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绑架罪能判缓刑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29 06:07
咱们知道,劫持罪是行为人为勒索资产或许劫持人质到达不合法意图而施行的违法行为,损害别人的人身权,会被追查刑事责任。那么,劫持罪能判缓刑吗?今日,听讼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缓刑,也称为暂缓履行惩罚、暂缓量刑、缓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种惩罚准则。法院在刑事审判中,依据被判处惩罚的罪犯的违法情节和悔罪体现,规则必定的检测期,暂缓惩罚的履行。如在检测期内,满意必定的条件,原判惩罚将不再履行的一种准则。因而,简言之,缓刑是有条件地不履行所判定的惩罚。
1、依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则,适用一般缓刑有必要具有下列条件:
(1)违法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许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履行原判惩罚的特色,决议了缓刑的适用目标只能是罪过较轻的违法分子。而罪过的轻重是与违法人被判处的惩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目标规则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违法分子,便是由于这些违法分子的罪过较轻,社会损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违法分子,因其罪过较重,社会损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目标。
(2)依据违法分子的违法情节和悔罪体现,以为适用缓刑不致再损害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底子条件。也即有些违法分子尽管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可是其违法情节和悔罪体现,不能标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损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3)违法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片面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避免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2、依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则:
以勒索资产为意图劫持别人的,或许劫持别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许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
致使被劫持人逝世或许杀戮被劫持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产业;
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
以勒索资产为意图盗窃婴幼儿的,按照前三款的规则处分。
由上能够看出,劫持罪的最低惩罚都在五年以上,而缓刑是适用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违法分子,因而,假如构成劫持罪,适用缓刑的几率是比较小的。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