出决议,不能随意输入验证码等的要害信息。
“中奖欺诈”
被“生疏电话”盯上,阐明自己的信息现已走漏,平常不要随意将名字、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走漏给别人或发布到网上,大学生平常不要贪图便宜,轻信“意外之财”,不要随意转账给生疏人。
福州警方介绍,网络电信欺诈具有行骗广、跨区域、非触摸性以及目标不确定性等特色,骗子一般不会当面触摸受害人,因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他们一旦得手便敏捷隐姓埋名,给取证和冲击带来了较大难度。
“骗子利用了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缺点,采纳利益引诱、连环设套、制作惊惧心思等方法让大学生交出资产。”福州仓山公安局建新派出所民警林波介绍,要保护好个人信息、银行卡号、暗码和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遇到别人要求转账汇款,必定要镇定应对,尽可能向教师、同学、朋友核实,也能够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公安机关,防止不必要的丢失。
“先是一阵女孩哭声,接着一男人说你孩子被劫持了,索要30万元。”近来,网友爆料闽江学院多名学生爸爸妈妈接到欺诈电话,索要赎金。
“现在,偷盗等不再是校园安全的首要危险,高校内电信及网络欺诈发案数量超越其他各类案子。”福州一高校保卫处相关负责人说道。
警方介绍,电信网络欺诈是一种新式违法犯罪方法,包含电话欺诈、短信欺诈以及网络欺诈三大类。内容触及电话欠费、亲属被劫持、亲属发生意外、假充黑社会电话恫吓、银行卡消费、高薪作业、信用卡欺诈、网络购物欺诈、假充QQ(微信)老友欺诈、假充熟人电话欺诈、发送虚伪手机链接欺诈等。
校园电信网络欺诈频发
上一年9月26日21时,就读于福州某大专院校的学生蔡某接到一生疏男人电话,该男人称自己是“领导”,蔡某误以为是校园领导“林某”。对方要求蔡某把膏火打到其银行卡上,蔡某误以为是校园催要膏火,所以就依照对方供给的账号汇款4260元人民币,后对方又宣称需求再交纳实习培训费5000元,蔡某心生置疑,打电话向校园承认后发现上圈套。
3月17日,在福州某高校读大三的张同学在58同城网上寻觅兼职信息时看到一则信息,称有一批衣服能够贱价出售,需求接收兼职代售商,张某便将联系方法留言给对方。次日,张某接到电话,对方称参加代销团队需求先打500元定金才干发货。张某依照对方要求付出了定金,很快又接到一自称是物流公司的电话,称需求交纳3000元物流保险金,所以张某又汇款3000元。随即,一自称服装公司司理的男人打电话给张某,称货已备好,但需求交纳5200元的许可证资质费……意识到上圈套后,张某当即报警,但此刻现已上圈套走了10700元人民币。
另据了解,以发放“助学金”“奖学基金”为由施行的电信欺诈也出现在高校中。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充校园新教师进行“家访”,趁机偷盗现金、手机等宝贵资产。
记者发放了50份关于高校电信网络欺诈的问卷调查,大都学生都曾接到欺诈短信、电话。78%的受访者以为,因网络上个人信息的走漏导致不法分子有隙可乘。“校园借款盛行,信用卡、账户等个人信息非常简单走漏。相似的还有银行卡晋级欺诈、网络购物欺诈。”在闽江学院读大三的严同学说。
记者从闽江学院保卫处得悉,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校园共有学生接到67起电话欺诈,直接上圈套的有3起。
几种常见欺诈这样应对
警方提示,进行校外兼职,必定要到诺言好、知名度高的专业招聘网站上请求,要承认信息事实后再跟雇主详谈,特别是不能容易信任以付出押金、保证金等名义要求先转账汇款的状况。
针对高校内常见的几种电信网络欺诈,警方也供给了应对的招数。
“假充QQ老友欺诈类”
广阔学生在运用QQ等聊天东西时,不宜在交际东西上露出过多个人工作、住址、名字等详细信息,若遇到谎报老友、亲属出事制作惊惧心思,要求转账汇款的景象时,切不可不知所措,要镇定应对,打电话核实清楚,切不可随意汇款。
“垂钓网站欺诈、网购圈套”
生疏人发来的网址链接不要容易翻开,遇到要求在网络上输入银行卡号信息和暗码的要慎之又慎,触及到银行技术问题要先咨询银行客服,核实清楚实际状况后再做出决议,不能随意输入验证码等的要害信息。
“中奖欺诈”
被“生疏电话”盯上,阐明自己的信息现已走漏,平常不要随意将名字、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走漏给别人或发布到网上,大学生平常不要贪图便宜,轻信“意外之财”,不要随意转账给生疏人。
福州警方介绍,网络电信欺诈具有行骗广、跨区域、非触摸性以及目标不确定性等特色,骗子一般不会当面触摸受害人,因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他们一旦得手便敏捷隐姓埋名,给取证和冲击带来了较大难度。
“骗子利用了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缺点,采纳利益引诱、连环设套、制作惊惧心思等方法让大学生交出资产。”福州仓山公安局建新派出所民警林波介绍,要保护好个人信息、银行卡号、暗码和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遇到别人要求转账汇款,必定要镇定应对,尽可能向教师、同学、朋友核实,也能够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公安机关,防止不必要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