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减少纳税金额的小办法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02 16:15合理避税不只下降企业本钱,进步职作业业积极性,还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方针的条件下,充沛运用交税优惠方针合理避税,为职工减轻交税担负,不失为一种较为实践的做法。本文在《个人所得税法施行法令》、《企业所得税法》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所得税优惠方针的告诉》等方针法规文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合理避税的办法,与我们共享。
一、绩效薪酬均量发放避税战略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薪酬、薪水所得选用的是九级超量累进税率,跟着应交税所得额的添加,其适用的税率也随之攀升,因而某个时期的收入越高,其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比重就越大。假如某个交税责任人的薪酬、薪水类收入极不均匀,相关于薪酬、薪水收入十分均匀的交税责任人而言,其缴交税收的比重就大得多。这个时分,对薪酬、薪水的谋划就能够选用均匀分摊的办法。
事例1:某公司施行成绩提成准则,底薪为1200元,提成奖金为出售额的1%,每年5~8月为出售旺季,出售员小王在出售旺季每月提成额约为1万元,4个月累计为4万元,小王在出售旺季每个月交税=[10000 1200-2000]×20%-375=1465元,全年交税约5860元。
若小王的出售提成在5月至次年4月分摊,则小王每月交税额=[(1500 40000÷12-2000)×15%]-125=300(元),全年交税约3600元,两者比较,节税2260元,适当于冷季两个月的薪酬,节税作用适当可观。
在某些受时节或产值等方面要素影响的特定职业,如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规则的其他职业,关于其职工薪酬收入动摇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合理调理奖金发放的时刻,能为职工节税,进步实践收入水平,然后进步作业积极性。
二、年终奖的发放时刻与发放份额调整避税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核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办法问题的告诉》(国税发[2005]9号),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认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假如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薪酬薪水所得低于税法规则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薪酬薪水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认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依据这一优惠方针,能够依据实践情况将年终奖的发放时刻和年终奖与薪酬的份额进行调整以到达节税意图。
(一)年终奖发放时刻调整避税
事例2:某公司职工张某月薪1600元,2008年12月为其发放年终奖20000元。
若年终奖一次发放:张某全年交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00-1600)]×10%-25=1935.4元。
注:20000÷12=1667元,对应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若年终奖分为12个月发放:即年终奖20000分化为每月发放,则张某全年交纳个人所得税=[(1600 1667-2000)×10%-25]×12=1220.4(元)。
两种办法比较,前者比后者多纳个人所得税=1935.4-1220.4=715(元)。
事例3:某公司职工李某月薪8000元(假定税前项目已扣除),2008年12月为其发放年终奖20000元。
年终奖一次发放:
1.全年薪酬应纳个人所得税=[(8000-2000)×20%-375]×12=9900(元);
2.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25=1975(元);
李某全年交税=9900 1975=11875元。
年终奖分为12个月发放:即年终奖20000分化为每月发放,则李某全年交纳个人所得税=[(8000 1667-2000)×20%-375]×12=13900.8(元)。
两种办法比较,后者比前者多纳个人所得税=13900.8-11875=2025.8元。
为什么事例2和事例3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担负有升有降呢?原因在于月薪酬水平的凹凸,当月薪酬水平低于个税起征点时,应尽量将年终奖金分化至每月发放,以用足每月2000元的扣减额,当月薪酬高于个税起征点时,则应依据详细情况进行剖析。
(二)调整薪酬与年终奖份额避税
事例4:某公司施行年薪制,王某为部门经理,核定年薪12万元。
若薪酬为1万元/月,年终奖为零,则王某全年交税=[(10000-2000)×20%-375]×12=14700(元)。
若月薪定为5000元,年终奖6万元,则王某全年交税=[(5000-2000)×15%-125]×12 (60000×15%-125)=12775(元)。
注:60000÷12=5000元,对应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
若月薪为3000元,年终奖为84000元,则王某全年交税=[(3000-2000)×10%-25]×12 (84000×20%-375)=17325(元)。
注:84000÷12=7000元,对应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
三者比较,计划二比计划一节税1925元,比计划三节税4550元。
年终奖发放时刻和与薪酬的份额上的交税调整既要考虑每月薪酬的税率,又要考虑年终奖的税率,任何一方税率过高都不能到达节税的意图。一般来说,在月薪高于个税起征点的情况下,当薪酬和年终奖的份额调整至两者的个税税率比较挨近的情况下节税效应最显着。
当经过核算发现薪酬适用税率>年终奖适用税率,可经过下降薪酬适用税率,将部分薪酬转化为年终奖,恰当进步年终奖的适用税率,使职工税负最低,税后收入最大。当薪酬适用税率<年终奖适用税率,可经过进步薪酬适用税率,将部分年终奖转化为薪酬,恰当进步薪酬的适用税率,下降年终奖的适用税率,寻求职工税负最低,税后收入最大的谋划计划。
三、薪酬福利化避税战略
由于目前我国对个人薪酬薪水所得交税时,依照固定的费用扣除规范做相应扣除,不考虑个人的实践开销水平,这就使使用非钱银付出办法到达节税的意图成为或许。在既定工薪总额的条件下,为职工付出一些服务的费用,并把付出的这部分费用从应交给职工的钱银薪酬中扣除,削减职工钱银薪酬,企业就能够把这些作为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开销,而这些在核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分都是能够别离依照计税薪酬总额的相应份额在税前扣除的(详细份额参阅各地税收方针),这样即削减了企业所得税应交税所得额担负,又为职工进步了实践可支配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事例5:某公司职工小王月薪5000元,每月房租800元,上班交通费用400元,作业午饭费用200元,小王每月剩下的可支配收入实践为=5000-[(5000-2000)×15%-125]-800-400-200=3275(元)。
若公司为其供给团体宿舍,并组织团体宿舍至上班地址的班车,并处理作业午饭,薪酬调整为3600元,则小王每月的实践可支配收入为=3600-[(3600-2000)×10%-25]=3465(元)。
两者比较,节税190元,全年节税2280元,企业既削减了所得税的应税担负(一般在20%以上),职工又得到了实惠,且便于管理,可谓一举多得。应该留意的是,企业为职工供给的福利不能为现金或其他购物券。一般来说,企业可供挑选的免税福利有:供给免费的作业餐,且有必要是不行转售的餐券;供给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车辆;供给含家具在内的宿舍或居处;供给弥补的养老稳妥或企业年金;或多交纳住宅公积金(当地方针答应的上限以下);供给依据劳作合同或协议确认的共用福利设备如水、电、煤气、电话、通讯、宽带网络等;供给职工持续教育经费或其他训练时机;供给职工子女教育基金或奖学金。
不具备供给上述福利才干的中小企业能够依据企业的实践情况,给予职工在教育、交通、通讯、子女医疗等方面必定的报销起伏,也能够到达职工薪酬福利化,但各项福利列支应为方针允许。别的要考虑职工不同的福利需求,切忌为了单一的避税意图而搞一刀切,开掘职工个性化的福利需求,进步针对性的福利,还能表现对职工的人道关心,进步职工积极性,可谓一举三得。
四、避开无效交税区间的节税战略
国税发[2005]9号文件中存在9个无效交税区间。这些无效交税区间有两个特色:一是相对无效区间减去1元的年终奖金额而言,跟着税前收入添加税后收入不升反降或坚持不变。
如年终奖为6100元时,相应的个税为585元,税后收入为5515元;而年终奖为6000元时,应缴的个税为300元,税后收入为5700元。能够看出:税前收入添加100元,税后收入削减185元。
无效交税区间另一个特色是,每个区间的起点都是税率改动相应点。首要有四个常见的无效区间:6001~6305(元),24001~25294(元),60001~63437(元),240001~254666(元)。
谋划人员在挑选年终奖时,一方面要避开无效区间,另一方面应尽量选无效区间的起点减去1后的余额作为年终奖最佳金额,如选6000元、24000元、60000元、240000元等。由于依照这些金额适用税率将较低。
五、用足国家税收方针的节税战略
国家规则的税前优惠扣除项目聚集如下:(1)独生子女补助;(2)托儿补助费;(3)按国家规则发放的差旅费补助、误餐补助;(4)冬天取暖补助;夏日防暑降温费;(5)按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则的规范交纳的社保和住宅公积金;(6)依照国家统一规则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薪酬、离休日子补助费等;(7)生育妇女依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有关规则拟定的生育稳妥办法,取得的生育补助、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归于生育稳妥性质的补助、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8)个人与用人单位因免除劳作联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适当于当地上年职工均匀薪酬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9)个人将其所得经过我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峻天然灾祸的区域、贫困区域捐献的,应交税所得额30%以内的捐献额。
上述优惠方针有很大的节税空间,只要是契合国家和当地财税法规规则的名字和额度规模以内的部分,都能够在税前扣除或采纳契合规则的发票报销的办法节税。例如,浙国税所[2003]45号文件规则:企业发给职工与取得应交税收入有关的作业通讯费用,依照企业首要担任人在每人每月500元、其他人员在每人每月300元的额度内,据真实税前扣除。因而,薪酬管理者有必要对国家和当地的法规有充沛的了解,而且和当地税务组织坚持联系,契合规则的税前项目进行存案挂号,为职工节税。
六、劳务与薪酬的转化避税战略
薪酬、薪水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量累进税率;劳务酬劳所得适用20%的份额税率,而且对一次收入畸高的,施行加成征收。依据《个人所得税法施行法令》的解说,劳务酬劳实践是适当于适用20%、30%、40%的超量累进税率。
由此可见,相同数额所得视其收入性质不同而适用的税率也是不一样的。在应交税所得额比较小的时分,薪酬、薪水所适用的税率比劳务酬劳所得适用的税率低,因而在或许的时分将劳务酬劳所得转化为薪酬、薪水所得,必要时乃至能够将其和薪酬、薪水所得兼并交税。而在有些情况下,将薪酬薪水所得转化为劳务酬劳所得更有利于节税。
事例6:某公司聘用了高档工程师李先生为参谋,2009年2月取得薪酬收入62500元。假如李先生和该公司存在安稳的雇佣联系,则应按薪酬薪水所得交税,应交税额为:(62500-2000)×35%-6375=14800(元)。
若李先生和该公司不存在安稳的雇佣联系,则该项所得应依照劳务酬劳所得交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2500×(1-20%)]×30%-2000=13000元,则当月可节税1940元。
事例7:杨先生是某公司董事之一,2008年取得酬劳10万元。若依照劳务所得交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00000×(1-20%)]×40%-7000=25000(元)。
若杨先生一起在公司兼任副总,则应依照薪酬薪酬所得交税,税额:(100000-2000)×20%-375=19225(元)。
两者比较,节税5725元。若将10万元酬劳分摊至12个月发放,则节税作用愈加显着,税额为=[100000÷12-2000)×20%-375]×12=10700(元)。
怎么界定“雇佣联系”与“非雇佣联系”呢?从方法上来说,建立雇佣联系有必要经过单位与个人签定劳作合同。判别是否具有“雇佣联系”与“非雇佣联系”更多地选用方法判别法。假如企业与受雇暂时人员签定了劳作合同,则被定为法令意义上的“暂时人员”,不然将视为非企业暂时人员。在运用上述办法节税时,必定要征得职工的赞同,一起要考虑到企业的实践情况,只要在劳作联系介于两者之间,且两边都赞同,而且不会有其他劳作胶葛的情况下才干够选用,不然会发生躲避交税的嫌疑危险,或导致其他的劳作胶葛。
七、其他特别集体的避税战略
(一)外籍职工
依据税法的规则:在我国境内无居处个人取得的薪酬薪水所得,应当依据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则断定其负有何种交税责任,按其负有的交税责任不同,就其取得的来源于我国境内、境外的薪酬薪水所得,适用不同的公式,核算交纳个人所得税。见下表,由于寓居时刻和付出组织不同,外籍人员承当的交税责任也不同,因而,存在着必定的避税谋划区间。关于和国外协作的国内企业,应尽量争夺由国外付出薪酬,以削减企业和个人的交税担负。由于外籍人员的薪酬一般较高,为了下降税负,应用足福利和国家免税方针。别的,在作业时刻上也能够进行谋划,合理延伸省亲或休假的时机,或将部分作业组织在国外完结,这样就能够取得非居民交税人的身份。
(二)重奖职工
为了奖赏成绩特别明显的少量高档管理人员和研制人员,企业常施行重奖准则。由于数额较大,个人所得税担负也较重。例如,某公司为了奖赏成绩特别明显的一名研制团队主管,决定为其发放40万元奖金。假如这40万元奖金当成一个月薪酬所得交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400000×45%-15375=164625(元),假如将这40万元奖金当成年终一次性奖金核算个人所得税,税额为:400000×25%-1375=98625(元)(上述两种算法都假定这名职工月薪超越计税薪酬规范)。可见由于税收的调理,公司尽管作了很大的投人,却不能到达预期的作用。薪酬鼓励只要与交税谋划相结合,才干完成薪酬效能的最大化,到达鼓励职工的意图。
公司能够新置办的价值适当的小车奖赏,小车的使用权一开始就归职工,所有权则先归公司,公司与职工签定一份合同,约好轿车费用和责任稳妥的归属问题,并约好必定年限(比方5年),期满后,该车再接较低的二手车价格出售给该职工(出售价格可在职工原本应纳的税额如98625元内酌情考虑)。
这样做的优点是:期满前,车辆所有权依然归于公司,能够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列支相关项费用;必定年限后,公司将车卖给个人,个人取得所有权,从中可得到实惠。这种操作办法既减轻了公司的担负,又使职工个人得到真实的奖赏实惠,可谓一箭双雕。
八、合理避税应留意的问题
避税操作由于触及法令、经济、企业内部公平缓职工的心思要素,因而操作时要特别留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合法性问题。依法交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交税也是荣耀的崇高的任务。交税要留意的首要条件便是合法,避税有必要在法令答应的规模之内进行。
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财政作业者有必要对国家相关法令法规有充沛的了解,而且和当地税务机关坚持密切联系,有关的避税处理需求存案的有必要到税务机关挂号存案,不然,犯了躲避交税罪,反而因小失大。
二是要全体考虑避税的作用。本文的办法多从经济作用上考虑避税,也便是节税,可是,职工的作业积极性不是只是依托避税就能持久坚持的,鼓励准则有必要和企业的实践情况、职工的心思需求相配套,才干持久地坚持职工的作业热情。因而,不能单一为了节税意图而改动薪酬发放办法,要通盘考虑,只要在不改动职作业业积极性的条件下才干够考虑避税操作,不然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利于职工鼓励。
三是避税操作要征得职工自己的赞同,当职工片面上没有避税需求时,不主张避税,不然,好意办了坏事,作用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