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欠款不付利息发现关联交易怎么处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14 18:27【危险事例】
某税务查看组到甲公司例行查看,甲公司是出产运动服装的外商出资企业,产品大多数销往境外。开业4年来,甲公司不只比年大额赔本,并且增值税税负远低于税负警戒线,但此前3年的查看均未发现严峻偷逃税款问题。查看组朱组长很想解开这一疑团,但查了3天,仅发现一些常见的小问题,触及税额也很小。在复检作业草稿时,朱组长无意中看到查看人员小许对“长时间告贷”和“财务费用”有关账户的查看记载:甲公司欠乙公司长时间告贷,从被查看年度年头的618万元增至年底的1963万元,但甲公司仅支付了后3个季度的利息。虽然欠乙公司1963万元,超越甲公司实收本钱600万元的两倍,但因为甲公司会计报表没有发表与乙公司属相关方,从账面上也剖析不出两公司存在相相联系,并且结算的利率没有超越银行同期同类告贷利率,因而,甲公司支交给乙公司的利息能够全额扣除。
看了上述查看记载,朱组长觉得甲公司第一季度不计付利息有问题,并置疑甲公司与乙公司很或许便是相关方。但再次查看的成果显现,除了甲公司当年度出售给乙公司一批合计4.27万元(价格公允,且钱货两清)的服装外,未发现其他买卖。多年的查看经历使朱组长意识到,甲公司和乙公司很或许存在一个一起的相关方,并且这个一起的相关方很或许就隐藏在甲公司的大客户中。所以,朱组长决议,一方面把寻觅乙公司的相关方作为要点方针,看乙公司发表的相关方中是否有甲公司或甲公司的重要客户;另一方面从甲公司的大客户下手,看这些大客户发表的相关方中有无甲公司或乙公司。
朱组长在网络上输入乙公司的单位名称进行查找,查找出的前几条信息都与乙公司密切相关,其间1条信息正是关于乙公司与其同一出资母体丙公司的内容,而丙公司正是甲公司最大的境外出售目标。朱组长又查找了丙公司的信息,发现丙公司与甲公司的出资方丁公司很有或许是相关方。再经过对丙公司和丁公司的进一步查找,朱组长开始确认了丙公司和丁公司是相关方。
为了赶快查明状况,朱组长约谈了甲公司的财务经理,请他谈一谈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的联系以及甲公司对丙公司出售定价的方针。刚开始,财务经理仅仅说因4个公司的老总都是好朋友,所以才发作了事务联系。当朱组长将了解到的状况与财务经理说明后,财务经理不得不承认了4个公司均为相关方。
本来,甲、乙、丙、丁4个公司为同一集团操控下的子公司或孙公司,为了躲避因相关方联系或许带来的交税调整,在建立甲公司时成心躲避并隐瞒了甲公司与丙公司的相关方联系。本认为能够瞒天过海,躲过3年的查看,终究仍是被发现,并且被定性为因对相关方出售价格显着偏低不符合独立买卖准则,需依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则,从头确认出售额并进行相应的交税调整,补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费。
所以,关于企业之间发作的商品买卖,不管是相关方仍对错相关方,都必须依照独立买卖准则进行定价,不然,税务机关就有权依照税法规则对出售价格显着偏低及不符合独立买卖准则的买卖进行相应的交税调整。
别的,乙公司之所以告贷给甲公司,正是因为甲公司对丙公司多年的赔本出售使得流动资金严峻缺少,集团决议由与甲公司没有显着联系的乙公司告贷给甲公司。但因为其本质上归于相关企业,所以在利息的结算上不是很严厉,由此导致问题露出。
【危险剖析】
上述事例提醒了一大问题,即一些外商出资企业为了躲避我国税收,往往采纳原材料从国外收购,产品也销往国外这种“两端在外”的办法。因为这种办法很或许使得企业的首要税负极低甚至为零,所以,这些企业在日常会计核算和交税申报中通常会呈现两种典型思想:要么体现得十分标准,以标明自己没有问题;要么体现得十分随意,满意查看人员发现问题的愿望,横竖查不出大问题。可是,因为长时间“两端在外”(或“一头在外”),使得企业总是在赔本的状况下运营,会形成企业流动资金逐渐削减,为了确保正常的资金需求,出资方必定要给予必定的资金弥补,其方式不是直接挂出资方欠款,便是以第三方的名义挂欠往来款项,以此掩盖相相联系,而这些长时间不付或少付利息的各种欠款往往便是税务查看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