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31 03:07
公安机关法令揭露规则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法令揭露行为,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加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便民利民,完成公平廉洁法令,
依据有关法令法规,拟定本规则。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法令揭露,是指公安机关按照法令、法规、
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则,向社会大众或许特定目标揭露刑事、
行政法令的依据、流程、发展、成果等相关信息,
以及展开网上揭露就事的活动。第三条 公安机关对触及公共利益、大众遍及重视、
需求社会知晓的法令信息,应当主意向社会揭露;
对不宜向社会揭露,但触及特定目标权力责任、
需求特定目标知悉的,应当奉告特定目标,
或许为特定目标供给查询服务。第四条 公安机关不得揭露触及国家秘密,
以及或许波折正常法令活动或许影响社会安稳的法令信息。公安机关不得向权力人以外的公民、
法人或许其他安排揭露触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法令信息。可是,
经权力人赞同揭露,
或许公安机关以为不揭露或许对公共利益构成严重影响的,
能够予以揭露。第五条 法令揭露应当遵从公平公平、合法有序、及时精确、
便民利民的准则。第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法令信息发布和谐机制和法令信息资源共享机
制。公安机关发布法令信息触及其他部分的,
应当在发布前与有关部分进行交流、承认。公安机关发布法令信息按照国家有关规则需求同意的,
未经同意不得发布。第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习惯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能手段,
丰厚揭露内容,立异揭露方法,拓宽揭露途径,
供给快捷的法令揭露服务。第二章 向社会揭露第八条 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揭露下列法令信息:(一)公安机关的使命和责任权限,人民警察的责任、权力和责任;(二)触及公民权力责任的公安机关规范性文件;(三)公安机关统辖的刑事、行政、行政复议、
国家赔偿案子的受理规模、请求条件和法定程序、时限,
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力、责任和监督救助途径;(四)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和规范;(五)公安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存案类事项的法令依据、
请求条件、处理程序、办结期限、请求途径、方法,
以及请求应当提交的资料目录、演示文本、制式文书和格局要求,
行政处理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力、责任和监督救助途径;(六)与法令相关的便民服务办法;(七)告发投诉的方法、途径;(八)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要求、工作道德规范;(九)公安机关内设法令安排及其功能;窗口单位的工作地址、
工作时间、联系方法,民警名字、警号和监督告发电话;(十)交通技能监控设备设置信息;(十一)公安机关采纳的约束交通办法、
交通控制信息和现场控制信息;(十二)法令、法规、
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则应当向社会揭露的其他法令信息。第九条 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揭露触及公共利益、
社会高度重视的严重案事件查询发展和处理成果,
以及公安机关展开冲击整治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决议计划。第十条 公安机关能够向社会揭露下列法令信息:(一)辖区社会治安状况、火灾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安全防备预警信息;(二)公安机关在社会公共区域设置的安全技能防备监控设备信息;(三)能够向社会揭露的其他法令信息。第十一条 对发现的影响社会安稳、打乱社会处理次序的虚伪或许不完整信息,
公安机关应当在责任规模内及时发布精确信息予以弄清。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向社会揭露法令信息,
应当自该信息构成或许改变之日起20个工作日之内进行。
对大众需求即时知晓的约束交通办法、
交通控制信息和现场控制信息,应当即时揭露;
对辖区社会治安状况、火灾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安全防备预警信息,能够定时揭露。本规则实施前构成,按照本规则应当向社会揭露而未揭露,
对公共利益仍有影响的法令信息,
应当自本规则实施之日起予以揭露。法令、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揭露期限还有规则的,
从其规则。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向社会揭露法令信息,能够经过公安部公报、政府网站、
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播送、电视等便于大众知晓的方法发布。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向社会揭露法令信息,由制造、
发生或许保存该信息的内设安排担任。必要时,
应当寻求政务揭露主管部分、法制部分、保密部分的定见。第十五条 本规则第八条第一项至第八项所列法令信息,上级机关揭露后,
下级公安机关能够经过互联网站、警务微博、
便民联系卡等多种大众便于承受的方法,使社会广为知晓。第三章 向特定目标揭露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向控告人,以及被害人、
被侵害人或许其家族揭露下列法令信息:(一)办案单位名称和联系方法;(二)刑事案子立案、破案、移送起诉等状况,
对犯罪嫌疑人采纳刑事强制办法的品种和期限;(三)行政案子处理状况和成果。公安机关在承受控告人,以及被害人、
被侵害人或许其家族报案或许报警时,
应当奉告其前款所列法令信息的查询方法。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能够经过供给法令信息查询服务,在旅馆、网吧、
娱乐场所、商场、集贸市场等行业界揭露查看、处分等处理状况。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处理刑事、行政、行政复议、国家赔偿、信访等案子,
应当按照法令、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则,
向当事人或许其家族、
诉讼代理人以及第三人等奉告采纳强制办法和案子处理发展、
成果等信息。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在行政处理活动中,应当按照法令、法规、
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则,
向行政处理相对人奉告行政处理查看状况、
违背行政处理行为等信息。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向特定目标供给法令信息查询服务,
应当自该信息构成或许改变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法令、法规、
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揭露期限还有规则的,从其规则。公安机关向特定目标奉告法令信息,应当按照法令、法规、
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则的期限进行。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向特定目标供给法令信息查询服务,能够经过政府网站、
信息屏终端或许电话、手机短信查询等方法进行。公安机关向特定目标奉告法令信息,应当按照法令、法规、
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则的方法,并能够经过电话、
手机短信等方法及时奉告。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向特定目标揭露法令信息,由制造、
发生或许保存该信息的内设安排担任。第四章 网上揭露就事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应当活跃创造条件,逐步推进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
存案类事项网上揭露处理,拓宽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办法,
便利大众就事,供给下列网上揭露就事服务:(一)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存案类事项处理的网上咨询,
回答相关法令方针、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等;(二)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存案类事项处理的网上预定;(三)设置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
存案类事项请求表格的在线下载、填写等功能,完成网上请求、
受理;(四)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存案类事项的受理状况、
处理发展、处理成果等法令信息的网上查询。公安机关在网上或许窗口单位承受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
存案类事项请求时,能够向请求人供给查询编号,
便利查询前款第四项所列法令信息。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法令、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则,
向请求人奉告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存案类事项的受理状况、
处理成果。第二十五条 公安机关能够在网上展开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
存案类事项处理状况的满意度测评,受理请求人的投诉和定见主张,
并及时反应处理成果。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
存案类事项法令信息予以奉告或许供给查询服务,应当按照法令、
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则的期限进行。法令、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没有规则的,
应当自该信息构成或许改变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第二十七条 公安机关展开网上揭露就事,能够经过政府网站、
信息屏终端等方法进行。展开满意度测评,
能够经过在窗口单位设置满意度测评器等方法现场进行。第五章 监督和保证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法令揭露批阅程序和保密检查机制。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应当指定专门安排,辅导、监督法令揭露,
特别是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批阅、存案类事项的网上揭露处理,
及时发现整改问题。第三十条 公安机关应当将法令揭露状况归入法令质量考评规模。第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应当建造完善政府网站和内部法令信息渠道,
为法令揭露供给必要的条件。第三十二条 公民、
法人或许其他安排以为公安机关未按照本规则实行法令揭露责任的,
能够向该公安机关提出揭露请求;经请求,
该公安机关仍回绝实行法令揭露责任的,
能够向上一级公安机关告发。
收到告发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查询处理,
并自收到告发之日起60日内向告发人奉告成果。第三十三条 违背本规则,有下列景象之一的,由上一级公安机关责令改正;
情节严重的,
对公安机关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则予
以处理:(一)未按照本规则实行法令揭露责任的;(二)揭露的信息过错、不精确或许招摇撞骗的;(三)揭露不应当揭露的信息的;(四)违背本规则的其他行为。第六章 附 则第三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能够依据本规则,结合本地实践,
拟定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 本规则未触及的揭露事项,按照有关法令、法规、
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则履行。第三十六条 本规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