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了死刑缓期2年执行 2年过后还会执行死刑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12 02:13
死缓是死刑延期履行的简称,指的是关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假如不是有必要当即履行的,能够判处死刑一起宣告延期2年履行。
依据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则,适用死缓的条件是:罪犯应当判处死刑;不是有必要当即履行。依据刑法第50条的规则,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延期间或许期满之后,有三种处理结果:其一,在死刑延期履行期间,假如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今后,减为无期徒刑;其二,假如确有严峻建功体现,2年期满今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三,假如故意犯罪,查验事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履行死刑。
作为我国一项共同的死刑履行准则,死缓准则开端是作为我党的一项刑事方针发端于1951年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打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中,适用对象是没有血债、民愤不大和危害国家利益未到达最严峻程度,而又罪该处死的反革命分子。
后来在党中央总结施行死缓方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死缓作为一项惩罚准则被正式规则在国家法则中,开端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悔改体现的严峻的贪婪、偷盗犯罪分子,并终究被1979年刑法典和1997年刑法典所承认并开展。从开端的一项方针到被写进根本法令,死缓准则的良性功用得到了充沛的必定。
因此,长期以来,死缓准则都被视为我国遵循“少杀慎杀”方针的重要行动。尽管如此,深化到刑法学和惩罚学理论的本质,咱们便会发现,死缓准则本身在法理逻辑方面的对立则清楚地凸显出来,死缓准则本质属性仍需清楚地承认。可是,我过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判了死缓后被履行死刑的人。
依据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则,适用死缓的条件是:罪犯应当判处死刑;不是有必要当即履行。依据刑法第50条的规则,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延期间或许期满之后,有三种处理结果:其一,在死刑延期履行期间,假如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今后,减为无期徒刑;其二,假如确有严峻建功体现,2年期满今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三,假如故意犯罪,查验事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履行死刑。
作为我国一项共同的死刑履行准则,死缓准则开端是作为我党的一项刑事方针发端于1951年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打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中,适用对象是没有血债、民愤不大和危害国家利益未到达最严峻程度,而又罪该处死的反革命分子。
后来在党中央总结施行死缓方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死缓作为一项惩罚准则被正式规则在国家法则中,开端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悔改体现的严峻的贪婪、偷盗犯罪分子,并终究被1979年刑法典和1997年刑法典所承认并开展。从开端的一项方针到被写进根本法令,死缓准则的良性功用得到了充沛的必定。
因此,长期以来,死缓准则都被视为我国遵循“少杀慎杀”方针的重要行动。尽管如此,深化到刑法学和惩罚学理论的本质,咱们便会发现,死缓准则本身在法理逻辑方面的对立则清楚地凸显出来,死缓准则本质属性仍需清楚地承认。可是,我过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判了死缓后被履行死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