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违章建筑强拆需要什么手续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4-13 23:48

撤除违法修建需求满意两个条件:一是需求承认被撤除的修建确归于违法修建房子;二是撤除违法修建的履行人员有必要具有查办的资历。那么,当满意这两个条件之后,撤除违法修建还需求走哪些程序呢?听讼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榜首步,立案
立案便是法令部分关于发现或接到投诉、告发等现实或许资料后,以为有违法现实发作或存在并需求追查法令责任时,决议把它作为行政案件进行查办的一种活动。这个程序中要留意哪些行政机关有权立案查办违章修建:
一是规划局或许规划委员会。这是法定部分,城市里的违章修建由它来管。
二是城市管理归纳行政法令局。也便是大名鼎鼎的城管,城管有没有权力来管违章修建,主要看它是否得到省级政府的授权,比方北京,城管部分是得到北京市政府的授权的,所以那个有名的人济山庄的违章修建便是城管要求期限自行撤除的。
三是乡、镇人民政府。它的法令规模是乡、村庄规划区规模内,简略讲便是在乡村的违章修建由它来管。
除了上述部分,其他部分都没有权力查办违章修建。实践中有疆土局或许疆土所、住宅和城乡局、房管局等来查办违章修建的,这是过错的。
第二步,查询程序
在查询中,应当留意以下几点:
榜首、查询人员不得少于2个人。
第二、查询人员要自动出示法令证件。有两个效果:一是查询人员有必要具有法令资历;二是避免没有法令资历的人假充法令人员进行法令活动。
第三,在被问询以及在签署笔录时要慎重。一是不要惧怕,绝大部分拆迁户一见到政府人员问询或是查询就吓个半死,这是非常要不得的,由于在惊骇和惧怕中往往会犯错。二是不应说的不要说,实践中有些法令人员会用威逼利诱的手法让你说一些便利他们查询的话,比方假如你不老实奉告会从严处理等等。三是在笔录上签字要小心慎重。在行政法令中,常见的笔录有《现场查看笔录》、《现场勘验笔录》《查询笔录》,法令人员让你签字时,你必定要看清笔录上的内容,假如发现内容与你说的或许与现实不符时,必定要求他们修正,法令人员嫌费事不愿意修正的话,主张你就不要签字。假如你承认笔录没有问题你要签字的话,要留意:一是笔录假如是几页纸的话,你必定要每页都要签字;二是在最终签字的时分必定要顶着笔录的内容签字不要留太大的空间,以避免他们过后背着你再增加内容;三是不要忘了写上日期。
第三步,决议程序
榜首、奉告,听取陈说、申辩
这个主要是确保被处分人的知情权、陈说权、申辩权。法令人员在作出处分决议前,一般会书面奉告被处分人行政处分的现实、理由和根据。被处分人有权陈说、申辩,假如法令人员回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说、申辩,行政处分决议不能成立。
第二,听证
听证是指行政机关施行行政处分进程中,在作出决议前,由非本案查询人员掌管,听取查询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现实、依据和行政处分主张与法令根据,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说、举证、质证和申辩及定见的程序活动。《行政处分法》第四十二条规则,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歇业、撤消许可证或许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分决议之前,应当奉告当事人有要求举办听证的权力;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安排听证。当事人不承当行政机关安排听证的费用。
关于听证程序,主张被处分人仍是要注重一下不要错失这个程序。错失这个程序,尽管能够在这之后的比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中得到救助。但我主张你仍是不要错失听证。
第四步,处分决议书的送达和履行
法令机关假如决议要进行处分,会作出并向被处分人送达《行政处分决议书》。
关于这个程序,留意以下几点:
一是签收。很多人以为自己不签收,这个处分决议书对自己就不发作法令效力,这是过错的,现行法令规则,假如你回绝接纳处法令文书,法令人员能够约请有关基层安排或许所在单位的代表参与,阐明状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许盖章,把法令文书留在你的居处即视为送达;也能够把法令文书留在受你的居处,并选用摄影、录像等方法记载送达进程,即视为送达。
二是活跃应对处分决议书。假如你错失了听证程序,也没关系。对违章修建的处分决议书,依照法令规则,自送达之日的第二日起,你能够在2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许三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三是主张延聘律师维权。由于这是一个法令程序,非专业人士驾御不了。
四是只要在处分决议书发作法令效力时,才能够依法撤除违章修建。处分决议书发作法令效力有两种景象:一种便是你不进行行政复议也不进行行政诉讼,过了三个月,处分决议书就发作法令效力了;另一种是你在两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接着又提起了行政诉讼通过一审二审后就发作法令效力了。只要在这两种发作法令效力的景象下才能够撤除违章修建,言下之意便是说发现了没有通过批阅或许无证的房子后,不是说拆就拆的,而是要通过严厉的法令程序后才能够撤除。
违章修建强拆需求通过立案、查询、听证、送达处分决议书四个环节,假如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再本网站进行法令咨询,咱们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说。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