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继承权公证有哪些程序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27 14:38
处理承继权公证有哪些程序?下面听讼网小编就对此收拾一些相关常识,期望对您有协助。
一、处理承继权公证的程序
1、填写《公证请求表》
依据你的请求要求,用钢笔填写相应的《公证请求表》。
2、提交证明材料
3、公证员审阅材料和《公证请求表》
一切的证明材料完全了,你就能够将证明材料及有关请求表格交给承办公证员,由承办公证员予以受理。
承办公证员在对你填写的《公证请求表》和提交的材料进行审阅后,会给你出具一份《受理通知单》,你凭《受理通知单》进行有关立案、编号、付费、复印证明材料等事项。千万别遗忘了你的公证费发票。
4、收取遗产承继公证书
在规则的时间内,你即可携带好自己的身份证明和公证费发票,到本处收取处理结束的公证书。
承继权公证书处理需提交材料较多,手续比较繁琐,可是因为其公证效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用防止胶葛的发作,主张我们在发作承继的时分,进行公证是一个比较保险的挑选。
二、处理承继权公证的注意事项
1.遗产是公民逝世后留传的个人合法产业,首要包含: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子、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家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材料;
(5)法令答应公民一切的生产材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产业权利;
(7)公民的有价证券、实行标的为财政的债务等。
2.被承继人的遗产状况应清楚,例如有无典当、典当、是否共有的状况,遗产现在何处,由谁保管,产权应没有争议。
3.法定承继子女应包含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育联系的继子女;爸爸妈妈包含生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和有抚育联系的继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包含同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育联系的继兄弟姐妹。
4.法定承继人抛弃承继权的,应亲自到公证处做出意思表明。
5.处理遗言承继权公证,事先要检查遗言是否有用,遗言承继人和遗产有无改变,如有下列状况,应按法定承继处理:
(1)遗言承继人抛弃承继的;
(2)遗言承继人先于立遗言人逝世的;
(3)遗言承继人损失承继权的;
(4)遗言无效部分触及的遗产;
(5)遗言未处置的遗产。
6.遗言承继权公证应对缺少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承继人保存必要的遗产比例。遗言人未保存上述承继人遗产比例的,处理遗产时,应为该承继人留下必要的产业,所剩下部分才可参照遗言承继人的准则处理。承继人缺少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言收效时该承继人的具体状况确认。
您若还有疑问,能够经过听讼网律师进行在线咨询,欢迎法令咨询。
一、处理承继权公证的程序
1、填写《公证请求表》
依据你的请求要求,用钢笔填写相应的《公证请求表》。
2、提交证明材料
3、公证员审阅材料和《公证请求表》
一切的证明材料完全了,你就能够将证明材料及有关请求表格交给承办公证员,由承办公证员予以受理。
承办公证员在对你填写的《公证请求表》和提交的材料进行审阅后,会给你出具一份《受理通知单》,你凭《受理通知单》进行有关立案、编号、付费、复印证明材料等事项。千万别遗忘了你的公证费发票。
4、收取遗产承继公证书
在规则的时间内,你即可携带好自己的身份证明和公证费发票,到本处收取处理结束的公证书。
承继权公证书处理需提交材料较多,手续比较繁琐,可是因为其公证效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用防止胶葛的发作,主张我们在发作承继的时分,进行公证是一个比较保险的挑选。
二、处理承继权公证的注意事项
1.遗产是公民逝世后留传的个人合法产业,首要包含: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子、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家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材料;
(5)法令答应公民一切的生产材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产业权利;
(7)公民的有价证券、实行标的为财政的债务等。
2.被承继人的遗产状况应清楚,例如有无典当、典当、是否共有的状况,遗产现在何处,由谁保管,产权应没有争议。
3.法定承继子女应包含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育联系的继子女;爸爸妈妈包含生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和有抚育联系的继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包含同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育联系的继兄弟姐妹。
4.法定承继人抛弃承继权的,应亲自到公证处做出意思表明。
5.处理遗言承继权公证,事先要检查遗言是否有用,遗言承继人和遗产有无改变,如有下列状况,应按法定承继处理:
(1)遗言承继人抛弃承继的;
(2)遗言承继人先于立遗言人逝世的;
(3)遗言承继人损失承继权的;
(4)遗言无效部分触及的遗产;
(5)遗言未处置的遗产。
6.遗言承继权公证应对缺少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承继人保存必要的遗产比例。遗言人未保存上述承继人遗产比例的,处理遗产时,应为该承继人留下必要的产业,所剩下部分才可参照遗言承继人的准则处理。承继人缺少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言收效时该承继人的具体状况确认。
您若还有疑问,能够经过听讼网律师进行在线咨询,欢迎法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