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如何维权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08 04:50最近接到一个网络咨询的劳作者反映,他们是一个澳大利亚公司在北京的办事处,全办事处20多人都未签定劳作合同,没有劳作保险,而且都是外企代表处在国展人才交流会直接招录的,笔者感到有些吃惊,因为在之前,笔者触摸过许多的外企代表处的案子,大部分代表处出于削减用人本钱,躲避高额的人工担负,关于一些文员等辅助性职工采纳直接招用,关于代表处悉数的职工直接选用,仍是比较罕见.那么外企代表处直接选用我国职工,是否违法?归于劳作争议么?劳作者怎么维权呢?笔者做一个简略的讨论剖析.期望能给咱们一些协助.
从我国现在的法令法规来看,如: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组织聘任我国雇员的处理规矩>第五条中规矩: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组织招聘我国雇员,有必要托付外事服务单位处理,不得私自或许托付其他单位、个人招聘我国雇员。因而关于外企代表处的界说是一个仅作为联系业务的办事处,自身没有用人权,有必要托付国家法令规矩的外服公司来选用我国籍职工,外企办事处是实践的用人单位,外服公司是差遣单位,劳作者和外服公司是劳作合同联系,和外企代表处没有直接的劳作合同联系.假如呈现劳作争议,比方拖欠薪酬,免除劳作合同联系胶葛,劳作者一般列外服公司为被裁决申请人或许被告, 外企代表处只要依照差遣合同供给劳作岗位和劳作条件,依照我国的法令实行合法的作业时间等职责,除此职责外, 外企代表处一般不能作为劳作裁决的被申请人.
可是假如外企代表处直接选用我国籍的劳作者,那么怎么处理了?首要一同看个事例:
案情:
原告刘兰(化名)于2003年1月进入X外企深圳代表处作业,X外企深圳代表处没有法人资格,其隶归于X美国实业有限公司。2003年1月1日两边签定了一份《劳作合同书》,约好合同期限为2年,从2003年1月1日起至2005年12月31日止,刘兰每月薪酬为5300元,两边还约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作法》和《深圳经济特区劳作合同法令》及其它有关法令法规的规矩,甲乙两边本着相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准则,达到如下协议”,如甲方(X外企深圳代表处)违背本合同,应当依法承当经济补偿金等法定职责。
2005年3月起,X外企深圳代表处以刘兰违背劳作合同为由停发刘兰的薪酬补贴1200元。 “根据《劳作合同》和《公司职工处理规矩》,刘兰已违背上述有关约好和规矩,公司现决议自即日起免除与刘兰签定的劳作合同,请该职工于三日内办好离任手续。”的《布告》。
2005年6月27日,刘兰向深圳市劳作争议裁决委员会申述,裁决委员会以“X外企深圳代表处是美国有限公司驻深圳的代表组织,并非我国境内的企业,不归于《劳作法》上规矩的‘用人单位’,两边之间的法令联系不适用《劳作法》,被诉主体不适格”为由裁决不予受理。刘兰不服,向深圳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以为本案不归于劳作争议案子,依法向刘兰行使释明权,刘兰改变了诉讼请求。最终一审法院判定: X外企深圳代表处一次性付出刘兰经济损失人民币51300元(作业年限X月薪酬5400元),一次性付出拖欠的薪酬3000元。X外企深圳代表处不服提出上诉,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保持了原判.
本案中, X外企深圳代表处作为外企代表组织,在我国境内没有用工权,其直接招用我国籍职工的行为归于违法行为,两边的联系不归于劳作争议,而应该归于劳务合同联系,因而本案裁决委不予受理, 一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以为本案不归于劳作争议案子,但依法向刘兰行使释明权,奉告刘兰此案不归于劳作争议案子而归于劳务胶葛案子,刘兰依照法令的规矩,改变了诉讼请求.
咱们以为一审法院的观念正确, X外企深圳代表处是境外企业驻深圳的办事组织,依照我国有关规矩,其不具备独立的用工主体资格。X外企深圳代表处明知其没有用工主体资格,但却直接聘任刘兰,导致两边树立的劳作联系无效,对此形成的结果,应依法承当职责.
劳作合同联系无效,并不意味着两边签定的劳作合同全体无效,关于合同中约好的职责和权力,两边应该忠诚实行.法院判定代表处承当职责,契合公正诚信的准则.
从本案中,咱们能够看出法院和裁决委的观念,均是否定两边的联系为劳作合同联系,而是认定为劳务联系.依照<我国合同法>来调整.
那么已然不归于劳作合同联系,那么是否还应该受《劳作法》或许《劳作合同法》的调整呢?
咱们以为,因为该案归于劳务合同,因而不受《劳作法》或许《劳作合同法》的直接调整,而应该受合同法和民事公例的调整.可是并不是说劳作法或许劳作合同法在本案中就没有任何含义了.咱们以为在实践的日子中,外企代表处直接选用劳作者,均是声称为招用职工, 两边还约好薪酬,岗位,并签署或出示一些劳作合同,公司的职工规章制度, 而且两边还许诺有关劳作保险,公积金,等福利事项.因而从本质上讲,两边是依照一般含义的单位选用职工的方式来运作的.两边或明或暗的供认彼此为劳作合同联系,一起潜意识把劳作法或许劳作合同法的规矩作为两边应该实行权力职责的根据.因而咱们以为两边现已把劳作法或许劳作合同法的法定条款作为了两边的合同约好的内容,两边应该遵照实行. 劳作法或许劳作合同法条款就应该当然得作为两边的意思表明,而成为两边约好的劳务合同的条款.应该成为审理案子的根据.
别的,假如不参阅劳作法或许劳作合同法的条款来处理,那么免除劳作合同补偿金、法定度假,等待遇劳作者无缘享用, 这些外企组织自身违法招用,最终还躲避了本该承当的运用职工的职责。不契合法令的基本准则和精力,而且简单形成违法者违法还获利的古怪现象,事实上鼓舞违法.